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接線端子抗拉性能檢測用具,尤其涉及一種接線端子生產用抗拉拔性能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1、接線端子就是用于實現電氣連接的一種配件產品,工業上劃分為連接器的范疇;插拔式系列接線端子由兩部分插拔連接而成,一部分將線壓緊,然后插到另一部分,這部分在焊接到pcb板上,所以該類接線端子需要一定抗拉強度。
2、接線端子在進行抗拉拔試驗的過程中,易因接線端子放置在夾板上的位置不正確,導致夾板對接線端子的夾持力度較低,在進行試驗時易發生位置的滑動,且抗拉拔試驗時選取的拉拔力度不正確,均會導致進行接線端子的拉拔試驗時,夾板與接線端子發生相互分離的情況,使工作人員需耗費時間進行接線端子夾持位置的調整,影響抗拉拔試驗的順利進行,且降低抗拉拔試驗的實施效率;
3、通過螺紋桿的轉動進行接線端子的抗拉拔試驗,螺紋桿在轉動過程中易因磨損導致螺距的增大,使實際拉拔距離小于預估拉拔距離,使通過拉拔距離數據計算出的拉拔力度數據不準確,且無法對螺紋柱的磨損度進行預測,無法及時對磨損度較大的螺紋柱進行更換,無法及時對磨損度較小的螺紋柱進行對應計算參數的更新,使抗拉拔試驗得到的拉拔數據不具有準確性。
4、因此,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推出一種接線端子生產用抗拉拔性能檢測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接線端子生產用抗拉拔性能檢測設備。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接線端子生產用抗拉拔性能檢測設備,包括設備殼,所述設備殼為箱體結構,所述設備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設備殼前端面安裝有控制面板,所述設備殼頂面安裝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頂面四周均勻豎向固接有四根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面固接有頂蓋,所述傳動組件在底板與頂蓋之間的部分上套設有下安裝板和上安裝板,所述下安裝板上設有調節組件,所述上安裝板上設有檢測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和檢測組件上均安裝有裝夾組件。
3、優選地,所述傳動組件包括變電器,所述變電器安裝固定在設備殼后端面一側下方,所述變電器后端面連接有電源線,所述變電器正面通過導線連接有伺服電機和電推桿座,所述伺服電機一側固接在設備殼內側面上,所述伺服電機頂面連接有螺紋柱的底端,所述螺紋柱頂端貫穿設備殼和底板并轉動連接在頂蓋上,所述螺紋柱關于底板中線對稱位置上設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兩端分別固接在底板和頂蓋上,所述電推桿座底端固接設備殼內底面中部,所述電推桿座內部滑動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頂端貫穿設備殼和底板并延伸一段距離。
4、優選地,所述調節組件包括下安裝板,所述下安裝板底面固接在伸縮桿頂端,所述下安裝板在螺紋柱和導向柱對應位置上均開設有避空孔,所述下安裝板頂面中部安裝固定有轉動座,所述轉動座頂面中部轉動連接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頂面一側固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外側面上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側面中部固接有彎齒輪,所述轉動座頂面配合彎齒輪開設有齒環。
5、優選地,所述轉動盤頂面中部固接有第一導向殼,所述第一導向殼內部前后方向上設有第一螺紋桿,所述第一螺紋桿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一導向殼上、另一端貫穿第一導向殼并固接有旋鈕,所述第一螺紋桿外側面上套設有第一螺紋座,所述第一導向殼內底面配合第一螺紋座開設有導向槽,所述第一螺紋座頂面中部固接有第二導向殼,所述第二導向殼內部左右方向上設有第二螺紋桿,所述第二螺紋桿一端轉動連接在第二導向殼上、另一端貫穿第二導向殼并固接有旋鈕,所述第二螺紋桿外側面上套設有第二螺紋座,所述第二導向殼內底面配合第二螺紋座開設有導向槽。
6、優選地,所述檢測組件包括上安裝板,所述上安裝板配合導向柱開設有導向孔,所述上安裝板在螺紋柱對應位置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安裝固定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配合螺紋柱開設有內螺紋,所述上安裝板底面中部安裝固定有檢測器,所述檢測器底面通過連桿轉動連接有抱箍套,所述抱箍套內部配合設有抱箍桿。
