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檢測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1、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背景技術信息,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2、目前,在生產車間壓鑄件的生產過程中,一般通過人工檢測壓鑄件的外形尺寸是否合格,若合格則壓鑄件自動轉運至下一工序,若不合格則需要標記剔除。但是生產線上采用人工測量壓鑄件的方法,存在工作量大、測量速度慢的問題,而且還容易漏檢,自動化程度低。
3、目前工業中也存在一些通過視覺掃描等方式來檢測工件的偏差,但普遍價格很高且調試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1、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包括臺架、定位銷以及接觸式位移傳感器;
4、所述臺架用于放置壓鑄件,所述定位銷設置在所述臺架上,所述定位銷用于對壓鑄件的放置位置進行定位;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設置在所述臺架的邊緣位置,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用于測量其與壓鑄件之間的距離。
5、進一步的,設置在所述臺架中部位置的定位銷包括第一定位銷和第二定位銷,分別用于對壓鑄件的底部進行定位。
6、進一步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臺架兩側的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所述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用于對壓鑄件兩側位置進行定位。
7、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之間設有接觸式位移傳感器。
8、進一步的,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通過支撐桿固定在臺架上。
9、進一步的,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通過電動伸縮氣缸固定在臺架上。
10、進一步的,所述電動伸縮氣缸的氣缸桿連接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所述電動伸縮氣缸用于帶動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進行水平方向的移動。
11、進一步的,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包括主體支架、探頭支架、傳感器主體以及可伸縮探頭;
12、所述主體支架內設有傳感器主體,所述傳感器主體的一端連接可伸縮探頭;所述可伸縮探頭設置在所述探頭支架內,所述探頭支架與主體支架連接;所述探頭支架以及主體支架上均設有用于將可伸縮探頭伸出支架外部的通孔。
13、進一步的,所述可伸縮探頭用于進行水平方向和/或豎直方向的伸縮。
14、進一步的,所述壓鑄件為汽車后橋車身。
15、以上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檢測裝置,通過設置定位組件以實現零件的精準放置,通過設置傳感器組件能夠自動的對壓鑄件的外形偏差進行測量,測量結果上傳至plc控制系統中,實現了自動檢測壓鑄件的外形尺寸是否合格,降低人工檢驗成本。
17、(2)本實用新型中的傳感器均為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在壓鑄件放置到位后,傳感器的可伸縮探頭伸出支架與壓鑄件接觸測量;通過將傳感器探頭設置在支架內,避免了壓鑄件放置時對傳感器磕碰等問題的發生。
18、本實用新型附加方面的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臺架、定位銷以及接觸式位移傳感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臺架中部位置的定位銷包括第一定位銷和第二定位銷,分別用于對壓鑄件的底部進行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臺架兩側的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所述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用于對壓鑄件兩側位置進行定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位銷和第四定位銷之間設有接觸式位移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通過支撐桿固定在臺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通過電動伸縮氣缸固定在臺架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伸縮氣缸的氣缸桿連接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所述電動伸縮氣缸用于帶動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進行水平方向的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式位移傳感器包括主體支架、探頭支架、傳感器主體以及可伸縮探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探頭用于進行水平方向和/或豎直方向的伸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壓鑄件外形偏差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鑄件為汽車后橋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