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物件影像擷取裝置以及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學觸控技術,且特別是涉及一種物件影像擷取裝置以及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電阻式觸控屏幕可以說是目前使用量最多的一種觸控技術,其驅動原理是利用電壓降的方式來計算坐標,亦即,在多條X軸線和Y軸在線各施加一電壓來驅動。當電阻式觸控屏幕被觸碰到時,由于回路被導通,而會產生電壓降,而控制器則會算出電壓降所占的比例然后更進一步算出坐標軸。圖1為現有的一種光學觸控系統的立體圖。請參照圖1,此光學觸控系統100包括有物件影像擷取裝置101、面板104、反光元件112 116。其中,物件影像擷取裝置101又包括有影像感測裝置106與108、處理電路110。影像感測裝置106與108皆用以感測前述面板104上的觸控表面118的影像。處理電路110電耦接影像感測裝置106與108,以接收這兩個影像感測裝置所感測到的影像。在此例中,觸控表面118的形狀為四邊形,較佳為矩形。至于上述這些反光元件則皆用以將光線反射至觸控表面118,但都不會形成觸控表面 118的鏡像。當指示物102 (pointer)鄰近觸控表面118時,處理電路110便依據兩個影像感測裝置所感測到的影像來取得指示物102的位置。圖2為光學觸控系統100進行單點觸控的說明圖。在圖2中,標號與圖1中的標號相同者表示為相同構件。如圖2所示,影像感測裝置106能沿著感測路線202感測到指示物102,而影像感測裝置108則能沿著感測路線204感測到指示物102。因此,只要處理電路110能依據影像感測裝置106所感測到的影像來取得感測路線202的直線方程式,并依據影像感測裝置108所感測到的影像來取得感測路線204的直線方程式,那么處理電路 110就能計算出感測路線202與204的交點,以便依據此交點來進一步計算出指示物102的坐標。處理電路110在計算指示物102的坐標之前,必須先從影像感測裝置106所感測到的影像來找出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成像范圍(詳后述),也就是處理電路110必須先從影像感測裝置106所感測到的影像來擷取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以便進一步取得感測路線202的直線方程式,同時,處理電路110也必須從影像感測裝置108所感測到的影像來找出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8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成像范圍 (詳后述),也就是處理電路110必須先從影像感測裝置108所感測到的影像來擷取指示物 102的物件影像,以便進一步取得感測路線204的直線方程式。以下將對此作進一步說明。以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6之間的操作為例,在指示物102鄰近觸控表面118之前,處理電路110會先通過影像感測裝置106感測觸控表面118,以便取得一個不含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并將此影像當作一背景影像。然后,處理電路110會去取得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進而形成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此亮度分布圖是以一曲線的方式呈現,這是因為背景亮度通常并非均勻的關系。圖3即是從一背景影像取得的亮度分布圖的示范例,此圖所示曲線中的任一點皆表示為背景影像的行像素的亮度值。接著,當指示物102鄰近觸控表面118時,處理電路110便可通過影像感測裝置 106取得含有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圖4即為影像感測裝置所感測到的影像的示意圖。在圖4中,標示400表示為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image sensing window)。 而標示402所指的白色區域即是借助反光元件114與116所反射的光線,而在影像上形成亮度較高的亮區(bright zone),此亮區402就是主要的感測區。至于標示404就是指示物 102所造成的暗紋,此即物件影像。在取得含有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后,處理電路110就會將此影像當作一感測影像,并采用與取得前述亮度分布圖相同的方法來取得此感測影像的亮度分布圖。圖5 即繪有所述的另一亮度分布圖。在圖5中,標示502所指的曲線即為從所述感測影像取得的亮度分布圖,此曲線中的任一點皆表示為感測影像的行像素的亮度值。而標示W1所指的范圍即是指示物102遮蔽光線所造成的低亮度范圍。至于標示504所指的曲線則是一門檻值,此門檻值504由處理電路110從上述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亮度分布圖(如圖3所示)依照一預設百分比來取得。請繼續參照圖5,在取得亮度分布圖502后,處理電路110便將亮度分布圖502與門檻值504進行比較,以便將亮度分布圖502中亮度值低于門檻值504的部分(在標示W1 所指的范圍內)所對應的行像素的分布范圍,視為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之影像感測窗400中的成像范圍。換句話說,處理電路110就是擷取此成像范圍W1的影像信息來作為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如此,處理電路110便能依據此成像范圍來進一步取得感測路線202的直線方程式,例如計算出此成像范圍的重心來進一步取得感測路線202的直線方程式。同理,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8之間的操作也可按照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6之間的操作來進行,以進一步取得感測路線204的直線方程式。然而,光學觸控系統100在進行多點觸控的時候卻經常出現問題。以處理電路110 與影像感測裝置106之間的操作來舉例說明,當有兩個指示物102觸碰觸控表面118,且這兩個指示物102又相當靠近彼此的時候,那么處理電路110就會從感測影像取得一亮度分布圖。圖6即繪有所述的亮度分布圖。在圖6中,標示602所指的曲線即為從所述感測影像取得的亮度分布圖,此曲線中的任一點皆表示為感測影像的行像素的亮度值。而標示W2 所指的范圍即是這兩個指示物102遮蔽光線所造成的低亮度范圍。至于標示504所指的曲線則是一門檻值,此門檻值504由處理電路110從一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亮度分布圖依照一預設百分比來取得。