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檢索裝置、方法以及記錄介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關于文件檢索裝置、方法以及記錄介質。可根據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進行準確檢索。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提供具備有獲取筆跡數據的獲取部、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判定部、檢索文件的檢索部、顯示檢索結果的顯示部的文件檢索裝置。判定部通過根據筆跡的坐標數據而判定筆跡的形狀以判定查詢對象種類。檢索部通過按照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來檢索文件。顯示部顯示檢索結果。
【專利說明】文件檢索裝置、方法以及記錄介質
[0001]本申請以日本專利申請2012-121306 (申請日:5/28/2012)為基礎,從該申請享受優先利益。本申請通過參照該申請,包含該申請的全部內容。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關于文件檢索裝置、方法以及記錄介質。
【背景技術】
[0003]已知有從數據庫檢索與用戶輸入或指定的手寫查詢對象(query)相似或匹配的手寫文件的文件檢索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課題,是提供可通過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進行準確檢索的文件檢索裝置、方法以及記錄介質。
[0005]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中,提供一種具備有獲取筆跡數據的獲取部、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判定部、檢索文件的檢索部、顯示檢索結果的顯示部的文件檢索裝置。獲取部獲取包含坐標數據在內的筆跡數據。判定部通過基于所述坐標數據判定所述筆跡的形狀而判定查詢對象種類。檢索部按照所述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檢索文件而得到檢索結果。顯示部將所述檢索結果以所述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顯示方法顯示。
[0006]根據上述構成的文件檢索裝置,可通過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進行準確檢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實施形態涉及的文件檢索裝置的框圖。
[0008]圖2是顯示查詢對象種類的圖。
[0009]圖3是用于說明查詢對象的輸入方法的圖。
[0010]圖4是用于說明根據筆跡的方向區分的圖。
[0011]圖5是顯示查詢對象判定處理的流程圖。
[0012]圖6是顯示形狀判定處理的流程圖。
[0013]圖7是顯示閉環判定處理的流程圖。
[0014]圖8是顯示墨跡數據構造的圖。
[0015]圖9是顯示檢索結果的顯示例的圖。
[0016]圖10是實施形態涉及的文件檢索裝置的硬件構成圖。
[0017]圖11是顯示通過網絡共享手寫文件數據的系統一例的圖。
[0018]圖12是用于說明判定閉環內側是否有筆跡的處理的圖。
[0019]圖13是用于說明判定橫線附近上方是否有筆跡的處理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實施形態。
[0021]本實施形態關于檢索對象以及查詢對象為手寫數據時的檢索系統。即本系統的主要對象,是檢索對象為“手寫文件”、檢索所用的查詢對象是使用了手寫的文字等的查詢對象(以下稱為“手寫查詢對象”)的非語言依存的檢索系統。手寫查詢對象不僅限于文字,也包含標記、線等用戶所描繪的圖形。
[0022]但是,檢索對象也可以是文本文件。此時,將手寫查詢對象變換為文本查詢對象進行檢索。此外,可以使檢索對象為手寫文件,使檢索所用的查詢對象為文本查詢對象。此時,將文本查詢對象變換為手寫查詢對象進行檢索。任意系統例中,根據以下說明的實施形態判定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通過手寫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執行檢索,以與其適合的恰當的顯示方法顯示檢索結果。
