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張力輥檢測設備,尤其涉及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1、張力輥表面凸起是指張力輥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表面出現向外突出的現象,張力輥在長時間的運行過程中,因受到熱膨脹、彎曲應力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中部變形向外突出,并且在冷軋過程中,由于受到高強度的壓力和摩擦力作用,張力輥表面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塑性變形,導致凸起現象,這種凸起分布不均勻,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加劇,而張力輥表面一旦出現凸起,就會影響到鋼帶的質量,所以,在張力輥日常的維護工作中,需要對張力輥表面的平整度進行檢測,由于一些輕微的凸起很難通過肉眼進行辨別,所以很多時候,張力輥的表面在出現輕微凸起時,很難被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從而造成了維護的疏漏,進而間接地對軋制鋼帶的質量造成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下端的兩側設置有可左右移動的設備座,所述設備座在彼此相對的一側設置有三爪卡盤,機架的底部在對應所述兩設備座之間的位置設置有支撐輥座,張力輥放置在所述支撐輥上,所述三爪卡盤抓取在張力輥兩端的輥軸上,機架的頂部設置有可升降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下端均布設置有輥面檢測機構;
3、所述輥面檢測機構包括若干沿所述活動板下端均布設置的基座,所述基座位于張力輥的上方,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翻轉板,所述翻轉板上設置有向張力輥一側延伸的連桿,所述連桿的底部設置有貼合在張力輥上端的檢測平板,基座上還設置有接近開關,翻轉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接近開關配合工作的感應塊,活動板上均布設置有若干與各接近開關配合工作的警示器。
4、進一步,所述基座的下端設置有第一鉸接板,所述翻轉板一側的下端設置有第二鉸接板,所述第一鉸接板與所述第二鉸接板通過銷軸鉸接,所述連桿設置在翻轉板上與第二鉸接板位置相反的一側,所述接近開關橫穿在基座的上方,所述感應塊設置在翻轉板的上端且其朝向接近開關的感應端,所述警示器均布橫置在活動板上。
5、進一步,所述翻轉板上在對應所述感應塊的位置設置有彈簧座,所述感應塊安裝在所述彈簧座上。
6、進一步,所述檢測平板為橡膠材質。
7、進一步,所述機架在其底板的兩側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設置有安裝板,所述設備座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
8、進一步,一側所述三爪卡盤通過電機驅動轉動。
9、進一步,所述機架的頂板上設置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的活塞桿豎直向下設置,所述活動板與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
10、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機架上輥面檢測機構,在三爪卡盤的作用下,張力輥會進行轉動,轉動的過程中,輥面檢測機構會對張力輥表面的平整度進行檢測,即使張力輥表面出現肉眼難以發現的凸起,輥面檢測機構也會及時發現,從而幫助工作人員對張力輥進行及時維護,如此保證了張力輥表面的平整度,進而保證了軋制鋼帶的質量。
1.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下端的兩側設置有可左右移動的設備座,所述設備座在彼此相對的一側設置有三爪卡盤,機架的底部在對應所述兩設備座之間的位置設置有支撐輥座,張力輥放置在所述支撐輥上,所述三爪卡盤抓取在張力輥兩端的輥軸上,機架的頂部設置有可升降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下端均布設置有輥面檢測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下端設置有第一鉸接板,所述翻轉板一側的下端設置有第二鉸接板,所述第一鉸接板與所述第二鉸接板通過銷軸鉸接,所述連桿設置在翻轉板上與第二鉸接板位置相反的一側,所述接近開關橫穿在基座的上方,所述感應塊設置在翻轉板的上端且其朝向接近開關的感應端,所述警示器均布橫置在活動板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板上在對應所述感應塊的位置設置有彈簧座,所述感應塊安裝在所述彈簧座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平板為橡膠材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在其底板的兩側設置有滑軌,所述滑軌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部設置有安裝板,所述設備座安裝在所述安裝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一側所述三爪卡盤通過電機驅動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張力輥輥面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頂板上設置有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的活塞桿豎直向下設置,所述活動板與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