由圖6所示可知,當門檻值504設定得太高的時候,處理電路110就會將這兩個指示物102視為是同一個指示物。因此,處理電路110無法進一步計算出這兩個指示物102 的坐標。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可準確地擷取多個指示物各自的物件影像。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可準確地擷取多個指示物各自的物件影像。本發明提出一種物件影像擷取裝置,適用于一光學觸控系統,用以在一指示物與光學觸控系統的觸控表面互動時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此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包括有影像感測裝置與處理電路。其中,影像感測裝置用以感測觸控表面的影像。而所述的處理電路耦接影像感測裝置。當所述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時,處理電路通過第一影像感測裝置取得一感測影像,并將此感測影像中的信息與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比對范圍。此外, 處理電路還根據此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以便比較上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用以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處理電路將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所述的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包括處理電路取得感測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 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進而形成的第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上述的比對范圍為第一亮度分布圖中亮度值低于第一門檻值的所有行信息所涵蓋的范圍。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第一門檻值是處理電路從一背景影像所取得的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第一預設百分比而取得。所述背景影像是處理電路在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前,先通過影像感測裝置感測觸控表面,因而預先取得的不含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影像。而第二亮度分布圖是處理電路通過計算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而得。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上述的處理電路從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第二預設百分比來取得第二門檻值。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處理電路從第一亮度分布圖的對應于上述比對范圍的曲線段中取得一最低點,并以此最低點的亮度值為基準而再增加預定亮度來取得第二門檻值。在本發明所述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包括擷取比對范圍中小于第二門檻值的影像信息作為物件影像。本發明另提出一種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適用于一光學觸控系統。所述的光學觸控系統包括有觸控表面與影像感測裝置。其中,影像感測裝置用以感測觸控表面的影像。所述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當一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時,利用影像感測裝置取得一感測影像,并將此感測影像中的信息與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比對范圍;根據上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以及比較上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用以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將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其中所述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包括通過取得感測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進而形成的第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上述的比對范圍為第一亮度分布圖中亮度值低于第一門檻值的所有行信息所涵蓋的范圍。
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上述的第一門檻值是通過一背景影像所取得的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第一預設百分比而取得。此背景影像在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前,先通過影像感測裝置感測觸控表面,因而預先取得的不含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影像。而第二亮度分布圖是通過計算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而得。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通過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第二預設百分比來取得上述的第二門檻值。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從第一亮度分布圖的對應于上述比對范圍的曲線段中取得一最低點,并以此最低點的亮度值為基準而再增加預定亮度來取得第