[0023]本實施形態中,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內容例如為“字符串”、“I筆標記”、“下劃線”、“邊框線”。根據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相似或匹配的手寫文件內的檢索對象不同。例如,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為字符串時,字符串自身為檢索對象。為I筆標記時,并非只想檢索I筆標記自身。I筆標記時,檢索對象為該一筆標記前后的字符串。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為下劃線和邊框線時,想要檢索的是下方有下劃線的字符串和被邊框線包圍的字符串。
[0024]另外,作為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不限定于上述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申請,放大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或相反削減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等,對實施形態進行變更。
`[0025]如圖1所示,實施形態涉及的文件檢索裝置,具備有獲取筆跡數據的獲取部1、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查詢對象判定部2、檢索文件的檢索部3、手寫文件數據庫(DB)4、顯示檢索結果的檢索結果顯不部5。
[0026]獲取部I獲取包含坐標數據在內的筆跡數據。
[0027]獲取部I所獲取的筆跡數據,具有每I筆(筆畫)的分離的坐標的時間序列數據,例如表示如下。
[0028]筆畫I:(x(l, l),y(l, I)), (x (1,2),y (1,2)),…,(x (I, N(I)), y (I, N(I)))
[0029]筆畫2:(x(2, l),y(2, I)), (x (2,2),y (2,2)),…,(x (2, N(2)), y (2, N(2)))
[0030]N(i)為筆畫i抽樣時的點數。
[0031]另外,對于手寫文件DB4儲存的手寫文件,也具有上述的筆跡數據。
[0032]圖2顯示的是查詢對象種類的一般例。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查詢對象的種類為字符串、I筆標記、下劃線、邊框線中的任意一個。它們根據筆跡的形狀而分類。圖2中,參照數字20所示的是字符串的查詢對象。例如,它是手寫輸入(或從手寫文件中選擇)“ 了4 字符串。當然,字符串的內容不僅只有“ 7 4 可以為任意。另外,此處的字符串與一連串的文字代碼構成的文本不同,指的是筆跡的形狀為字符串。參照數字21所示的是I筆標記的查詢對象。例如,它是手寫輸入(或從手寫文件中選擇)星號。例如,I筆標記用于區分用戶的注目度與其他部分不同的部分。此外,有時也用于手寫文件中的分條書寫而寫于行首。參照數字22所示的是下劃線的查詢對象。下劃線多用于強調手寫文件中的字符串而書寫。參照數字23所示的是邊框線的查詢對象。邊框線多書寫用于與下劃線相同地強調手寫文件中的字符串,或區分特定的字符串和其他的字符串。
[0033]查詢對象判定部2,通過使用獲取部I獲取的筆跡的坐標數據判定該筆跡的形狀,從而判定上述查詢對象種類。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具體處理后述。
[0034]參照圖3說明查詢對象的輸入方法。作為查詢對象的輸入方法,有(i)直接手寫、
(ii)直接手寫選擇、(iii)間接手寫選擇。
[0035](i )直接手寫,是在檢索輸入中,用戶使用輸入設備(手寫筆等)手寫輸入作為查詢對象的筆跡的方法。圖3中,直接手寫的查詢對象的實例30為字符串“ 7 λ”,查詢對象的實例31為星號的I筆標記,查詢對象的實例32為下劃線,查詢對象的實例33為邊框線。主要通過呈示檢索輸入區域、用戶向檢索輸入區域直接輸入執行。
[0036](ii)直接手寫選擇,并非像上述那樣手寫輸入查詢對象自身,而是從顯示的手寫文件中直接選擇應作為查詢對象的筆跡的方法。例如,用戶操作輸入設備描繪對角線34,直接選擇對角線34規定的矩形內的筆跡35(此例為4〒'7”、。或用輸入設備和手指輕叩來直接選擇筆跡36。
[0037](iii)間接手寫選擇,是從顯示的手寫文件中間接選擇應作為查詢對象的筆跡的方法。例如,用戶操作輸入設備描繪下劃線37,間接選擇與下劃線37相鄰的上方的筆跡38(此例為“アイデア ”)。或通過操作輸入設備描繪邊框線39間接選擇邊框線39內側的筆跡40 (此例為 “アイデア”)
