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線纜拉力測試設備設計,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1、線纜是一種用來傳輸電力、通信信號或數據的導線集合體。根據用途不同,線纜可以分為電力線纜、通信線纜、光纖線纜等多種類型。電力線纜主要用于輸送電力,通信線纜用于傳輸電話、網絡信號,光纖線纜則用于傳輸光信號。線纜通常由導體、絕緣層、護套層等元件構成,不同用途的線纜結構也會有所差異。線纜的質量和結構對于信號傳輸的質量至關重要,線纜的拉力是指在使用過程中,線纜所受到的拉伸力或張力。線纜設計時通常會考慮到所需承受的最大拉力,以確保線纜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不會被拉斷或破壞。對于不同類型的線纜,其設計拉力會有所不同,例如電力線纜、通信線纜和光纖線纜等,在設計階段會根據具體用途和環境要求確定可承受的拉力范圍。
2、現有線纜在生產出廠時,需要抽樣進行拉力測試,已檢查其是否達到使用標準,現有測試過程中,多為采用直線拉動線纜的方式進行測試,而線纜使用承受拉力時,其有可能處于旋擰狀態,同時不同使用溫度也會對線纜承受拉力能力造成影響,現有測試設備缺乏對對實際使用情況的模擬,測試真實性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包括底座裝置,底座裝置前面設置有旋轉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后面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旋轉裝置包括移動架,所述移動架頂部轉動設置有旋轉架,所述旋轉架前面設置有齒圈,所述齒圈底部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后面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筒,所述加熱筒底部安裝有加熱棒,所述加熱筒頂部固定設置有進液管,所述加熱筒下面固定設置有兩個支架。
4、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裝置包括支撐座,所述支撐座底部轉動設置有絲杠,所述絲杠下方對稱設置有兩個光杠,所述絲杠后端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支撐座頂部設置有兩個固定臺,所述固定臺中間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頂部轉動設置有螺桿。
5、進一步地:位于前方的所述固定臺與所述旋轉架螺栓連接,位于后方的所述固定臺與所述支撐座螺栓連接。
6、進一步地:所述絲杠與所述支撐座軸承連接,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絲杠平鍵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齒輪與所述移動架軸承連接。
8、進一步地:所述旋轉架為圓環形,所述旋轉架與所述移動架軸承連接。
9、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筒截面為圓環形。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測試時移動架支撐第二電機驅動齒輪旋轉,齒輪嚙合頂部齒圈,帶動其轉動一定角度,齒圈帶動旋轉架在移動架的支撐下旋轉,使位于前面的固定臺夾持線纜端部轉動,使線纜呈現旋擰狀態,此時絲杠帶動移動架移動進行拉力測試,通過設置齒輪齒圈帶動線纜轉動的設計,便于測量線纜在不平直狀態下是否能夠抵抗拉力,添加實驗對比數據,使測試結果更加全面;
12、2、?導熱介質通過進液管注入加熱筒內,加熱筒支撐加熱棒發熱加熱導熱介質,導熱介質均勻傳遞熱量輻射加熱筒中間穿過的線纜,模擬不同環境溫度,便于測試線纜是否能夠適應不同工作場合,通過設置加熱筒與加熱棒的設計,可以加熱線纜,便于提高測試真實性,同時加熱介質傳熱的方式能夠使加熱更為均勻,保持測試穩定。
1.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包括底座裝置(1),其特征在于:底座裝置(1)前面設置有旋轉裝置(2),所述旋轉裝置(2)后面設置有加熱裝置(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裝置(1)包括支撐座(101),所述支撐座(101)底部轉動設置有絲杠(102),所述絲杠(102)下方對稱設置有兩個光杠(103),所述絲杠(102)后端安裝有第一電機(104),所述支撐座(101)頂部設置有兩個固定臺(105),所述固定臺(105)中間設置有固定板(106),所述固定板(106)頂部轉動設置有螺桿(10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位于前方的所述固定臺(105)與所述旋轉架(202)螺栓連接,位于后方的所述固定臺(105)與所述支撐座(101)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102)與所述支撐座(101)軸承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04)與所述絲杠(102)平鍵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204)與所述移動架(201)軸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架(202)為圓環形,所述旋轉架(202)與所述移動架(201)軸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拉力測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筒(301)截面為圓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