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配料秤計量性能校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
背景技術:
在預拌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將混凝土按確定的配合比輸入控制設備,砂、石、水泥、添加料、水和化學添加劑等原材料就按混凝土配合比通過稱重控制系統自動稱量、輸送、攪拌,下料到運輸罐車中。原材料的稱重計量控制設備—混凝土配料秤的稱量準確可靠尤為重要。隨著稱重傳感器技術的進步,替代砝碼的檢測技術在低準確度衡器檢測領域成為可能。然而模擬力源裝置是替代砝碼模擬出重力的關鍵環節。目前也有不少模擬力源,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01210783.2”一種衡器非砝碼校驗裝置”公開了其施力裝置為螺旋渦輪蝸桿推理軸承組合體,結構較為復雜,使用不方便。又如如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9223845.8”一種可調砝碼”公開了其施力裝置是利用液壓原理,同樣存在著力后形變指標上有較大蠕變,從而產生示數不穩定的缺點。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解決現有模擬力源裝置使用不方便和測試數據不穩定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解決現有模擬力源裝置使用不方便和測試數據不穩定的問題,且能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并和各種被測設備聯接的適應性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包括收緊施力機構,所述收緊施力機構左右兩端分別螺紋連接有左螺母、左鉸耳和右螺母、右鉸耳;所述收緊施力機構包括扳手和中部設有棘輪螺母的調節 桿體,所述棘輪螺母外部嵌套有套筒,所述套筒內通過銷軸連接有與所述棘輪螺母相匹配的棘爪;所述扳手固定在套筒外側。
所述收緊施力機構還包括設置在套筒內部的換向組件,所述換向組件包括通過換向螺釘固定在銷軸一側換向開關,所述換向開關與棘爪之間設有若干彈簧片。
所述棘輪螺母為雙向棘輪,棘爪呈對稱結構設置。
所述扳手通過螺母固定在套筒外側。
所述調節桿體兩端設有內螺紋。
所述左鉸耳和右鉸耳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50~300mm。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性能可靠,解決現有模擬力源裝置置使用不方便和測試數據不穩定的問題,且能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并和各種被測設備聯接的適應性較寬。本裝置通過模擬重力作用,實現無砝碼校準,收緊施力機構連續穩定地改變左、右鉸耳位中心距,收緊收緊施力機構。收緊施力機構從而對支承面實現加載,并轉化為對傳力導輪的壓力,獲得連續穩定的壓力。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方便,能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在扳手轉動過程中時,由于棘爪會插入棘輪螺母的齒槽中,有止回作用,因此能進一步保證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中:1-左鉸耳,2-左螺母,3-收緊施力機構,31-調節桿體,32-套筒,33-扳手,34-銷軸,35-棘爪,36-換向組件,4-右螺母,5-右鉸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混凝土配料秤校準模擬力源裝置,包括收緊施力機構3,收緊施力機構3左右兩端分別螺紋連接有左螺母2、左鉸耳1和右螺母4、右鉸耳5;收緊施力機構3包括扳手33和中部設有棘輪螺母的調節桿體31,棘輪螺母外部嵌套有套筒32,套筒32內通過銷軸34連接有與所述棘輪螺母相匹配的棘爪35;扳手33固定在套筒32外側。收緊施力機構3還包括設置在套筒32內部的換向組件36,換向組件36包括通過換向螺釘固定在銷軸34一側換向開關,所述換向開關與棘爪35之間設有若干彈簧片。棘輪螺母為雙向棘輪,棘爪35呈對稱結構設置。扳手33通過螺母固定在套筒32外側。調節桿體31兩端設有內螺紋。左鉸耳1和右鉸耳5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50~30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本裝置通過模擬重力作用,實現無砝碼校準。收緊施力機構3連續穩定地改變左、右鉸耳位中心距,具體的通過向上轉動扳手33,套筒32帶動棘輪螺母轉動,從而帶動調節桿體31相對左鉸耳1和右鉸耳5螺紋旋轉,從而通過左-右螺旋收緊方式調節長度,即改變左、右鉸耳位中心距,收緊收緊施力機構3。收緊施力機構3從而對支承面實現加載,并轉化為對傳力導輪的壓力,獲得連續穩定的壓力。通過傳力導輪與支撐桿的分解、傳遞,實現對標準稱重傳感器和被測衡器承載器的重力模擬。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方便,能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在扳手33轉動過程中時,由于棘爪35會插入棘輪螺母的齒槽中,有止回作用,因此能進一步保證產生穩定連續的變化力值。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