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吊裝支架,尤其是涉及一種管道吊裝支架。
背景技術:
1、吊裝支架是一種用于支撐和固定吊裝設備或重物的結構裝置,廣泛應用于建筑、工業、機電設備安裝等領域。
2、吊裝支架是通過其結構設計和力學原理,為吊裝作業提供穩定支撐的設備,其主要作用是分散和承受吊裝過程中產生的重力和壓力,確保吊裝作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管道進行安裝時,通常也需要利用吊裝支架,對管道進行進一步穩固。
3、現有的管道吊裝支架一般利用螺絲固定在墻體或者其他固定件上,在吊裝時,管道由于環境因素可能會受到擾動,導致螺絲發生松動,進而使得管道在安裝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一種管道吊裝支架,能解決現有的管道吊裝支架在固定管道時,容易受到擾動而導致松動,穩定性不高的問題。
2、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管道吊裝支架,包括:
3、螺絲組件,所述螺絲組件包括螺絲和內部設有螺紋槽的轉接頭,所述轉接頭套設于所述螺絲一端;
4、吊裝桿組件,所述吊裝桿組件一端設有可沿吊裝桿組件徑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吊裝桿組件一端螺紋旋合于所述螺紋槽內,并與所述螺絲相互抵觸,以緊固螺絲,同時螺絲對吊裝桿的反作用力可帶動突出部突出,并與所述螺紋槽相互卡合,以緊固吊裝桿組件。
5、通過采用上述方案,設置能夠在吊裝桿組件上徑向突出的突出部,在吊裝桿組件一端螺紋旋合在轉接頭內部時,螺絲調節好角度后,吊裝桿組件一端可以抵住螺絲,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偏轉的同時,螺絲對吊裝桿組件的反作用力,能夠驅動突出部突出,并與螺紋槽相互卡合,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吊裝桿組件與轉接頭的連接穩定性。
6、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螺絲包括:
7、螺絲桿主體,所述螺絲桿主體一端開設有沿自身長度方向延伸的斜槽;
8、螺絲頭,所述螺絲頭為半球體構件,一端與所述螺絲桿主體連接固定,另一端開設有沉孔。
9、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螺絲桿主體的一端開設斜槽,能夠使得螺絲在旋入墻體等構件中時,旋入時產生的碎屑可以通過斜槽排出,同時設置半球形的螺絲頭,使得螺絲通過將螺絲頭設置在轉接頭中,以進行旋轉,便于角度的調節。
10、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接頭包括:
11、直筒部,所述直筒部內壁沿自身長度方向開設所述螺紋槽;
12、轉動部,所述轉動部為半球形殼體,并與所述螺絲頭的形狀相適配,所述轉動部一端與所述直筒部連接,另一端開設有圓形通孔,轉動部開設有與圓形通孔連通的弧形開口,所述弧形開口沿轉動部的徑向延伸,所述弧形開口的寬度不小于所述螺絲桿主體的直徑,所述螺絲桿主體一端貫穿所述圓形通孔。
13、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筒狀的轉接頭,并將其套設在螺絲上,在轉接頭的內壁上開設螺紋槽,方便螺絲通過轉接頭的螺紋槽與吊裝桿組件螺紋連接,同時在轉接頭的端部設置半球形的轉動部,便于螺絲頭在轉動部中旋轉,而弧形開口提供了螺絲在角度調節時所需的空間,使得螺絲固定在墻體上時,通過擺動轉動頭,調節吊裝桿的方向。
14、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直筒部外部開設有沿自身長度方向延伸的條形開口,所述條形開口的寬度不小于所述螺絲桿主體的直徑,并與所述弧形開口連通。
15、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直筒部上同樣開設條形開口,使得裝置在將螺絲旋合在墻體上時,不需要利用直徑較小的螺絲刀伸入轉接頭中,并與螺絲頭的沉孔嵌合,可以直接將螺絲旋合在墻面上,后續將轉接頭側向放置并將螺絲桿主體滑入條形開口中,即可完成螺絲與轉接頭的組裝,同時便于螺絲在墻面上的固定。
16、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吊裝桿組件還包括:
17、吊裝桿,所述吊裝桿內部開設有沿自身長度方向延伸并與外部連通的柱狀通孔,所述吊裝桿一端外部開設有與螺紋槽螺紋適配的螺紋,所述吊裝桿一端內部設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一端延伸至所述吊裝桿外部,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封堵球,所述吊裝桿一端內壁開設有沿吊裝桿徑向方向延伸的連通腔,所述連通腔與所述柱狀通孔連通,所述突出部設置于所述連通腔內部,所述柱狀通孔內部設有緩沖液;
18、螺紋柱,所述柱狀通孔另一端內壁開設有螺紋段,所述螺紋柱一端螺紋旋合于所述螺紋段內,并固定連接有活塞塊,所述螺紋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吊裝桿外部;
19、吊環,所述吊環與所述螺紋柱的另一端連接固定。