二門檻值。在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包括擷取比對范圍中小于第二門檻值的影像信息作為物件影像。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乃是利用兩個不同的門檻值來找出多個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即實際成像范圍)。在實際的操作方式中,處理電路先利用第一門檻值來找出多個指示物在影像感測裝置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概略成像范圍,此概略成像范圍即是需要進一步進行比對的比對范圍。接著,處理電路再根據前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以便比較前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進而擷取出這些指示物的物件影像,也就是找出這些指示物的實際成像范圍。如此一來,便可依據實際成像范圍進一步計算上述這些指示物的坐標。因此,只要上述第二門檻值的大小設計適當,那么處理電路就能準確地找出這些指示物的物件影像,進而計算出這些指示物的實際坐標。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現有的一種光學觸控系統的立體圖。圖2為現有的光學觸控系統進行單點觸控的說明圖。圖3為從一背景影像取得的亮度分布圖的示范例。圖4為影像感測裝置所感測到的影像的示意圖。圖5為另一亮度分布圖。圖6為另一亮度分布圖。圖7為另一亮度分布圖。圖8為一種適合運用于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的影像感測裝置。圖9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所采用的硬件架構與圖1所示光學觸控系統所采用的硬件架構相同,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是采用另一種方式來進行操作。因此,以下關于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的操作方式將沿用圖1所示的硬件架構來進行說明。請參照圖1。如圖1所示,觸控表面118具有依序連接的四個邊(未標示),而影像感測裝置106與108設置在觸控表面118的兩個不同角落,且皆位于觸控表面118的同一邊。如此,影像感測裝置106與108就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感測觸控表面118的影像。接下來,將說明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的多點觸控方式。以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6之間的操作為例,在還沒有任何指示物102鄰近觸控表面118之前,處理電路 110會先通過影像感測裝置106感測觸控表面118,以便取得不含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并將此影像作為一背景影像。然后,處理電路Iio會去取得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 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 進而形成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接著,當有兩個指示物102鄰近觸控表面118,且這兩個指示物102又相當靠近彼此的時候,處理電路110便可通過影像感測裝置106取得含有這兩個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在取得含有這兩個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的影像后,處理電路110就會將此影像當作一感測影像。當然,此感測影像為包含紅外線亮度信息的感測影像。然后,處理電路110會將此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這兩個指示物 102的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概略成像范圍,而此概略成像范圍即是需要進一步進行比對的比對范圍(詳后述)。在此例中,所述的全部或部分信息是處理電路110取得上述感測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采用與取得前述亮度分布圖相同的方法所取得的另一亮度分布圖。而所述的門檻值由處理電路110從上述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亮度分布圖依照一預設百分比而取得。圖7即繪有所述的另一亮度分布圖。在圖7中,標示602所指的曲線即為從所述感測影像取得的亮度分布圖,此曲線中的任一點皆表示為感測影像的行像素的亮度值。而標示W2所指的范圍即是這兩個指示物 102遮蔽光線所造成的低亮度范圍。標示504所指的曲線則是第一門檻值。至于標示702 所指虛線的作用將詳述于后。由圖7可知,W2所指的低亮度范圍就是這兩個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概略成像范圍,也就是需要進一步進行比對的比對范圍。而此比對范圍就是感測影像的亮度分布圖中亮度值低于第一門檻值的所有行信息所涵蓋的范圍。換句話說,處理電路110就是將亮度分布圖602與第一門檻值504進行比較,并將亮度分布圖602中亮度值低于第一門檻值504的部分(在標示W2所指的范圍內)所對應的行像素的分布范圍,視為這兩個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400中的第一成像范圍。而此第一成像范圍就是這兩個指示物102的概略成像范圍。請繼續參照圖7,在取得前述的比對范圍后,處理電路110會根據此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以便比較此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進而找出這些指示物110的實際成像范圍。以下將進一步說明第二門檻值的產生方式。在此例中,處理電路110從亮度分布圖602中對應于上述比對范圍(即第一成像范圍)的曲線段(即在范圍W2內之曲線段)中取得一個最低點。而由于此例的A點與B點皆為最低點,因此處理電路110會在這兩點中任取一點。然后,處理電路110便在第一門檻值504與此最低點(A點或B點)的對應亮度之間再設定第二門檻值。而在此例中,處理電路110以上述的最低點所對應的行像素的亮度總值為基準而再增加一預定亮度來取得上述第二門檻值,此第二門檻值一如圖7的標示702所示。