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五金電器配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快速拼接的新型鐵釘。
背景技術:
桌椅等木制品一般用許多小木板拼接而成,使用久了容易松動脫落,傳統的修理方式復雜費時,通常用手工制作的竹釘,將兩塊板拼接在一起,市場需要發明一種更為簡單的拼裝方式,采用鐵制的標準件,使木板的拼接更簡單,更牢固。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可很好地處理這一問題。
一種可快速拼接的新型鐵釘,包括鐵釘和鐵釘套,具體包括粗圓柱體、粗圓錐體、細圓柱體、細圓錐體、釘套、釘帽、大空心圓柱體、空心圓錐體、小空心圓柱體、中軸線B、中軸線A、木板A、木板B;所述鐵釘由四部分澆鑄而成,由粗圓柱體、粗圓錐體、細圓柱體、細圓錐體連接而成,它們的中軸線A彼此共線。
進一步地,所述鐵釘套由釘套和釘帽澆鑄而成,所述釘套為圓柱型,它的一端設計成空心狀,內部由一個大空心圓柱體和一個空心圓錐體連接而成,所述空心圓錐體的尖端還連接一個小空心圓柱體,以保護鐵釘的尖端不會損傷。
進一步地,所述的釘套可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此時鐵釘的中軸線A與鐵釘套的中軸線B重合;大空心圓柱體的直徑略大于實心粗圓柱體的直徑,空心圓錐體的底部直徑略大于粗圓錐體的底部直徑,便于鐵釘套容易從鐵釘的較粗的一端拔出。
進一步地,鐵釘粗、細兩部分的長度相同,且與鐵釘套空腔的有效深度相同;以便于釘套有效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進一步地,鐵釘粗、細兩部分的直徑也可以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木板A與木板B拼接時,先在木板B的側面打孔將鐵釘的較細的一端插入孔中,在鐵釘的粗端套上鐵釘套,用鐵錘敲打釘帽,直到鐵釘的細端全部打入木板B中,拔去鐵釘套,將另一塊木板A的側面也打孔,讓木板A所打的孔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用鐵錘敲擊木板A的另一側面,直至鐵釘的粗端全部進入木板A的孔中,即完成了木板A與木板B的拼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鐵釘和鐵釘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使用效果圖之一,
圖3為本發明的使用效果圖之二,
圖中:1-粗圓柱體,2-粗圓錐體,3-細圓柱體,4-細圓錐體,5-釘套,6-釘帽,7-大空心圓柱體,8-空心圓錐體,9-小空心圓柱體,10-中軸線B,11-中軸線A,12-木板A,13-木板B。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可快速拼接的新型鐵釘,包括鐵釘和鐵釘套,具體包括粗圓柱體1、粗圓錐體2、細圓柱體3、細圓錐體4、釘套5、釘帽6、大空心圓柱體7、空心圓錐體8、小空心圓柱體9、中軸線B10、中軸線A11、木板A12、木板B13;所述鐵釘由四部分澆鑄而成,由粗圓柱體1、粗圓錐體2、細圓柱體3、細圓錐體4連接而成,它們的中軸線A11彼此共線。
所述鐵釘套由釘套5和釘帽6澆鑄而成,所述釘套5為圓柱型,它的一端設計成空心狀,內部由一個大空心圓柱體7和一個空心圓錐體8連接而成,所述空心圓錐體8的尖端還連接一個小空心圓柱體9,以保護鐵釘的尖端不會損傷。
所述的釘套5可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此時鐵釘的中軸線A11與鐵釘套的中軸線B10重合;大空心圓柱體7的直徑略大于實心粗圓柱體1的直徑,空心圓錐體8的底部直徑略大于粗圓錐體2的底部直徑,便于鐵釘套容易從鐵釘的較粗的一端拔出。
鐵釘粗、細兩部分的長度相同,且與鐵釘套空腔的有效深度相同;以便于釘套5有效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進一步地改進,鐵釘粗、細兩部分的直徑也可以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木板A12與木板B13拼接時,先在木板B13的側面打孔將鐵釘的較細的一端插入孔中,在鐵釘的粗端套上鐵釘套,用鐵錘敲打釘帽6,直到鐵釘的細端全部打入木板B13中,拔去鐵釘套,將另一塊木板A12的側面也打孔,讓木板A12所打的孔套在鐵釘的較粗的一端,用鐵錘敲擊木板A12的另一側面,直至鐵釘的粗端全部進入木板A12的孔中,即完成了木板A12與木板B13的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