[0038]上述(iii)間接手寫選擇中,顯示了為輸入查詢對象而用戶操作輸入設備描繪下劃線37的例子。查詢對象判定部2判定描繪下劃線37時的筆跡方向,可根據其結果而采取不同的下劃線37的處理。筆跡的方向可根據上述筆跡數據的時間序列中坐標值的大小關系判斷。例如,如圖4 (a)所示,下劃線37由紙面自左向右方向書寫時,并不將其作為查詢對象輸入,而是作為通常的下劃線的筆跡(非查詢對象的筆跡)。另一方面,如圖4 (b)所示,下劃線37由紙面自右向左方向書寫時,將其作為查詢對象輸入進行處理。具體的,如參照圖3所說明的,間接選擇與下劃線37相鄰的上方的筆跡42(此例為“ アイデア”)。另外,對于邊框線等的其他筆跡也可同樣判定筆跡的方向。例如,順時針書寫的邊框線為通常的筆跡、逆時針書寫邊框線時,如參照圖3所說明的,可判定為間接手寫選擇。通過如此根據筆跡方向判定而采取不同的處理,可恰當地構成手寫檢索的用戶界面。
[0039]對于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具體處理,參照圖5的流程圖進行說明。
[0040]步驟SI中進行輸入筆跡的形狀判定。查詢對象判定部2,是使用獲取部1獲取的查詢對象輸入的筆跡數據所含的坐標數據,通過判定該筆跡的形狀,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為字符串、一筆標記、下劃線、邊框線中的任意一個。
[0041]圖6是顯示形狀判定處理的流程圖。該形狀判定的處理,是基于獲取部I獲取的筆跡的坐標數據而進行的。
[0042]圖6的步驟Sll中,判定輸入查詢對象(輸入筆跡)為I筆還是多筆。“1筆”時,步驟S12中,判定該I筆的筆跡是否構成閉環。參照圖7說明閉環判定的處理。判定折線P1,P2,...,Pn-1,Pn是否為閉曲線。折線的各線以Li=PiPw表示。此時,調查Li與Lj (i<j)是否交叉,交叉時,判定P[i],...P[j+1]構成閉曲線。例如,圖7的例中,線L[2]與L[7]交叉,P[2],..,P[8]構成閉曲線。又,計算筆畫,1筆的筆跡數據)的始點P[0]至終點P[N]的距離。計算的距離小于筆畫全長的話,判定為閉環。圖6的步驟S12中判定為閉環時,步驟15中,判定閉環的內側是否有筆跡。
[0043]參照圖12說明判定閉環內側是否有筆跡的處理。作為判定對象的筆跡各點Q[l],Q[2],…,Q[M]均在閉環曲線內時,判定閉環內有筆跡。閉環內是否含有點Q可如下判定。閉環曲線設為 p[l] (x[l],Y[l]),p[2] (Χ[2],Υ[2]),…,ρ[ν-ι] (χ[ν-ι],υ[ν-ι]),判定對象的點設為Q (Χ, )。
[0044](I)通過 2 點 P[i]、P[i+1]的直線 f[i] (x,y)=0 計算為
[0045]f (x, y) = (Y[i+1]-Y[i])* (x_X[i])- (X[i+1]-X[i] ) * (y_Y[i])=0。
[0046]但是,i=N時,通過 2 點 P[N]、P[0]直線為 f[N] (x,y)=0。
[0047](2)判定Q (X,Y)對于直線的行進方向屬于哪一側。計算f[i] U,Y)。此值為正的話對于直線的行進方向為右側,為負的話在左側。
[0048](3)對所有i重復上述(I) (2),Q (X,Y)在所有直線f[i] (X,Y)為相同符號的話,判定Q在閉環的內側。
[0049]步驟S15中判定為閉環時,查詢對象的種類判定為“邊框線”。
[0050]步驟S12或步驟S15中未判定為閉環時,步驟S13中,判定該I筆的筆跡是否為橫線。例如,解答公知的直線回歸問題、折線套用為直線。該處理求得的回歸誤差在閾值以內的話判定為直線。可判定為直線時,直線的傾斜度的絕對值在一定值以下的話判定為橫向。步驟S13中,判定為橫線時,步驟16中,判定橫線的附近上方是否有筆跡。
[0051]參照圖13說明判定橫線的附近上方是否有筆跡的處理。
[0052]當作為判定對象的筆跡的各點Q[1],Q[2],…,Q[M]均在線的上方附近時,判定線的上方附近有筆跡。可如下判定線的上方附近是否有點Q。將線設定為P[1](X[1],Y[1]),P[2] ?[2],¥[2]),只是,設定乂[1] < Χ[2],判定對象的點設定為Q (Χ,Υ)。同時滿足以下4式時,可判定線的上方附近有點Q。
[0053]X[l] < X
[0054]X < Χ[2]
[0055]Y > (Y[l]+Y[2] ) /2
[0056]Y < (Y[l]+Y[2] ) /2+C
[0057]但是,C為預先設定的閾值。
[0058]步驟S16中判定橫線的附近上方有筆跡時,最終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為“下劃線”。
[0059]步驟S13或步驟S16中未判定為橫線時,步驟S14中,判定該I筆的筆跡是否為標記。此時,算出該I筆的筆跡與預先設定的標記(例:“〇”、“Λ”、“的相似度。與各標記的相似度在一定值以下的話,判定為“I筆標記”。另外,對于算出與預先設定的標記的相似度的具體處理,可使用例如專利第3537949號說明書記載的方法。
[0060]圖6的步驟S14中未判定為標記時,以及步驟Sll中判定為“多筆”時,查詢對象種類判定為“字符串”。
[0061]圖5的步驟S2中,判定查詢對象輸入的方法是“直接書寫”還是“選擇”(關于查詢對象輸入的方法可參照圖3)。“直接書寫”時,判定的查詢對象種類與輸入的筆跡數據直接作為查詢對象輸出。“選擇”時,通過從顯示的手寫文件選擇應作為查詢對象的區域,提取筆跡數據,與判定的查詢對象種類共同輸出。
