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傳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V型帶傳動的摩擦帶輪。
背景技術:
在使用V型帶過程中,當V型帶傳動過載時,V型帶與帶輪之間的摩擦力急劇上升,導致V型帶在帶輪上打滑,甚至造成V型帶斷裂。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用于傳動的摩擦帶輪。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所述摩擦帶輪,包括左擋環、離心塊、右密封蓋、鏈板、右擋環、軸承、密封圈、空心軸、擋圈、向心球軸承、軸套、左密封蓋、內摩擦片、外摩擦片、螺釘和帶輪;所述空心軸是外圓具有溝槽并設有若干縱向凹槽的階梯軸;所述離心塊共有四塊,沿圓周均布在所述空心軸的溝槽中;所述離心塊設有一個銷孔,所述離心塊與兩塊所述鏈板通過銷聯接,其中一塊所述鏈板的一端與所述左擋環以銷聯接,另一塊所述鏈板的一端與所述右擋環也以銷聯接;所述左擋環空套在所述空心軸上;所述右擋環通過所述軸承和所述右密封蓋進行軸向固定;所述右密封蓋設有安裝所述密封圈的型腔;所述內摩擦片插入所述空心軸的縱向凹槽中;所述帶輪內圈設有縱向凹槽;所述外摩擦片插入所述帶輪的縱向凹槽中;所述軸套空套在所述空心軸上,并由所述左密封蓋進行軸向固定。所述左密封蓋上裝有所述擋圈;所述左密封蓋與所述空心軸之間裝有所述向心球軸承;所述帶輪設有螺釘孔,所述螺釘安裝在所述帶輪的螺釘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所述摩擦帶輪時,在空心軸轉速增大過程中,四塊離心塊因離心力向外移動,通過鏈板推動擋環,使內外磨擦片逐漸互相壓緊,最終帶輪與空心軸轉速趨與一致,并在機器過載時,能起保護作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圖形進一步說明:
圖1是摩擦帶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擋環,2.離心塊,3.右密封蓋,4.鏈板,5.右擋環,6.軸承,7.密封圈,8.空心軸,9. 擋圈,10.向心球軸承,11.軸套,12.左密封蓋,13.內摩擦片,14.外摩擦片,15.螺釘,16.帶輪。
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摩擦帶輪,包括左擋環1、離心塊2、右密封蓋3、鏈板4、右擋環5、軸承6、密封圈7、空心軸8、擋圈9、向心球軸承10、軸套11、左密封蓋12、內摩擦片13、外摩擦片14、螺釘15和帶輪16。所述空心軸8是外圓具有溝槽并設有若干縱向凹槽的階梯軸;所述離心塊2共有四塊,沿圓周均布在所述空心軸8的溝槽中。所述離心塊2設有一個銷孔,所述離心塊2與兩塊所述鏈板4通過銷聯接,其中一塊所述鏈板4的一端與所述左擋環1以銷聯接,另一塊所述鏈板4的一端與所述右擋環5也以銷聯接。所述左擋環1空套在所述空心軸8上。所述右擋環5通過所述軸承6和所述右密封蓋3進行軸向固定。所述右密封蓋3設有安裝所述密封圈7的型腔。所述內摩擦片13插入所述空心軸8的縱向凹槽中。所述帶輪16 內圈設有縱向凹槽。所述外摩擦片14插入所述帶輪16的縱向凹槽中。所述軸套11空套在所述空心軸8 上,并由所述左密封蓋12進行軸向固定。所述左密封蓋12上裝有所述擋圈9。所述左密封蓋12與所述空心軸8之間裝有所述向心球軸承10。所述帶輪16設有螺釘孔。所述螺釘15安裝在所述帶輪16的螺釘孔上。
使用所述摩擦帶輪,當所述空心軸8轉速較低時,所述離心塊2靜止在所述空心軸8的溝槽中。隨著所述空心軸8轉速的提高,所述離心塊2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動,從而通過兩塊所述鏈板4,推動所述左擋環1向左移動,使所述外摩擦片14和所述內摩擦片13逐漸相互壓緊,進而使得所述帶輪16 與所述空心軸8的轉速一致。同時,通過旋開所述螺釘15可對所述軸承6和所述向心球軸承10進行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