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偏心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偏心檢測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檢測鏡片偏心度的偏心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數碼相機(請參見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 Micro, IEEE Vol匿18, issue: 6, Nov.-Dec. 1998 Page (s) : 14-19)、攝 像機及帶有攝像頭的手機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在人們對數碼相機、攝像機及手機攝像 頭拍攝物體的影像質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對數碼相機、攝像機及帶有攝像頭的手機等產 品需求量也在增加。數碼相機、攝像機及手機攝像頭等攝影裝置中,鏡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 部件。
鏡片做為鏡頭中的重要部件,對整個鏡頭的成像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鏡片經成型、 研磨及拋光后,其光軸往往會偏離其幾何中心軸,此現象稱為偏心。理論上鏡片的偏心可分 為兩種, 一種為光軸與幾何中心平行平移,另一種為光軸與鏡片幾何中心交叉,而實際上鏡 片的偏心的通常是這兩種偏心的組合。
傳統的鏡片偏心量測方法有多種,其中一種鏡片偏心量測方法首先采用準直儀測量出鏡 片的第一曲率中心。其次,繞準直儀的中心軸線轉動鏡片一定角度后再采用準直儀測量出鏡 片的第二曲率中心,以測量出鏡片相對于準直儀處于不同位置時的鏡片的曲率中心。根據兩 次測量出的鏡片曲率中心經幾何換算后即可得到鏡片偏心量。然而,采用手動轉動鏡片的方 式轉動鏡片,不僅轉動角度難以確定,S卩,鏡片轉動的角度可能為360。,第一曲率中心及 第二曲率中心為鏡片相對于準直儀在同一位置測量得出的;而且可能由于施力不均,使鏡片 的轉動軸偏離準直儀的中心軸線,S卩,兩次測量的曲率中心并非均相對于準直儀的中心軸線 ,從而導致測量結果可能出現偏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偏心檢測裝置,以避免兩次測量鏡片的曲率中心的過程中鏡片轉 動角度的偏差以及轉動中心的偏移。
發明內容
以下將以實施例說明一種偏心檢測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偏心檢測裝置,其包括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所述偏心檢測器用于對 待檢測物體進行偏心檢測。所述承載裝置用于承載待檢測物體。所述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
4可拆卸地配合于一起。所述偏心檢測器具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卡合 結構相對于偏心檢測器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所述承載裝置具有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 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分別與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相配合,以使承載裝置相對于偏心 檢測器轉動一定角度后進行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偏心檢測裝置的偏心檢測器及承載裝置通過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 與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的配合,使承載裝置相對于偏心檢測器轉動一定角度后進行配合, 從而使得偏心檢測裝置兩次檢測待檢測物體的曲率中心過程中,待測物體轉動的角度精確且 轉動的軸線固定,避免了待檢測物體轉動角度的偏差以及轉動中心的偏移,提高了測量結果 準確率。
圖l是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的偏心檢測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方案實施例提供的第一配合部與第二配合部的組合示意圖。
圖3是圖2沿III-III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多個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提供的偏心檢測裝置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l,為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偏心檢測裝置100,其包括偏心檢測器10與 承載裝置20。
偏心檢測器10包括相連接的主體部11以及第一配合部12。主體部ll用于對待檢測物體做 偏心檢測,本實施例中,主體部ll為自準直儀,其包括光源、刻線板以及物鏡等。所述光源 用于發出檢測光束。所述刻線板具有十字線標記。所述物鏡用于將光源發出的經刻線板投射 出十字線的光線聚焦至待檢測物體,以使得待檢測物體對具有十字線的光線進行透射、折射 或反射,從而根據比對透射、折射或反射后的光線得出待檢測物體的曲率中心。第一配合部 12用于與承載裝置20相配合。第一配合部12具有與主體部11的光源相對應的第一通孔13,以 使得從主體部11的光源發出的光線可通過第一通孔13射出,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13為圓形 通孔。第一配合部12具有遠離主體部11的第一接觸面14。第一接觸面14用于與承載裝置20相 配合,其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該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相對于偏心檢測器 IO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相鄰兩個第一卡合結構與第一接觸面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為a 。本 實施例中,第一卡合結構15為兩個。所述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與第一接觸面14的中心的連線 的夾角a為18Q。 , g卩,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的連線與第一配合部12的中心軸線垂直相交。第一卡合結構15可以為凸起或凹槽。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可以分布于第一接觸面14上遠離主 體部ll的中心軸線的位置,也可以位于靠近主體部ll的中心軸線的位置。本實施例中,第一 卡合結構15為凹槽,位于第一接觸面14上遠離主體部11的中心軸線的位置。
承載裝置20包括遠離第一配合部12的承載部21、靠近第一配合部12的第二配合部22以及 連接于承載部21和第二配合部之間的連接部23。
承載部21具有一個遠離第二配合部22的承載面21 a,承載面21 a用于與待檢測物體接觸以 承載待檢測物體。承載部21的外徑可與待檢測物體的外徑大約相同。本實施例中,承載部 21的外徑小于第二配合部22的外徑,待檢測物體可以為鏡片。
第二配合部22用于與第一配合部12相配合,從而使得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相配合 。如圖2及圖3所示,第二配合部22包括一個配合套筒25以及一個連接于配合套筒25的配合蓋 體26,配合套筒25為空心圓筒,配合蓋體26連接于配合套筒25靠近承載部21的一端。配合套 筒25以及配合蓋體26共同構成一個容置腔27。配合蓋體26具有用于與第一接觸面14相接觸的 第二接觸面28,第二接觸面28上具有形狀及位置均與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相對應的至少 兩個第二卡合結構29。本實施例中,由于第一卡合結構15為兩個凹槽,故第二卡合結構29相 應地為兩個凸起結構。相鄰兩個第一卡合結構與第一接觸面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為a,所述承 載裝置20相對于偏心檢測器10轉動a的整數倍后才可進行配合。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個第一 卡合結構15與第一接觸面14的中心的連線的夾角a為180。,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完 成一次位置配合之后,必須圍繞偏心檢測器10的中心軸線轉動180。的整數倍,第二卡合結 構29才能再次與第一卡合結構15相配合,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才能具有再次的位置配 合。