[0062]如上判定的查詢對象種類以及筆跡數據,被從查詢對象判定部2送至檢索部3以及檢索結果顯示部5。
[0063]接著,說明檢索處理起動的時點。本實施形態涉及的檢索處理,可在(i)直接手寫書寫、(ii)直接手寫選擇、(iii)間接手寫選擇的各情況下執行檢索。(i)直接手寫書寫時,書寫輸入后,用筆選擇檢索鍵時執行檢索處理。這與文本檢索時在文本輸入后用鼠標點擊檢索鍵的一連串操作相似。也可呈示檢索輸入區域時,或者筆提起(?'y 7°)時、規定時間無輸入時,將輸入的筆跡作為應檢索的筆跡。
[0064](ii)直接手寫選擇時,在判定為選擇了查詢對象筆跡的時點執行以下處理。
[0065](I)筆提起時執行檢索處理(主要為檢索模式時)。
[0066]或(2)筆提起時顯示上下文菜單或對話框,向用戶確認是否進行檢索。
[0067](iii)間接手寫選擇時,在判定為選擇了查詢對象筆跡的時點,進行與上述(ii)同樣的動作。
[0068]檢索部3根據查詢對象判定部2判定的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從手寫文件DB4檢索文件從而得到檢索結果。具體的,如下根據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進行檢索。
[0069](a)字符串:檢索手寫文件DB4中與該字符串的查詢對象相似的筆跡。或檢索與該字符串的查詢對象匹配的筆跡。
[0070](b)l筆標記:檢索手寫文件DB4中與該I筆標記的查詢對象相似的筆跡。或檢索匹配的筆跡。但是,該I筆標記從行首選擇時,檢索對象也可僅限定為行首。同樣,也可提高行首的標記的優選順序等。
[0071](c)下劃線:檢索手寫文件DB4中,上方有筆跡相鄰的橫線。
[0072](d)邊框線:檢索手寫文件DB4中,內側有筆跡的閉曲線。
[0073]此處,說明從手寫文件DB4檢索與字符串的查詢對象相似的筆跡或匹配的筆跡的處理的具體例子。檢索部3,將筆畫列(連續的筆畫的列)作為查詢對象,從多個筆畫列中檢索相似的筆畫列。例如通過特征向量的匹配進行檢索。參照圖8說明筆畫數據(筆跡數據)的更具體的構造例。
[0074]“筆畫”指的是手寫輸入的筆畫。具體的,表示筆等從接觸輸入面到離開為止的軌跡。通常,在規定的時點(例如一定周期),筆畫軌跡上的點會被抽樣。因此,筆畫表現為抽樣點的系列。
[0075]圖8(b)的例中,I個筆畫(B卩,I筆)的筆畫構造表現為筆移動的平面上的坐標值的集合(點構造),具體的,是含有:顯示形成該筆畫的點的個數的“點總數”、“開始時刻”、“外接圖形”、與點總數相當的個數的“點構造”的排列的構造體。此處,開始時刻表示的是該筆畫中筆接觸到輸入面開始書寫的時刻。外接圖形表示的是文件平面上該筆畫軌跡的外接圖形(優選為文件平面上內包該筆畫的最小面積的矩形)。
[0076]點的構造可依存于輸入設備。圖8 (c)的例中,I點的構造是具有4個值的構造體。4個值是該抽樣點的坐標值x、y、筆壓以及初期點起的時間差。例如上述的“開始時刻”為初期點。
[0077]另外,坐標為文件平面的坐標系。例如,可表現為左上角作為原點,越往右下角值越大的正值。
[0078]此外,輸入設備無法獲取筆壓或者即使可以獲取筆壓但之后的處理不使用筆壓時,可以省去圖8 (C)的筆壓。或在筆壓處標記顯示無效的數據。
[0079]另外,圖8 (b)、(c)的例中,可在筆畫構造的各個點構造區域記載坐標值x,y等的實際數據。或者也可將筆畫構造的數據與點構造的數據分別管理。此時,可在筆畫構造中各個點構造的區域記載對于對應的點構造的鏈接信息。
[0080]作為檢索與表示查詢對象筆跡的筆畫列相似的筆畫列時的特征向量匹配的具體例子,例如,可利用DP匹配(DP ;Dynamic Programming、動態規劃法)。另外,用戶指定的筆畫列的筆畫數與用戶期望的筆畫列的筆畫數可能并不一定相同。這是因為,即使是具有相同意思的字符串,根據書寫者不同可能會書寫為不同的筆畫數。例如根據書寫者不同,有時會將相同文字的2筆書寫為I筆等。通常,筆畫相關的DP匹配,是僅處理I個筆畫對I個筆畫的對應,允許2個筆畫列間的伸縮的最佳對應的方法。此處,通過例如使用也考慮了I個筆畫對N個筆畫的對應的DP匹配,可以實現對于筆畫變動的穩健匹配(例如,參照“増田,內田,迫江,才> 9 4 >文字認識”実験的最適化,電気関係學會九州支部連合大會,H.17.http://human, ait.kyushu-u.ac.jp/-uchida/Papers/masuda-shibu2005.pdf”)。
[0081]例如,將匹配對象的筆畫列所含的全部筆畫作為始點,與用戶指定的查詢對象的筆畫列建立對應后,算出筆畫列間的相似度。然后,算出各始點起的相似度后,按降序排序。由于將全部筆畫作為始點,因此可以得到重疊的結果。然后進行峰檢測,合并重疊的筆畫的范圍。
[0082]另外,除了上述的之外,還有各種匹配方法。
[0083]檢索結果顯示部5是將檢索部3得到的檢索結果以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顯示方法顯示。作為每個查詢對象種類的結果顯示方法,可考慮到以下2種顯示方法
