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駕考時,需要即時的檢測車輛的擋位。現有的駕考中通常是監考人員坐在副駕上,通過目測的方式查看參考者的擋位切換狀態。
這種考試方式,監考人員的主觀性太強,而且駕考也顯得浪費人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設計出了能自動檢測車輛擋位的監考裝置,但是,上述的監考裝置使用的是多個傳感器配合,其結構復雜,成本比較高。
中國專利其公開號CN102748463A公開了一種自動變速器的擋位檢測裝置,輸出對應于變速桿的操作的信號,并根據信號的組合式樣來檢測變速桿所處擋位,該組合式樣根據變速桿所處擋位而變化,其中,組合式樣由正常式樣和異常式樣構成,正常式樣包含通常擋位和中間擋位,通常擋位包括行駛擋和非行駛擋,中間擋位為介于相鄰通常擋位間的擋位,該裝置包括:第一判定機構,在組合式樣符合正常式樣的任一擋位時判定符合該式樣的擋位為變速桿所處擋位;第二判定機構,在組合式樣為不符合正常式樣的任一擋位的異常式樣且與正常式樣的擋位僅一個信號不同的式樣時判定符合該正常式樣的擋位為變速桿所處擋位。由此,在組合式樣為異常式樣時,也能夠判定此時的擋位為通常擋位和中間擋位中的哪一擋位。
但是,上述的檢測裝置也存在著結構復雜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且能準確檢測車輛擋位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設置在車輛的換擋桿處,其特征在于,包括內部為空腔的殼體,上述殼體內連接有陀螺儀傳感器和信號發射器,陀螺儀傳感器與信號發射器相聯且信號發射器能將陀螺儀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發射至信號接收器,上述殼體外側與換擋桿之間通過連接機構相聯。
陀螺儀的原理: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人們根據這個道理,用它來保持方向。然后用多種方法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動將數據信號傳給控制系統。騎自行車其實也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輪子轉得越快越不容易倒,因為車軸有一股保持水平的力量。現代陀螺儀可以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它在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傳統的慣性陀螺儀主要部分有機械式的陀螺儀,而機械式的陀螺儀對工藝結構的要求很高。70年代提出了現代光纖陀螺儀的基本設想,到八十年代以后,光纖陀螺儀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激光諧振陀螺儀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光纖陀螺儀具有結構緊湊,靈敏度高,工作可靠。光纖陀螺儀在很多的領域已經完全取代了機械式的傳統的陀螺儀,成為現代導航儀器中的關鍵部件。光纖陀螺儀同時發展的除了環式激光陀螺儀外。
本檢測裝置創造性的采用陀螺儀傳感器準確的檢測換擋桿的位置以及角度變化,當然,上述檢測到的信號通過信號發射器穩定的向外界的信號接收器發射。
另外,陀螺儀傳感器和信號發射器都安裝在殼體內,殼體又是連接在換擋桿上的,整個裝置結構還顯得比較緊湊。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殼體呈長方體形,且殼體上端開口,所述殼體的端口處連接有能開閉的蓋板。
由于端蓋能開閉,因此,陀螺儀傳感器和信號發射器能穩定的安裝在殼體內。
當然,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蓋板是關閉狀態的。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在殼體側部的扣片一和扣片二,上述扣片一與扣片二與殼體為一體式結構且均為塑料材料,上述扣片一和扣片二的內側均與換擋桿相匹配,上述扣片一和扣片二之間形成扣合部且扣合部尺寸略小于換擋桿外徑,上述扣合部連接在換擋桿上。
通過扣合部能將殼體穩定的連接在換擋桿上。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扣片一外端與扣片二外端之間具有間隙,且扣片一和扣片二具有彈性。
由于扣片一和扣片二均具有彈性,因此,通過扣合部始終具有牢固定位在換擋桿上的趨勢。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扣片一內側具有用于增加與換擋桿之間摩擦力的接觸結構。
