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電子通信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線路部署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伴隨著云計算的到來,服務器的發展迅速崛起。而服務器主板作為服務器中重要的元件,直接影響著服務器的運轉性能。目前,服務器主板設計都是采用3H(H是線路與回流地平面間的距離)的線路部署間距要求進行線路部署。比如,線路與回流地平面間的距離為4mil(密耳),那么線路部署時就要將每兩個相鄰線路之間的距離設定為12mil。但是由于服務器主板中線路部署數量較多,同時,受服務器主板結構空間限制各線路隔離空間有限,因此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較大。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方法及裝置,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所述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所述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為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根據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優選地,在所述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之后,在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之前,進一步包括:根據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根據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判斷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則執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優選地,在所述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之后,在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計算假眼值之前,進一步包括:根據下述公式(1),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所述K表征串擾常數;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所述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包括:利用所述串擾值、所述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優選地,所述計算假眼值,包括:根據下述公式(2),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優選地,進一步包括: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為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并為每一個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所述根據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包括:在所述至少一個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區間集合;根據所述樣本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在所述樣本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假眼區間;根據所述樣本假眼區間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優選地,所述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包括:維持原始材質不變;或者,為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更新材質。優選地,所述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包括:維持原始長度不變;或者,為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更新長度。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裝置,該裝置包括:確定單元,用于確定外部的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確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選定單元,用于在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所述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輸入單元,用于為所述選定單元選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單元,用于監測所述輸入單元輸入測試信號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監測單元監測的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優選地,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一計算子單元和更新處理子單元;其中,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監測單元監測的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所述更新處理子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計算的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并判斷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則執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優選地,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包括:第二計算子單元;所述第二計算子單元,用于根據下述公式(1),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所述K表征串擾常數;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計算子單元計算得所述串擾值、以及所述監測單元監測的所述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優選地,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用于根據下述公式(2),計算所述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優選地,進一步包括:設置單元;所述設置單元,用于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為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并為每一個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所述更新處理子單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個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區間集合;根據所述樣本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在所述樣本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假眼區間;根據所述樣本假眼區間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方法及裝置,通過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并為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輸入測試信號的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通過上述過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其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方法的流程圖;圖3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原始線路1為待更新線路時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中串擾影響因素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原始線路2為待更新線路時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原始線路3為待更新線路時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裝置的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裝置的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裝置的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線路部署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01: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所述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步驟102:在所述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步驟103:為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步驟104: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步驟105:根據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根據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通過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并為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輸入測試信號的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通過上述過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其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為了可以綜合考慮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對待更新線路串擾產生的影響,在所述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之后,在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之前,進一步包括:根據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根據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判斷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則執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上述的回流地平面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要求在服務器主板中選取,上述待更新線路在服務器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當確定待更新線路之后,確定待更新線路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以及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其中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和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要求來確定。比如可以規定確定的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可以是不小于4mil(密爾)的距離,比如確定為5mil。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可以根據3H(H為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線路部署要求來確定,比如確定的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為5mil,那么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就為15mil。上述的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可以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鏈路時域矩陣來獲取。當確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之后,就可以根據這些上述的參數來計算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當計算得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之后,根據得到的假眼值在根據業務要求選定的標準中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比如選定的標準為Intel標準,在Intel標準確定計算得到的假眼值對應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然后判斷對應的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均一致,那么待更新線路可以維持使用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如果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與原始長度一致,而更新材質與原始材質不一致,則利用確定的更新材質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如果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與原始材質一致,而更新長度與原始長度不一致,則利用確定的更新長度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如果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均與其對應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不一致,則利用確定的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根據上述實施例,通過計算待更新線路的綜合評定指標假眼值,并根據假眼值,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根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進行是否完全一致的比對,根據比對結果確定是否執行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為了反映出待更新線路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之間的耦合、以及線路之間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線路上的噪聲。在所述監測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之后,在所述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計算假眼值之前,進一步包括:根據下述公式(1),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所述K表征串擾常數;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所述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包括:利用所述串擾值、所述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上述的串擾常數K、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D以及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H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要求來確定。