[0084](I)顯示檢索到的筆跡和與檢索筆跡接近的筆跡。
[0085](2)顯示包含檢索到的筆跡在內的I頁筆跡。
[0086]但均優選根據查詢對象的種類而如下改變強調顯示方法。
[0087](a)字符串:顯示包含與檢索筆跡接近的筆跡。但是,改變檢索到的筆跡自身的顏色等,強調顯示。
[0088](b) I筆標記:顯示包含與檢索筆跡接近的筆跡。但是,改變檢索到的筆跡自身和之后連續的I行筆跡的顏色等,強調顯示。
[0089](C)下劃線:顯示包含與檢索筆跡接近的筆跡。但是,改變檢索到的筆跡自身和其上方的接近的筆跡的顏色等,強調顯示。
[0090](d)邊框線:顯示包含與檢索筆跡接近的筆跡。但是,改變檢索到的筆跡自身和其內部所含的筆跡的顏色等,強調顯示。
[0091]圖9顯示了檢索結果的顯示例。圖9(a)顯示的是,在顯示檢索結果的窗口 80中,顯示包含與檢索筆跡(字符串)81接近的筆跡在內的檢索結果82的例子。圖9 (b)顯示的是,在含有檢索到的筆跡的頁83中,同時顯示I筆標記85和含有該I筆標記85后續筆跡的I行筆跡86的例子。
[0092]根據以下說明的實施形態,可判定手寫查詢對象的種類、根據手寫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執行檢索、以與其適合的恰當的顯示方法顯示檢索結果。因此,可根據查詢對象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進行準確檢索。
[0093]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變形。
[0094]本實施形態的檢索部3,可以將文件檢索裝置的內部手寫文件DB4所存儲的手寫文件組作為檢索對象,當文件檢索裝置可與內網以及/或互聯網等網絡連接時,可以將能通過網絡訪問的手寫文件組作為檢索對象,也可將與文件檢索裝置連接的移動存儲器內存儲的手寫文件組作為檢索對象,也可以是它們的任意組合。
[0095]本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可由獨立式的裝置構成,也可以由分散于可通過網絡通信的多個節點的形式構成。
[0096]此外,本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可通過臺式或筆記本型的通用計算機、便攜式通用計算機、其他的便攜式信息機器、具有觸摸屏的信息機器、智能手機、其他的信息處理裝置等各種設備實現。
[0097]圖10顯示的是實現本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的硬件構成例。圖中,201為CPU,202為規定的輸入設備,203為規定的輸出設備,204為RAM,205為R0M,206為外部存儲器接口,207為通信接口。例如,使用觸摸屏時,可利用例如液晶面板、筆和設置在液晶面板上的筆畫檢測裝置等(圖中,參照208 )。
[0098]此外,例如,也可將圖1的構成的一部分設置于客戶端上,圖1的構成的剩余部分設置在服務器上。
[0099]例如,圖11例示的是,內網以及/或互聯網等網絡300上存在有服務器303,各客戶端301、302通過網絡300各自與服務器303通信,由此實現本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的情況。
[0100]另外,例示有客戶端301通過無線通信與網絡300連接,客戶端302通過有線通信與網絡302連接的情況。
[0101]客戶端301、302通常是用戶裝置。服務器303也可例如設置在企業內LAN等的LAN上,也可由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等運營。此外,服務器303也可以是用戶裝置,由某用戶向其他用戶提供功能。
[0102]作為將圖1的構成分散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的方法,可有各種方法。
[0103]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顯示的處理順序所示的指令,可根據作為軟件的程序執行。通用計算機系統可通過預先記錄該程序、讀取該程序而獲得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同樣的效果。上述實施形態所記述的指令,作為可在計算機執行的程序,記錄于磁盤(軟盤、硬盤等)、光盤(CD-ROM、CD-R、CD-RW、DVD-ROM、DVD 土 R、DVD 土 RW等)、半導體存儲器或類似的記錄介質。只要是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可讀取的記錄介質,則其記錄形式可為任意形態。計算機只要從該記錄介質讀取程序,根據該程序,由CPU執行程序記述的指令的話,即可實現與上述實施形態的文件檢索裝置同樣的動作。當然,計算機在獲取或讀取程序時可通過網絡進行獲取或讀取。
