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池測試,具體涉及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1、目前構建的測試模型往往針對特定類型或特定應用場景的電池進行優化訓練。例如,針對電動汽車電池構建的模型,難以直接套用于儲能電站電池或消費電子產品電池的性能測試。不同應用場景下,電池的充放電模式、工作溫度范圍、負載特性等差異顯著,現有的模型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自適應性,無法快速調整以適應多樣化的電池測試需求,限制了其在更廣泛領域的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及系統,以解決背景技術中不足。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對應電池制定多個測試信息,其中,測試信息包括測試環境信息以及測試參數信息,對應多個測試信息分別構建對應的測試模型;
4、對應多個測試模型設置對應的標準測試模型,建立標準測試模型與對應測試模型之間的關聯關系;
5、根據測試模型對電池進行測試并采集測試數據,將測試數據同步到測試模型中,通過標準測試模型對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差異數據,將超出安全閾值的差異數據對應的電池作為故障電池。
6、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應多個測試信息分別構建對應的測試模型的步驟,包括:
7、制定測試環境信息包括測試溫度信息以及測試濕度信息;
8、對電池進行三維構建得到電池模型,按照測試信息的數量對電池模型進行復制,將電池模型與測試信息進行一對一綁定得到測試基礎模型;
9、將多個測試基礎模型分別投入到不同的數據空間中得到多個測試模型。
1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對應多個測試模型設置對應的標準測試模型,建立標準測試模型與對應測試模型之間的關聯關系,包括:
11、對應測試信息構建電池的標準測試模型,其中,標準測試模型包括電池模型以及電池模型上多個測試點位置的標準電參數信息;
12、在測試模型上設置多個標記測試點,標記測試點在測試模型中電池模型上的位置與測試點在標準測試模型中電池模型上的位置相同;
13、將標記測試點與位置對應的測試點之間進行關聯對應。
14、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根據測試模型對電池進行測試并采集測試數據,將測試數據同步到測試模型中,通過標準測試模型對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差異數據,將超出安全閾值的差異數據對應的電池作為故障電池的步驟,包括:
15、對應標記測試點的位置在電池上設置對應的多個采集點,根據測試模型對電池進行測試,根據采集點獲取電池測試過程中的測試數據;
16、將電池上的采集點進行集合得到采集面,對應測試模型中的標記測試點配置對應的云服務器并進行集合得到接收面;
17、在采集面與接收面之間設置傳輸框鏈,其中,傳輸框鏈包括多個子框鏈以及多個子框鏈之間的連接層;
18、將測試數據通過傳輸框鏈傳輸至測試模型中,將標準測試模型對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差異數據,將超出安全閾值的差異數據對應的電池作為故障電池。
19、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在采集面與接收面之間設置傳輸框鏈的步驟,包括:
20、將采集面中的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標記測試點之間設置循環通道,其中,循環通道包括兩個標記測試點的分端口、兩個采集點的分端口以及標記測試點的分端口與采集點的分端口之間的連接通道,兩個標記測試點的分端口設置在標記測試點上,兩個采集點的分端口設置在采集點上;
21、在標記測試點的分端口與采集點的分端口之間的連接通道中設置多個傳輸載體,相鄰的傳輸載體之間連接得到子框鏈;
22、將采集面中的多個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多個標記測試點之間的傳輸載體之間進行一一對應連接得到多個連接層,連接層中的多個傳輸載體運動相同,用于儲存采集點同一時刻采集的測試數據。
23、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將采集面中的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標記測試點之間設置循環通道的步驟,包括:
24、對應采集面中的多個采集點分別設置兩個分端口,兩個分端口之間相互連接;
25、對應接收面中的多個標記測試點分別設置兩個分端口,兩個分端口之間相互連接;
26、將采集面中采集點對應的兩個分端口與對應的接收面中標記測試點的兩個分端口之間一對一通過連接通道進行連接。
27、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將采集面中的多個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多個標記測試點之間連接通道的傳輸載體之間進行一一對應連接得到多個連接層的步驟,包括:
28、在傳輸載體的內部設置多個預備空間,對應傳輸載體的多個預備空間分別設置連接端口;
29、將多個預備空間通過連接端口分別與其余傳輸載體中連接的傳輸載體進行連接得到連接層,其中,預備空間的數量為連接通道數量減一。
30、在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將測試數據通過傳輸框鏈傳輸至測試模型中的步驟,包括:
31、將多個采集點采集的測試數據均通過相同的采集點其中一個分端口傳輸至對應的連接通道中,并將測試數據載入到分端口位置對應的傳輸載體中;
32、將數據層中的傳輸載體之間對應的連接端口進行測試數據的互交備份儲存在對應的預備空間中;
33、當預備空間中的數據不一致時,將預備空間中相同測試數據占比數量最多的測試數據作為真實數據,將真實數據頂替對應傳輸載體中的測試數據,直至傳輸至標記測試點的分端口,通過分端口將傳輸載體中的測試數據儲存至標記測試點中在測試模型中進行顯示。
34、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池性能測試系統,包括:
35、制定模塊,用于對應電池制定多個測試信息,其中,測試信息包括測試環境信息以及測試參數信息,對應多個測試信息分別構建對應的測試模型;
36、構建模塊,與制定模塊連接,用于對應多個測試模型設置對應的標準測試模型,建立標準測試模型與對應測試模型之間的關聯關系;
37、分析模塊,與構建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測試模型對電池進行測試并采集測試數據,將測試數據同步到測試模型中,通過標準測試模型對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差異數據,將超出安全閾值的差異數據對應的電池作為故障電池。
3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39、本發明構建對應電池的測試模型,能夠測試模型對測試信息進行采集并展示,能夠快速且直接地對電池測試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了解,在多種測試信息下可以快速了解電池的故障情況,進而得到電池的性能。
1.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多個測試信息分別構建對應的測試模型的步驟,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應多個測試模型設置對應的標準測試模型,建立標準測試模型與對應測試模型之間的關聯關系,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測試模型對電池進行測試并采集測試數據,將測試數據同步到測試模型中,通過標準測試模型對測試模型中的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得到差異數據,將超出安全閾值的差異數據對應的電池作為故障電池的步驟,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采集面與接收面之間設置傳輸框鏈的步驟,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采集面中的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標記測試點之間設置循環通道的步驟,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采集面中的多個采集點與對應的接收面中的多個標記測試點之間連接通道的傳輸載體之間進行一一對應連接得到多個連接層的步驟,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測試數據通過傳輸框鏈傳輸至測試模型中的步驟,包括:
9.一種電池性能測試系統,用于實現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池性能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