由于承載部21的外徑小于第二配合部22的外徑,本實施例中,連接部23靠近承載部21部 分的外徑小于其靠近第二配合部22部分的外徑。
承載裝置20具有貫通所述承載部21、第二配合部22以及連接部23的第二通孔24。第二通 孔24與第一通孔13相連通,以使得從主體部11發出的光線可依次通過第一通孔13以及第二通 孔24到達承載于承載部21的待檢測物體并對其進行檢測。優選地,第二通孔24與第一通孔 13同軸,且第二通孔24的孔徑小于第一通孔l3的孔徑。
以上述偏心檢測裝置100對待檢測物體進行偏心量測時,可采用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待檢測物體例如鏡片放置于承載裝置20的承載部21。
第二步,檢測鏡片的第一曲率中心。具體地,先將承載裝置20對準第一配合部12并使第 一配合部12容置或部分容置于容置腔27內,本實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2部分容置于容置腔27內
6。再通過轉動調整承載裝置20,使得第二卡合結構29與第一卡合結構15相配合,從而使得承 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位于第一配合位置。第二卡合結構29與第一卡合結構15配合后,即 可使得偏心檢測器l0的主體部11發出檢測光線,從而檢測獲得鏡片的第一曲率中心。
第三步,檢測鏡片的第二曲率中心。具體地,先取下承載裝置20并將其轉動180。,再 將承載裝置20對準第一配合部12并使第一配合部12再次容置于容置腔27內,從而第二卡合結 構29可再次與第一卡合結構15相配合,從而使得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位于第二配合位 置。此時,鏡片相對于檢測第一曲率中心的位置恰同軸轉動了180。,可以通過偏心檢測器 10的主體部11獲得鏡片的第二曲率中心。偏心檢測器10根據兩次測量出的鏡片曲率中心進行 幾何換算即可得到鏡片偏心量,優選地,偏心檢測器10還可連接一個用于顯示檢測結果的顯 示器。
可以理解的是,當第一卡合結構15為三個,該三個第一卡合結構15相對于偏心檢測器 IO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相鄰的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與第一接觸面14的中心的連線的夾角 a為12(T ,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完成一次位置配合之后,必須圍繞偏心檢測器10的 中心軸線轉動120。的整數倍,第二卡合結構29才能再次與第一卡合結構15相配合。依此類 推,第一卡合結構15為N個,相鄰兩個第一卡合結構15與第一接觸面14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為 a為36(T /N,承載裝置20與偏心檢測器10完成一次位置配合之后,必須圍繞偏心檢測器IO 的中心軸線轉動a (即36(T /N)的整數倍,第二卡合結構29才能再次與第一卡合結構15相 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偏心檢測裝置100的偏心檢測器10及承載裝置20通過至少兩個第一 卡合結構15與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29的配合,使得承載裝置20相對于偏心檢測器10轉動一 定角度后進行配合,從而使得偏心檢測裝置100兩次檢測待檢測物體的曲率中心過程中,待 測物體轉動的角度精確且轉動的軸線固定,避免了待檢測物體轉動角度的偏差以及轉動中心 的偏移,提高了測量結果準確率。
可以理解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做出其它 各種相應的改變與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與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偏心檢測裝置,其包括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所述偏心檢測器用于對待檢測物體進行偏心檢測,所述承載裝置用于承載待檢測物體,所述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可拆卸地配合于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檢測器具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相對于偏心檢測器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所述承載裝置具有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分別與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相配合,以使承載裝置相對于偏心檢測器轉動一定角度后進行配合。
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結 構為兩個,所述第一卡合結構的連線與第一配合部的中心軸線垂直相交。
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檢測器 包括相連接的主體部以及第一配合部,所述主體部用于發出檢測光束以進行偏心檢測,所述 第一配合部用于與所述承載裝置相配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 具有第一接觸面,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均位于所述第一接觸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第一卡 合結構與第一接觸面中心的連線的夾角為a ,所述承載裝置相對于偏心檢測器轉動a的整數 倍后進行配合。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 具有一個第一通孔,所述承載裝置具有與第一通孔連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 孔用于供檢測光線通過。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 軸線及第二通孔的軸線均與偏心檢測器的軸線重合。
8.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裝置包 括一個用于承載待檢測物體的承載部以及一個用于與所述偏心檢測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偏心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用于與偏心檢測器相接觸的第二接觸面,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均位于第二接觸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偏心檢測裝置,其包括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所述偏心檢測器用于對待檢測物體進行偏心檢測。所述承載裝置用于承載待檢測物體。所述偏心檢測器與承載裝置可拆卸地配合于一起。所述偏心檢測器具有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所述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相對于偏心檢測器的中心軸線等角度分布。所述承載裝置具有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所述至少兩個第二卡合結構分別與至少兩個第一卡合結構相配合,以使承載裝置相對于偏心檢測器轉動一定角度后進行配合。該偏心檢測裝置提高檢測準確率。
文檔編號G01B11/27GK101650167SQ200810303740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3日
發明者翁偟銘, 陳昱元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