20、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吊裝桿一端旋入轉接頭中,直至與螺絲頭相互抵觸時,螺絲頭對吊裝桿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活塞柱上,從而帶動封堵球向著遠離轉接頭的方向退移,擠壓緩沖液的同時,緩沖液能夠對位于連通腔中的突出部產生壓力,進而帶動突出部突出于吊裝桿外部,并與螺紋槽相互卡合,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吊裝桿與轉接頭連接時的穩定性,同時緩沖液能夠在吊裝桿受到軸向力的時候,提供一定程度的緩沖。
21、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通腔包括:
22、柱狀滑道,所述柱狀滑道沿吊裝桿徑向設置于所述吊裝桿的內壁中,一端與所述柱狀通孔連通,另一端與外部連通;
23、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吊裝桿的內壁中,并與所述柱狀滑道同軸設置。
2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徑向設置的柱狀滑道,使得在擠壓緩沖液時,緩沖液能夠對突出部產生徑向方向的壓力,以提高突出部與轉接頭中螺紋槽的卡合穩定性。
25、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包括:
26、活塞片,所述活塞片同軸并滑動密封于所述密封槽內部;
27、抵觸塊,所述抵觸塊一端與所述活塞塊連接固定,另一端貫穿所述柱狀滑道,延伸至吊裝桿外部。
28、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與密封槽滑動密封的活塞片,保證緩沖液在對活塞片產生壓力時,活塞片不會滲漏到吊裝桿外部,同時能夠使得抵觸塊沿吊裝桿的徑向方向突出。
29、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吊裝桿組件還包括:
30、實心桿,所述實心桿內部一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柱,另一端設有用于固定管道的固定環;
31、移動套筒,所述移動套筒套設于所述連接柱上,并與連接柱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柱的長度小于移動套筒的長度,所述移動套筒外部設有與螺紋槽螺紋適配的螺紋紋路,所述移動套筒的開口端端面上固定連接有所述突出部。
32、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實心桿旋入轉接頭內部,直至與螺絲頭相互抵觸時,繼續轉動實心桿,連接柱旋進移動套筒的同時,移動套筒沿著連接柱表面向著遠離螺絲頭的方向移動,并擠壓突出部,從而使得突出部能夠沿著導向桿的徑向方向突出,并與轉接頭的螺紋槽相互卡合。
33、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突出部為環形的橡膠構件,所述突出部外緣沿自身周向設置有多個金屬條。
3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突出部受到擠壓后,由于突出部為環形的橡膠構件,突出部發生形變,并沿吊裝桿的徑向方向擴張,突出部外部的金屬條可以隨著擴張,嵌入轉接頭內壁的螺紋槽中,使得吊裝桿與轉接頭連接得更加緊密,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吊裝桿與轉接頭相互連接時的穩定性。
35、在本技術其中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內部開設有環形的變形空腔,所述變形空腔同軸設置于所述突出部內部,所述變形空腔的寬度沿自身徑向逐漸增大,所述突出部外緣表面設有多個金屬凸點。
36、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通過在突出部內部設置變形空腔,在突出部受到擠壓后,突出部位于變形空腔的部分向外突出,并填充進入轉接頭內壁的螺紋槽中,進一步提高了吊裝桿與轉接頭之間的連接緊密性。
37、綜上所述,本技術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38、通過設置螺絲和轉接頭,通過在轉接頭一端設置半球形的轉動部,并同步在螺絲的一端設置半球體的螺絲頭,并在轉動部上開設供螺絲偏轉的弧形開口,使得轉接頭能夠在螺絲上偏轉,進而帶動與轉接頭螺紋連接的吊裝桿進行角度方向的調整,提高了吊裝桿角度調節的便捷性。
39、通過設置吊裝桿和螺紋柱,通過設置內部中空的吊裝桿,并在吊裝桿內部設置緩沖液,吊裝桿一端旋入轉接頭并與螺絲抵觸時,螺絲對吊裝桿的反作用力能夠作用于活塞柱上,并擠壓緩沖液,緩沖液能夠帶動突出部徑向突出于吊裝桿外部,并抵在轉接頭內壁上,從而進一步提高吊裝桿與轉接頭之間的連接緊密程度。
40、通過設置橡膠構件的突出部,并配合實心桿和移動套筒,在不影響吊裝桿與轉接頭連接穩定性的同時,通過縮短實心桿與移動套筒之間的距離,從而能夠突出部發生形變,并沿著吊裝桿的徑向方向擴張,橡膠構件的突出部能夠填充轉接頭的螺紋槽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吊裝桿與轉接頭之間的連接緊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