7、優選地,所述裝夾組件包括導向座,所述導向座頂面左右兩側均固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轉動連接有第三螺紋桿,所述第三螺紋桿一端固接有旋鈕、另一端轉動連有夾板,所述導向座側面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底部夾板配合向設在導向槽內。
8、優選地,檢測組件還包括夾持檢測模塊和拉拔檢測模塊;
9、夾持檢測模塊,通過對夾板上壓力分布數據的分析,對接線端子在夾板上的放置位置進行判定,在接線端子位置放置錯誤后通過控制面板發出警示,并告知接線端子的調整方向和調整位移;通過對夾板與接線端子形變量的檢測,計算夾板對接線端子的夾持力度,判定接線端子在進行拉拔試驗時是否會發生滑動,在判定會發生滑動時發出警示;
10、拉拔檢測模塊,對螺紋桿在進行拉拔試驗過程中產生的磨損進行檢測,構建磨損度與使用時間和轉動速度的關系模型,根據歷史數據的調取和代入,得到關系模型中各參數的具體數值;根據關系模型和歷史數據進行當前螺紋柱磨損度的預估,并計算磨損度影響拉拔精度的剩余時間。
11、優選地,夾持檢測模塊的數據分析步驟如下:
12、步驟一:對各壓力感應器檢測到的壓力數據按照壓力感應器在夾板上的行數和列數分布進行排列,并編號,后進行壓力數據的比較;若所有壓力感應器檢測到的壓力數據大小一致,則判定接線端子放置正確;反之,則對同行同列相鄰壓力感應器檢測壓力數據的差值進行計算;
13、步驟二:將計算得到的相鄰壓力差數據與預設相鄰壓力差數據進行比較,得到接線端子在夾板上的夾持位置數據,和分別為夾板的長寬數據,和分別為接線端子在夾板上夾持位置與夾板長寬邊界的距離數據;若或,則判定接線端子放置位置錯誤,橫向和豎向的位置調整數據分別為和,取值為正值,則向左或向上進行位置的調節;反之,則判定接線端子放置位置正確,對夾持力度進行檢測;
14、步驟三:接線端子的彈性系數為,夾板的彈性系數為,則夾持結構的等效彈性系數,兩夾板之間間距數據與接線端子直徑數據的差值,記為夾持總形變量,則夾板對接線端子的夾持力;夾板與接線端子之間的最大靜摩擦系數為,兩者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數據;
15、步驟四:若接線端子的拉拔作用力大于,則判定夾板夾持的接線端子會發生滑動,傳遞警示信號給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警示結構發出滑脫警示。
16、優選地,拉拔檢測模塊的數據分析步驟如下:
17、步驟一:建立磨損度與使用時間和轉動速度之間的關系式,,和為指數,為磨損系數;對歷史數據中各轉速下螺紋桿的持續轉動的時間數據進行記錄,記錄對應轉速下工作前后,螺紋桿的磨損程度變化,后選取相同轉速數據下的磨損度數據和時間數據,相同時間數據下的磨損度數據和轉速數據,將這些數據代入磨損度與使用時間和轉動速度的關系式中,得到、和的具體數值;
18、步驟二:預設螺紋桿的磨損度變化值達到時會對夾板的移動精度造成影響,對螺紋桿轉動速度的歷史數據進行調取,選取各轉動速度下螺紋桿持續使用時間中的最小值,以最小值為基準時間對轉動速度歷史數據進行劃分,得到基準時間內螺紋桿的轉動速度,后按照轉動速度數據大小進行基準時間對應轉動速度數據數量的計數,選取計數大于預設計數閾值的轉動速度數據進行均值的計算,得到螺紋桿的歷史轉動速度均值;
19、步驟三:將螺紋桿的歷史轉動速度均值代入磨損度與使用時間和轉動速度的關系式,得出螺紋桿磨損度達到所需的剩余時間,判定在達到剩余時間后需對螺紋桿進行調整,生成調整信號,并將調整信號傳遞給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控制警示結構發出調整警示。
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通過調節組件和裝夾組件的配合,便于裝夾不同樣式的接線端子,提高了實用性,實現了安裝固定接線端子的能力,再通過檢測組件和傳動組件的配合,便于施加拉力和記錄數據,提高了實用性,實現了抗拉拔強度的檢測能力,最終解決了接線端子生產中不便于對接線端子抗拉拔強度進行自動檢測的問題;
22、2、通過夾持檢測模塊確保接線端子在夾板上的正確放置,避免因位置不正確導致的夾持力問題,從而減少試驗過程中因位置滑動而進行的調整時間,顯著提高抗拔試驗的實施效率,保證拉拔力的準確選取,使試驗過程更加順暢,減少因拉拔力不準確而重復試驗的情況,通過拉拔檢測模塊保證實際拉拔距離與預估拉拔距離相符,從而使通過拉拔距離數據計算出的拉拔力度數據更加準確,及時更換磨損度較大的螺紋柱,并且對磨損度較小的螺紋柱進行對應計算參數的更新,這不僅保證了拉拔數據的準確性,還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試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