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受煤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臨選廠每天的洗選量很大,入廠原煤要先經過受煤坑轉運。所以受煤坑是選煤廠生產工藝的第一個環節,必須保證安全、穩定、連續、高效。東區受煤坑有四臺葉輪給煤機分別安裝在兩條軌道上,原控制系統設計,受煤坑崗位每個班需要3個人在現場進行操作,并且崗位司機需要時刻跟隨葉輪給煤機來回移動以便精確控制其行走位置(受煤坑長110多米),工作強度大;受煤坑建于地面以下約20米,空間狹窄,常年無日照,陰冷潮濕,粉塵大,隨原煤帶來的瓦斯氣體無法及時排出,存在職業病危害,在卸煤過程中煤倉存在竄倉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車載分站、地面主站和原煤控制室,所述車載分站包括分站PLC和地址發生模塊,所述分站PLC和地址發生模塊連接,所述地面主站包括地址分配器、主站PLC和地址解析模塊,所述分站PLC和主站PLC之間通過無線通訊模塊連接,所述地址解析模塊分別與主站PLC和地址分配器連接,所述原煤控制室通過光纜和光電轉換器與主站PLC連接。
優選的,所述車載分站的個數為兩個,所述車載分站之間設置有軌道。
優選的,所述地址分配器通過轉接點與編碼電纜連接。
優選的,所述軌道上設置有定位裝置。
優選的,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無線高清攝像頭和無線視頻接收單元,所述無線高清攝像頭與地址發生模塊連接,所述無線視頻接收單元設置在原煤控制室的一側。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受煤坑地面PLC站通過接口轉換,將地面PLC站直接與原有上位機通訊,獨立于原有控制系統,上位機同時與Quantum PLC以及S7-200PLC通訊,人機界面可同時對兩套控制系統發送指令實現組態軟件多系統兼容,實現受煤坑崗位無人值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車載分站、2-地面主站、3-原煤控制室、4-分站PLC、5-地址發生模塊、6-地址分配器、7-主站PLC、8-地址解析模塊、9-無線通訊模塊、10-光纜、11-光電轉換器、12-軌道、13-轉接點、14-編碼電纜、15-無線高清攝像頭、16-無線視頻接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所述系統包括車載分站1、地面主站2和原煤控制室3,所述車載分站1包括分站PLC4和地址發生模塊5,所述分站PLC4和地址發生模塊5連接,所述地面主站2包括地址分配器6、主站PLC7和地址解析模塊8,所述分站PLC4和主站PLC7之間通過無線通訊模塊9連接,所述地址解析模塊8分別與主站PLC7和地址分配器6連接,所述原煤控制室3通過光纜10和光電轉換器11與主站PLC7連接。
此外,所述車載分站1的個數為兩個,所述車載分站1之間設置有軌道12,所述地址分配器6通過轉接點13與編碼電纜14連接,所述軌道12上設置有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無線高清攝像頭15和無線視頻接收單元16,所述無線高清攝像頭15與地址發生模塊5連接,所述無線視頻接收單元16設置在原煤控制室3的一側。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受煤坑遠程控制系統,受煤坑地面PLC站通過接口轉換,將地面PLC站直接與原有上位機通訊,獨立于原有控制系統,上位機同時與Quantum PLC以及S7-200PLC通訊,人機界面可同時對兩套控制系統發送指令實現組態軟件多系統兼容,實現受煤坑崗位無人值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