通過接觸結構增加扣片一與換擋桿之間的摩擦力,也就是說,提高了殼體與換擋桿之間的牢固性。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接觸結構包括扣片一內側的滾花。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接觸結構包括扣片一內側凸出的若干凸條。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扣片一與換擋桿之間具有柔性的墊片。
墊片能有效的消除扣合部與換擋桿之間的間隙,進一步提高其連接牢固性。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墊片為橡膠材料。
在上述的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中,所述的墊片為布料。
當然,扣合片二也采用與扣合片一相同的結構提高與換擋桿之間的連接牢固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采用陀螺儀傳感器能穩定準確的檢測換擋桿的位置,從而能準確的檢測車輛的行駛擋位。它能有效且穩定的檢測駕考車輛的準確擋位,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同時,扣合部的設置還能使殼體穩定的連接在換擋桿上,其穩定性還比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換擋桿;2、殼體;2a、扣片一;2b、扣片二;2c、扣合部;3、墊片;4、陀螺儀傳感器;5、信號發射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車輛的擋位檢測裝置設置在車輛的換擋桿1處,包括內部為空腔的殼體2,上述殼體2內連接有陀螺儀傳感器4和信號發射器5,陀螺儀傳感器4與信號發射器5相聯且信號發射器5能將陀螺儀傳感器4檢測到的信號發射至信號接收器,上述殼體2外側與換擋桿1之間通過連接機構相聯。
所述的殼體2呈長方體形,且殼體2上端開口,所述殼體2的端口處連接有能開閉的蓋板。
所述的連接機構包括連接在殼體2側部的扣片一2a和扣片二2b,上述扣片一2a與扣片二2b與殼體2為一體式結構且均為塑料材料,上述扣片一2a和扣片二2b的內側均與換擋桿1相匹配,上述扣片一2a和扣片二2b之間形成扣合部2c且扣合部2c尺寸略小于換擋桿1外徑,上述扣合部2c連接在換擋桿1上。
所述扣片一2a外端與扣片二2b外端之間具有間隙,且扣片一2a和扣片二2b具有彈性。
所述扣片一2a內側具有用于增加與換擋桿1之間摩擦力的接觸結構。
所述的接觸結構包括扣片一2a內側的滾花。根據實際情況,所述的接觸結構包括扣片一2a內側凸出的若干凸條也是可行的。
所述扣片一2a與換擋桿1之間具有柔性的墊片3。
所述的墊片3為橡膠材料。根據實際情況,所述的墊片3為布料也是可行的。
當然,扣片二2b與換擋桿之間也采用上述類似的結構用于增加連接穩定性,在此不再贅述。
陀螺儀的原理:一個旋轉物體的旋轉軸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響時,是不會改變的。人們根據這個道理,用它來保持方向。然后用多種方法讀取軸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動將數據信號傳給控制系統。騎自行車其實也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輪子轉得越快越不容易倒,因為車軸有一股保持水平的力量。現代陀螺儀可以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它在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傳統的慣性陀螺儀主要部分有機械式的陀螺儀,而機械式的陀螺儀對工藝結構的要求很高。70年代提出了現代光纖陀螺儀的基本設想,到八十年代以后,光纖陀螺儀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展,激光諧振陀螺儀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光纖陀螺儀具有結構緊湊,靈敏度高,工作可靠。光纖陀螺儀在很多的領域已經完全取代了機械式的傳統的陀螺儀,成為現代導航儀器中的關鍵部件。光纖陀螺儀同時發展的除了環式激光陀螺儀外。
本檢測裝置創造性的采用陀螺儀傳感器準確的檢測換擋桿的位置以及角度變化,當然,上述檢測到的信號通過信號發射器穩定的向外界的信號接收器發射。
另外,陀螺儀傳感器和信號發射器都安裝在殼體內,殼體又是連接在換擋桿上的,整個裝置結構還顯得比較緊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