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金屬軟管,具體為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
背景技術:
1、金屬軟管是現代工業設備連接管線中的重要組成部件。金屬軟管用作電線、電纜、自動化儀表信號的電線電纜保護管和民用淋浴軟管,規格從3mm到150mm。小口徑金屬軟管(內徑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學尺之傳感線路保護、工業傳感器線路保護。
2、現有技術下對于金屬軟管之間的連接固定時,通常是在兩端設置有法蘭盤,之后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在進行連接固定工作時,首先將金屬軟管端部的法蘭盤進行對接,法蘭盤上的螺紋孔進行對準,但是依靠法蘭盤進行對接時,無法實現對連接處的多重密封,這樣造成金屬軟管對接后密封性不佳,容易出現泄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解決依靠法蘭盤進行對接時,無法實現對連接處的多重密封,這樣造成金屬軟管對接后密封性不佳,容易出現泄漏問題的問題,當對接桿與螺套管進行連接時,將密封內管平穩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通過密封外管的設置,用于對外密封圈的安裝及保護,同時能夠對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的密封內管提供保護,通過外密封圈與內密封圈的共同設置,用于提高軟管主體連接后的密封性。
2、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包括軟管組件、對接組件、密封組件,所述軟管組件包括軟管主體,所述軟管主體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對接管,所述軟管主體與第一對接管連接處的外壁設置有保護套,所述軟管主體遠離第一對接管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對接管,所述對接組件包括第一法蘭、第二法蘭,所述第一法蘭的內側開設有法蘭槽,所述第一法蘭的內側開設有連接孔,所述第二法蘭的一端連接有法蘭環,所述密封組件包括對接桿、螺套管,所述對接桿的外圈壁體設置有螺紋,所述對接桿的一端連接有密封內管,所述密封內管的內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的內壁連接有內密封圈,所述螺套管的一端連接有密封外管,所述密封外管的內壁連接有外密封圈。
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當對接桿與螺套管進行連接時,將密封內管平穩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通過密封外管的設置,用于對外密封圈的安裝及保護,同時能夠對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的密封內管提供保護,通過外密封圈與內密封圈的共同設置,用于提高軟管主體連接后的密封性,當將兩根軟管主體進行對接時,先將對接桿插入到螺套管里面,然后直至對接桿遠離軟管主體的一端與密封外管接觸貼合,此時對接桿完成與螺套管的螺紋連接,同時密封內管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進而通過對接桿與螺套管的連接以及密封內管與外密封圈的連接,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雙重連接,進而保障相鄰兩根軟管主體對稱的穩固性以及密封性。
4、為了保障軟管主體在對接后使用的安全性:
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軟管主體與第二對接管連接處的外壁設置有保護套,每根所述軟管主體同時與兩個保護套相連接。
6、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保護套的設置,用于對軟管主體與第一對接管的連接處進行保護,以及對軟管主體與第二對接管的連接處進行保護,進而保障軟管主體在對接后使用的安全性。
7、為了通過法蘭環插入到法蘭槽里面提高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連接的穩固性以及密封性:
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法蘭環的尺寸與法蘭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法蘭設置在第一對接管的外壁。
9、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當第二法蘭逐漸與第一法蘭相互靠近時,法蘭環逐漸插入到法蘭槽里面,進而通過法蘭環插入到法蘭槽里面提高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連接的穩固性以及密封性。
10、為了將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進行連接,進而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對接: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法蘭設置在第二對接管的外壁,所述第二法蘭的內側開設有連接孔。
12、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將對接桿插入到螺套管里面后,隨著對接桿逐漸插入到螺套管里面,第二法蘭逐漸與第一法蘭相互靠近,然后當第二法蘭與第一法蘭接觸貼合使用,使用螺栓通過連接孔將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進行連接,進而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對接。
13、為了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雙重連接,進而保障相鄰兩根軟管主體對稱的穩固性以及密封性:
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對接桿的長度與螺套管的長度相同,所述對接桿的一端與第一對接管相連接。
15、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當將兩根軟管主體進行對接時,先將對接桿插入到螺套管里面,然后直至對接桿遠離軟管主體的一端與密封外管接觸貼合,此時對接桿完成與螺套管的螺紋連接,同時密封內管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進而通過對接桿與螺套管的連接以及密封內管與外密封圈的連接,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雙重連接,進而保障相鄰兩根軟管主體對稱的穩固性以及密封性。
16、為了通過對接桿與螺紋的連接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對接:
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螺套管的內壁開設有螺紋,所述螺套管的一端與密封外管相連接,所述螺套管的外壁與第二對接管的內壁相連接。
18、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螺套管的設置,用于與對接桿進行連接,進而通過對接桿與螺紋的連接實現相鄰兩根軟管主體的對接。
19、為了通過內密封圈實現對密封內管與密封外管連接處的密封:
2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密封內管的尺寸與密封外管的長度相同,所述密封內管周面壁體開設有三個密封內管,所述內密封圈與外密封圈為橡膠密封圈。
21、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當將密封內管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后,密封內管周面外壁與外密封圈的內壁接觸貼合,同時三個內密封圈的外壁與外密封圈的內壁接觸貼合,進而通過內密封圈實現對密封內管與密封外管連接處的密封。
22、為了通過外密封圈與內密封圈的共同設置,用于提高軟管主體連接后的密封性:
2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密封外管的外壁與第二對接管的內壁相連接,所述外密封圈內圈半徑與密封內管外圈半徑相同。
24、本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當對接桿與螺套管進行連接時,將密封內管平穩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通過密封外管的設置,用于對外密封圈的安裝及保護,同時能夠對插入到外密封圈里面的密封內管提供保護,通過外密封圈與內密封圈的共同設置,用于提高軟管主體連接后的密封性。
1.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包括軟管組件(1)、對接組件(2)、密封組件(3),所述軟管組件(1)包括軟管主體(11),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主體(11)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對接管(13),所述軟管主體(11)與第一對接管(13)連接處的外壁設置有保護套(12),所述軟管主體(11)遠離第一對接管(13)的一端連接有第二對接管(14),所述對接組件(2)包括第一法蘭(21)、第二法蘭(24),所述第一法蘭(21)的內側開設有法蘭槽(22),所述第一法蘭(21)的內側開設有連接孔(23),所述第二法蘭(24)的一端連接有法蘭環(25),所述密封組件(3)包括對接桿(31)、螺套管(33),所述對接桿(31)的外圈壁體設置有螺紋(32),所述對接桿(31)的一端連接有密封內管(34),所述密封內管(34)的內側開設有安裝槽(35),所述安裝槽(35)的內壁連接有內密封圈(36),所述螺套管(33)的一端連接有密封外管(37),所述密封外管(37)的內壁連接有外密封圈(3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主體(11)與第二對接管(14)連接處的外壁設置有保護套(12),每根所述軟管主體(11)同時與兩個保護套(12)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蘭環(25)的尺寸與法蘭槽(2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一法蘭(21)設置在第一對接管(13)的外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法蘭(24)設置在第二對接管(14)的外壁,所述第二法蘭(24)的內側開設有連接孔(2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桿(31)的長度與螺套管(33)的長度相同,所述對接桿(31)的一端與第一對接管(13)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管(33)的內壁開設有螺紋(32),所述螺套管(33)的一端與密封外管(37)相連接,所述螺套管(33)的外壁與第二對接管(14)的內壁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內管(34)的尺寸與密封外管(37)的長度相同,所述密封內管(34)周面壁體開設有三個密封內管(34),所述內密封圈(36)與外密封圈(38)為橡膠密封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對接的金屬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管(37)的外壁與第二對接管(14)的內壁相連接,所述外密封圈(38)內圈半徑與密封內管(34)外圈半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