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擺碾機的注油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擺碾機的自動注油系統。
背景技術:
擺碾機作為貫通軸鍛造成型主要設備,其要求精度高,而且在運行時需經常給設備進行潤滑,確保擺碾機的各活動部件在工作時盡可能的減小摩擦阻力,使設備的精度處于較好的狀態下。傳統的擺碾機的注油系統主要是手動的,通過推桿將潤滑油箱內的潤滑油通過管道壓進擺碾機各傳動組件內,由于在人工進行注油時,通常會出現油物從潤滑油箱擠出,或是管道滲油,由于注油系統需長期使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注油系統周邊的油漬浸潤嚴重,造成廠地衛生臟亂,而且經常會將油污沾到工作人員衣物上,而且人工注油效率較低,操作非常復雜,因此在實際情況中,許多員工都不愿意去進行注油,從而造成設備提前老化,而且生產的產品精度不高。其次油污嚴重浸潤在設備外殼以及周邊地面上極容易造成人員滑道,而且存在火災安全隱患。
其次注油系統在對擺碾機的傳動組件注油后,傳動組件的工作時,潤滑油還是會從傳動組件的腔室內從其縫隙中滲出,滴落到擺碾機內部底板或是其余部件上,日積月累同樣在擺碾機內部形成沉積嚴重的油漬,同樣不方便擺碾機的保養、以及容易引發生產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種具備自動注油系統、操作方便、干凈衛生的擺碾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擺碾機注油系統,包括擺碾機本體,所述擺碾機本體包括若干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的周邊有若干注油孔,所述注油系統包括:
潤滑油箱,用于儲存潤滑油系統所需的潤滑油;
供油油路,所述供油油路包括增壓泵,所述增壓泵的入口端與所述潤滑油箱相通;
注油油路,所述注油油路包括分配器,以及與分配器連接的若干注油管,增壓泵的出口與分配器的入口連接,注油管的末端與傳動組件的注油孔進行連接。
優選的,所述擺碾機的各傳動組件下方均設有余油收集裝置。
優選的,所述注油管采用銅質管。
優選的,所述分配器入口處設有濾網。
優選的,所述注油系統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屬于擺碾機的子系統,控制系統控制注油系統的工作狀態。
優選的,所述分配器與增壓泵之間通過法蘭進行連接,所述濾網設在法蘭盤之間。
優選的,所述余油收集裝置為可拆卸式余油收集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將采用自動注油系統代替傳統的手動注油系統,操作方便,而且在注油過程中不會漏油,使設備表面以及設備周邊干凈整潔,保障安全生產;(2)通過采用控制系統對增壓泵進行控制,使主油系統定時對擺碾機進行注油,使擺碾機維護保養到位,提高擺碾機的工作精度;(3)在擺碾機內部的各傳動組件下方設置余油收集裝置,使設備內部也能做到干凈整潔;(4)采用銅管作為注油管,其防腐能力強,經久耐用;(5)在增壓泵與分配器之間采用法蘭連接,法蘭之間固定濾網,方便定期對濾網進行清潔。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擺碾機注油系統結構簡圖。
圖中:1潤滑油箱,2增壓泵,3電機,4法蘭,5濾網,6分配器,7注油管,8擺碾機本體,9傳動組件,10余油收集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顯得更加清晰明了,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的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擺碾機注油系統,包括擺碾機本體8,所述擺碾機本體8包括若干傳動組件9,所述傳動組件9的周邊有若干注油孔,所述注油系統包括:潤滑油箱1,用于儲存潤滑油系統所需的潤滑油;供油油路,所述供油油路包括增壓泵2,所述增壓泵2的入口端與所述潤滑油箱1相通,其中增壓泵由電機3進行驅動;注油油路,所述注油油路包括分配器6,以及與分配器6連接的若干注油管7,增壓泵2的出口與分配器6的入口連接,注油管7的末端與傳動組件9的注油孔進行連接。
為了將傳動組件滲出的潤滑油進行收集,防止其滴落在擺碾機內部的底板或是其余部件上,所述擺碾機的各傳動組件9下方均設有余油收集裝置10,其中余油收集裝置10采用可拆卸式余油收集裝置,方便定期對余油收集裝置內的余油進行清理。
所述注油管7采用銅質管,由于銅質管的抗腐蝕能力相對較強,采用銅質管能防止注油管7被腐蝕而出現漏油,而且銅質管能承受一定的壓強,在增壓泵2的作用下不會出現爆管。
優選的,所述分配器6入口處設有濾網5,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分配器與增壓泵之間通過法蘭進行連接,所述濾網設在法蘭盤之間,將濾網采用法蘭進行固定,方便定期對濾網進行清理,法蘭拆卸安裝方便。
為了方便控制增壓泵2工作狀態,所述注油系統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控制系統屬于擺碾機的子系統,控制系統控制注油系統的工作狀態,在擺碾機通電后,控制系統也開會開啟,其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控制系統設定增壓泵2的工作時間和注油方式,是間隔注油還是連續注油,同時控制系統還具備記憶功能,在不更改設定程序的情況下,控制系統默認最近一次設定的程序為工作程序,具體控制系統的結構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在此不作贅述。
由于本注油系統在注油時,在注油管7、增壓泵2、分配器6等部位不會產生滲漏,而傳統手動注油方式潤滑油滲漏量大,因此本系統能節約潤滑油的使用量;其次,本系統注油方便,不存在工作人員因嫌麻煩而不愿定期注油,因此能確保擺碾機處于最佳的保養狀態;對于擺碾機內部傳動組件9內滲出的潤滑油,通過設置余油收集裝置10將滲出的潤滑油集中收集,可確保擺碾機內部處于一個相對干凈的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及其附圖中的擺碾機采用的是簡圖,具體擺碾機內的傳動組件較多,注油管7也較多,所有注油管7均與分配器6連接,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僅選取一個傳動組件進行簡單說明,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思想。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任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各種其他相應的改變與變形,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