[0104]此外,根據從記錄介質安裝到計算機和嵌入式系統的程序指令而在計算機上工作的OS (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軟件、網絡等的MW (中間件)等也可執行用于實現本實施形態的各處理的一部分。
[0105]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的記錄介質,不限于獨立于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的介質,也包含記錄或臨時記錄從LAN和互聯網等下載的程序的記錄介質。
[0106]此外,記錄介質不限于I個,由多個介質執行本實施形態中的處理的情況也包含于本實施形態中的記錄介質,介質構成可以為任意構成。
[0107]另外,本實施形態中的計算機或嵌入式系統,是根據記錄介質所記錄的程序執行本實施形態中的各處理,其構成可以是電腦、微型計算機等之一的裝置、多個裝置經網絡連接的系統等的任意構成。
[0108]此外,本實施形態中的計算機指的不限于電腦,也包含信息處理機器所含的運算處理裝置、微型計算機等,是通過程序可實現本實施形態中的功能的機器、裝置的總稱。
[0109]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若干個實施形態,但這些實施形態僅作為例子呈示,并不限定發明范圍。這些新實施形態可通過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范圍內可進行各種省略、替換、變更。這些實施形態和其變形包含于發明的范圍和主旨的同時,也包含于專利申請范圍所記載的發明和其同等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文件檢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包含坐標數據在內的筆跡數據的獲取部; 通過根據所述坐標數據判定所述筆跡的形狀,以判定查詢對象的種類的判定部; 通過按照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檢索文件,來得到檢索結果的檢索部;以及 將所述檢索結果以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顯示方法來顯示的顯示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部根據所述坐標數據判定所述筆跡的形狀并判定所述筆跡的方向,根據該方向判定所述筆跡是查詢對象輸入還是非查詢對象筆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包含字符串、一筆標記、下劃線、邊框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為所述字符串時,檢索與所述筆跡相似的所述手寫文件內的筆跡, 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為一筆標記時,以高優先度檢索與所述筆跡相似的所述手寫文件內的行首的筆跡, 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為下劃線時,檢索上方有筆跡相鄰的所述手寫文件內的橫線, 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為邊框線時,檢索內包筆跡的所述手寫文件內的閉曲線。
5.一種文件檢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獲取包含坐標數據在內的筆跡數據的步驟; 通過根據所述坐標數據判定所述筆跡的形狀,以判定查詢對象的種類的步驟; 通過按照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檢索文件,來得到檢索結果的步驟;以及 將所述檢索結果以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顯示方法來顯示的步驟。
6.一種記錄介質,其特征在于,記錄有令計算機發揮以下部件的功能的程序: 獲取包含坐標數據在內的筆跡數據的獲取部; 通過根據所述坐標數據判定所述筆跡的形狀,以判定查詢對象種類的判定部; 通過按照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檢索方法檢索文件,來得到檢索結果的檢索部;以及 將所述檢索結果以所述查詢對象的種類所適合的顯示方法來顯示的顯示部。
【文檔編號】G06F17/30GK103455529SQ20121036246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登內洋次郎, 山內康晉, 井本和范, 柴田智行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