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風除塵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除塵管道。
背景技術:
旋渦泵就是靠旋轉葉輪對液體的作用力,在液體運動方向上給液體以沖量來傳遞動能以實現輸送液體。旋渦泵是一種高壓泵,旋渦泵也是一種葉片泵,主要由葉輪、泵體和泵蓋組成。葉輪是一個圓盤,圓周上的葉片呈放射狀均勻排列。泵體和葉輪間形成環形流道,吸入口和排出口均在葉輪的外圓周處,吸入口與排出口之間有隔板,由此將吸入口和排出口隔離開。旋渦泵泵內液體隨葉輪一起回轉時產生一定的離心力,向外甩入泵殼中的環形流道,并在流道形狀的限制下被迫回流。因此,液體在葉片與環形流道之間的運動跡線,對靜止的泵殼來說是一種前進的螺旋線;而對于轉動的葉輪來說則是一種后退的螺旋線;旋渦泵即因液體的這種旋渦運動而得名;液體能連續多次進入葉片之間獲取能量,直到最后從排出口排出。旋渦泵的工作有些像多級離心泵,但旋渦泵沒有像離心泵蝸殼能量轉換裝置。旋渦泵主要是通過多次連續作功的方式把能量傳遞給液體,所以能產生較高的壓力。在能量傳遞過程中,由于液體的多次撞擊,能量損失較大,泵的效率較低,一般為20~50%。
旋渦泵只適用于要求小流量、較高揚程的場合,如消防泵、飛機加油車上的汽油泵、小鍋爐給水泵等。旋渦泵可以輸送高揮發性和含有氣體的液體,但不應用來輸送粘度大于7帕·秒的較稠液體和含有固體顆粒的不潔凈液體。旋渦泵的特點流量小,揚程高,具有自吸功能,可用來輸送粘度小于5度E的無固體顆粒及其類似于水的液體。如汽油、煤油、酒精等,可用作小型蒸汽鍋爐補水、化工、制藥、高樓供水等用途。
旋渦泵具有很多優點:比如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在船舶裝置中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具有自吸能力或借助于簡單裝置來實現自吸;具有陡降的揚程特性曲線,因此,對系統中的壓力波動不敏感;某些旋渦泵可實現汽液混輸。這對于抽送含有氣體的易揮發的液體和汽化壓力很高的高溫液體具有重要的意義;旋渦泵結構簡單、鑄造和加工工藝都容易實現,某些旋渦泵零件還可以使用非金屬材料,如塑料、尼龍模壓葉輪等。
除塵管道是工業與民用建筑的通風與空調工程用金屬或非金屬管道,是為了使空氣流通,降低有害氣體濃度的一種市政基礎設施,主要應用在工業及建筑工程中,應用領域主要涉及:電子工業無塵廠房凈化系統,醫藥食品無菌車間凈化系統,酒店賓館、商場醫院、工廠及寫字樓的中央空調系統,工業污染控制用除塵、排煙、吸油等排風管、工業環境或崗位舒適用送風管、煤礦抽放瓦斯用抽放瓦斯系統、煤礦礦井環境控制用送回風系統...等等。
現有的除塵管道存在以下問題:
1、管道不可拆卸、重組,無法滿足客戶需求;
2、可拆卸的除塵管道,重組過程繁瑣,且重組后,連接不牢靠,導致通風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連接穩固的除塵管道,該除塵管道通風效果良好,并且可將管道重組成客戶所需要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除塵管道,包括管道本體,所述的管道本體包括多個結構相同的管體單元,所述的管體單元由輕質材料制成且呈圓筒狀結構,所述的管道本體由多個管體單元按照上管口與下管口卡接的方式組合而成,所述的上管口的外徑小于下管口的內徑,所述的上管口外壁上設有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所述的第一凸筋與第二凸筋之間設有第一卡槽,所述的下管口內壁上設有多個與第一卡槽相適應的卡塊,所述的下管口的管壁內設有向上凹的壁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下管口內壁上還設有向外擴的第二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槽與第一凸筋相適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管口的管口邊緣進行倒角處理。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位于所述的管道本體底端的管體單元內設有葉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管道本體至少包括三個管體單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多個管體單元按照上管口與下管口卡接的方式來組成管道本體,連接穩固。詳細來說,在管體的卡接部位處,上管口的第一凸筋倒扣在下管口的第二卡槽內,而下管口的卡塊倒扣在第一卡槽內,上管口的管口邊緣插入在下管口的壁槽內,通過上述的卡接方式,多個管體單元之間連接相當的穩固、牢靠,不會出現漏風,通風效果更好;另外,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管體單元的數量,進而可以調節管道本體的長度,并且管體單元由輕質材料制成,成本低、整體重量輕,更方便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除塵管道,包括管道本體,管道本體包括多個結構相同的管體單元1,管體單元1由輕質材料制成且呈圓筒狀結構,管道本體由多個管體單元1按照上管口2與下管口3卡接的方式組合而成,上管口2的外徑小于下管口3的內徑,上管口2外壁上設有第一凸筋4和第二凸筋5,第一凸筋4與第二凸筋5之間設有第一卡槽6,下管口3內壁上設有多個與第一卡槽6相適應的卡塊7,下管口3的管壁內設有向上凹的壁槽8。
下管口3內壁上還設有向外擴的第二卡槽9,第二卡槽9與第一凸筋4相適應。
上管口2的管口邊緣進行倒角處理。
位于管道本體底端的管體單元1內設有葉輪。
管道本體至少包括三個管體單元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