在取得上述第二門檻值702后,處理電路110便比較亮度分布圖602對應于比對范圍的曲線段與第二門檻值702,用以擷取這兩個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在此例中,處理電路 110將此曲線段中亮度總值低于第二門檻值702的部分所對應的行像素的分布范圍,視為上述這兩個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400中的第二成像范圍。而此第二成像范圍就是這兩個指示物102的實際成像范圍。換句話說,處理電路110可依據第二門檻值702而在亮度分布圖602中取到兩個低于第二門檻值702的曲線段,進而將這兩個曲線段所對應的行像素的分布范圍視為這兩個指示物102在影像感測裝置106的影像感測窗400中的實際成像范圍。簡明地說,就是擷取比對范圍中小于第二門檻值702的影像信息作為這兩個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如此,處理電路110便能依據這兩個指示物102的實際成像范圍來進一步取得對應的兩個感測路線的直線方程式。同理,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8之間的操作也可按照處理電路110與影像感測裝置106之間的操作來進行,以進一步取得另外兩個感測路線的直線方程式。然后, 處理電路110就能依照這四個直線方程式來進一步取得這兩個指示物102的坐標。而由以上說明可知,即便上述這兩個指示物102相當靠近彼此,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還是能夠準確地找出這兩個指示物102的物件影像(即實際成像范圍),進而計算出這兩個指示物 102的實際坐標。因此,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便可較準確地進行多點觸碰的坐標定位。雖然在此例中,處理電路110是以點A或點B所對應的行像素的亮度總值為基準而再增加一預定亮度來取得上述第二門檻值702(其為直線),然而處理電路110也可以是從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亮度分布圖依照另一預設百分比來取得另一門檻值(其為曲線),以便取代亮度門檻值702。當然,上述用來取代門檻值702的另一門檻值會位于點A(或點B) 與第一門檻值504之間。此外,處理電路110也可以感測影像的亮度分布圖在上述比對范圍中之最低亮度值來作為第二門檻值。另外,在處理電路110通過計算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的亮度值而得到一亮度分布圖后,便可先將此亮度分布圖記錄下來,如此便不需一再重復這樣的操作。另外,處理電路110也可以是通過其中一影像感測裝置取得背景影像,然后再通過另一影像感測裝置取得感測影像。此外,借助上述的教示,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知道即使物件影像擷取裝置 101僅包含一個影像感測裝置及一個處理電路,此物件影像擷取裝置101仍可執行上述取得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操作,并可準確地擷取多個指示物各自的物件影像。值得一提的是, 本例的各反光元件皆可以采用回復反射材質(retro-reflective material)來制作,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本例的各反光元件皆可以發光元件來進行替換,只要使各發光元件皆朝著觸控表面118而發光即可。圖8繪示一種適合運用于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的影像感測裝置。請參照圖8,此影像感測裝置800包括有紅外線(infra-red,IR)照明裝置802、只能讓紅外線通過的紅外線濾光裝置804以及光感測器(photosensor)806。其中光感測器806是通過紅外線濾光裝置804來取得觸控表面118的影像,并用以耦接至處理電路110。此外,紅外線照明裝置 802可以利用紅外線發光二極管(IR LED)來實現,而紅外線濾光裝置804則可以利用紅外線濾光片(IR-pass filter)來實現。
借助上述的教示,還可歸納出一種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一如圖9所示。 圖9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的流程圖,適用于一光學觸控系統。所述光學觸控系統包括有觸控表面與影像感測裝置。其中,影像感測裝置用以感測觸控表面的影像。此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當一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時,利用影像感測裝置取得一感測影像,并將此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比對范圍(如步驟S902所示);根據此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如步驟 S904所示);以及比較上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用以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如步驟S9O6所示)。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光學觸控系統乃是利用兩個不同的門檻值來找出多個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即實際成像范圍)。在實際的操作方式中,處理電路先利用第一門檻值來找出多個指示物在影像感測裝置的影像感測窗中的概略成像范圍,此概略成像范圍即是需要進一步進行比對的比對范圍。接著,處理電路再根據前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第二門檻值,以便比較前述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第二門檻值,進而擷取出這些指示物的物件影像,也就是找出這些指示物的實際成像范圍。如此一來,便可依據實際成像范圍進一步計算上述這些指示物的坐標。因此,只要上述第二門檻值的大小設計適當,那么處理電路就能準確地找出這些指示物的物件影像,進而計算出這些指示物的實際坐標。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物件影像擷取裝置,用于光學觸控系統,用以在一個指示物與該光學觸控系統的一個觸控表面互動時擷取該指示物的物件影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用以感測該觸控表面影像的影像感測裝置;以及一個處理電路,耦接該影像感測裝置,當該指示物鄰近該觸控表面時,該處理電路通過該影像感測裝置取得一個感測影像,并將該感測影像中的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并根據該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一個第二門檻值,比較該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該第二門檻值,用以擷取該指示物的物件影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電路將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其中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包括該處理電路取得該感測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進而形成的一個第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比對范圍為該第一亮度分布圖中亮度值低于該第一門檻值的所有行信息所涵蓋的范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門檻值由該處理電路從一個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一個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一個第一預設百分比而取得,該背景影像是該處理電路在該指示物鄰近該觸控表面前,先通過該影像感測裝置感測該觸控表面,因而預先取得的不含該指示物的影像,而該第二亮度分布圖是該處理電路通過計算該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而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電路是從該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一個第二預設百分比來取得該第二門檻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處理電路從該第一亮度分布圖的對應于該比對范圍的曲線段中取得一個最低點,并以該最低點的亮度值為基準而再增加一預定亮度來取得該第二門檻值。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擷取該指示物的該物件影像包括擷取該比對范圍中小于該第二門檻值的影像信息作為該物件影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件影像擷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物件擷取裝置進一步包括一個紅外線照明裝置及只能讓紅外線通過的紅外線濾光裝置,且該影像感測裝置是通過該紅外線濾光裝置來取得該觸控表面的影像。
9.一種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適用于光學觸控系統,該光學觸控系統包括有一個觸控表面以及一個用以感測該觸控表面影像的影像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當一個指示物鄰近該觸控表面時,利用該影像感測裝置取得一個感測影像,并將該感測影像中的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根據該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一個第二門檻值;以及比較該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與該第二門檻值,用以擷取該指示物的物件影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與一個第一門檻值進行比較,以找出一個比對范圍,其中,該感測影像中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包括通過取得該感測影像的每行像素中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值,并計算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進而形成的一第一亮度分布圖,其中N為自然數。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比對范圍為該第一亮度分布圖中亮度值低于該第一門檻值的所有行信息所涵蓋的范圍。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門檻值是通過一個背景影像所取得的一個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一個第一預設百分比而取得,該背景影像是在該指示物鄰近該觸控表面前,先通過該影像感測裝置感測該觸控表面,因而預先取得的不含該指示物的影像,而該第二亮度分布圖是通過計算該背景影像的每行像素中選定的N個最亮像素的亮度平均值或亮度總值而得。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門檻值是通過該第二亮度分布圖依照一個第二預設百分比而取得。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該第一亮度分布圖的對應于該比對范圍的曲線段中取得一個最低點,并以該最低點的亮度值為基準而再增加一個預定亮度來取得該第二門檻值。
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擷取該指示物的該物件影像包括擷取該比對范圍中小于該第二門檻值的影像信息作為該物件影像。
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感測影像為包含紅外線亮度信息的感測影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物件影像擷取裝置以及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的方法。所述裝置適用于一光學觸控系統,用以在一指示物與此光學觸控系統的一觸控表面互動時擷取此指示物的物件影像。此裝置包括有影像感測裝置與處理電路。影像感測裝置用以感測觸控表面的影像。當指示物鄰近觸控表面時,處理電路將一感測影像中的信息與一門檻值進行比較而找出比對范圍,并根據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產生另一門檻值,以與比對范圍中的影像信息進行比較,用以擷取指示物的物件影像。
文檔編號G06F3/042GK102298468SQ20101020845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林志新, 蘇宗敏, 蔡政男 申請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