根據串擾常數K、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D以及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H利用公式(1)計算待更新線路的串擾值,待得到串擾值之后,利用串擾值、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計算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從而使假眼值可以反映出待更新線路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之間的耦合、以及線路之間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線路上的噪聲。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計算假眼值的計算可以根據下述公式(2),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上述的假眼值可以根據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鏈路時域矩陣來獲取的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根據公式(1)計算得到的待更新線路的串擾值,利用公式(2)計算得出。根據上述實施例,通過根據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信號強度以及串擾值,計算出可以綜合反映待更新線路傳輸性能的綜合參數指標假眼值,從而更為直觀的反映待更新線路產生串擾的機率。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為了可以更為方便的找出符合待更新線路假眼值的對應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所述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為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并為每一個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所述根據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包括:在所述至少一個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區間集合;根據所述樣本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在所述樣本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假眼區間;根據所述樣本假眼區間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上述的區間集合和每一個區間集合中的假眼區間的數量、每一個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以及每一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均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要求來確定,比如根據業務要求設置3區間集合,分別為區間集合1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1、區間集合2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2和區間集合3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3。比如區間集合1中包括3個假眼區間,分別為假眼區間11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1、假眼區間12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2以及假眼區間13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3。比如根據得到的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確定其對應區間集合1,那么就在區間集合1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1中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根據得到的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確定其對應區間集合1中的假眼值區間11,那么就在假眼值區間11對應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1中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根據上述實施例,通過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以及為設置每一區間集合中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長度方案,利用得到的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在區間集合以及區間集合對應的假眼區間內確定待更新線路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和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從而可以快速的找到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相匹配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和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維持原始材質不變;或者,為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更新材質。上述維持原始材質不變的情況為,當計算得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對應的區間集合配置的材質為原始材質時,則維持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不變。上述的為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更新材質為,當計算得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對應的區間集合配置的材質為非原始材質,那么則為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更新材質。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每一個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維持原始長度不變;或者,為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更新長度。上述維持原始長度不變的情況為,當計算得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對應的假眼區間配置的長度為原始長度時,則維持原始長度不變。上述的為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更新長度為,當計算得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對應的假眼區間配置的長度為非原始長度,那么則為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更新長度。下面以服務器主板中包括線路1、線路2和線路3為例,展開說明線路部署方法,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步驟201: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原始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本步驟中,在主板中選取層1為回流地平面,并在主板上預部署了三條原始線路,分別為原始線路1、原始線路2和原始線路3。三條原始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均為4mil。原始線路1采用Intelspec建議的線路部署設計,且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為12mil,原始長度為15inch,原始材質為Intel建議的材料1。原始線路2采用QPI建議的線路部署設計,且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為9mil,原始長度為10inch,原始材質為Intel建議的材料2。原始線路3采用QPI建議的線路部署設計,且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為9mil,原始長度為15inch,原始材質為Intel建議的材料3。步驟202: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每一個區間集合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為每一個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并為每一個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在本步驟中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維持原始材質不變;或者,為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更新材質;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可以包括:維持原始長度不變;或者,為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更新長度。在本步驟中,按照具體的業務要求設置了3個區間集合,分別為區間集合1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1、區間集合2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2和區間集合3對應線路材質更新方案3。比如區間集合1中包括3個假眼區間,分別為假眼區間11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1、假眼區間12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2以及假眼區間13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13。步驟203:在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在本步驟中,選取原始線路1為待更新線路。步驟204:為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在本步驟中,為在步驟203中選取的待更新線路原始線路1輸入測試信號。其中,測試信號的大小及類型可以根據具體的業務要求確定。步驟205:監測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在本步驟中,可以采用仿真工具Hspice仿真,以及采用Intel仿真工具CCT仿真鏈路時域矩陣來獲取的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對應的信號強度。如圖3所示,為當選取原始線路1為待更新線路時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在圖3中顯示了原始線路1中的噪聲在不同頻域值中,對原始線路1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信號強度的影響情況。步驟206: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計算待更新線路的串擾值。在本步驟中根據下述公式(1),計算待更新線路原始線路1對應的串擾值;其中,所述Xtk表征原始線路1對應的串擾值;所述K表征串擾常數;所述D表征原始線路1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H表征原始線路1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本步驟中,利用步驟201中獲取原始線路1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為4mil,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為12mil,將上述數值代入公式(1)計算原始線路1對應的串擾值。如圖4所示,為串擾影響因素示意圖。步驟207:利用串擾值、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計算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根據如表-1中的串擾值、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根據下述公式(2),計算原始線路1對應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原始線路1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Lsi表征原始線路1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所述Xtk表征原始線路1對應的串擾值。在本步驟中,利用步驟205中監測到的原始線路1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以及步驟206中計算得到的原始線路1的串擾值利用公式(2)計算原始線路1對應的假眼值。表-1SiqLSiXtkPeyePrat原始線路143.202455.62313.5310-15.95170.7303步驟208:在至少一個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假眼值的樣本區間集合。在本步驟中,如表-1所示,利用步驟207中計算的到原始線路1對應的假眼值為15.9517,與步驟202中設置的3個區間集合對應的假眼值的區間范圍進行比對,選定包含假眼值15.9517的區間集合為樣本區間集合,比如區間集合1對應的區間范圍為0-20,那么就選定區間集合1為原始線路1對應的樣本區間集合。步驟209:根據選定樣本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根據步驟208中選定區間集合1為原始線路1對應的樣本區間集合,且區間集合1對應的更新材質為材料1,那么就確定材料1為原始線路1的更新材質。步驟210:在選定樣本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假眼值的樣本假眼區間。根據步驟208中選定的區間集合1中,將假眼值分別與區間集合1中包括3個假眼區間,假眼區間11、假眼區間12以及假眼區間13對應的假眼值取值區間進行比對,確定原始線路1的假眼值15.9517對應的假眼區間,比如經過比對,確定假眼值15.9517位于假眼區間13對應的假眼值取值區間15-20的區間內,那么就確定假眼區間13為原始線路1的樣本假眼區間。步驟211:根據選定的樣本假眼區間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根據步驟210中選定假眼區間13為原始線路1對應的樣本假眼區間,假眼區間13對應的更新長度為18inch,那么就確定18inch為原始線路1的更新長度。步驟212:判斷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均完全一致,如果是,執行步驟213,否則,執行步驟214。在本步驟中,利用步驟209中確定的更新材質為材料1和步驟210中確定的更新長度為18inch與原始線路1對應的原始材質材料1和原始長度15inch進行比對,確定的原始線路1的更新材質與原始線路1對應的原始材質一致,而原始線路1的更新長度與原始線路1對應的原始長度不一致,執行步驟214。步驟213:維持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不變,并結束當前流程。步驟214:利用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和/或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更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和/或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該步驟更新的具體實施過程,可以分為下述三種情況:情況一:當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一致,而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不一致時,維持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不變,利用更新材質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情況二:當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一致,而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不一致時,維持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不變,利用更新長度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例如:維持原始線路1的原始材質材料1不變,利用更新長度18inch更改原始線路1的長度。情況三:當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均不一致時,利用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另外,通過上述的流程除了可以獲取原始線路1對應的串擾值、信號強度、碼間干擾值和假眼值之外,從表-1中可以看出還可以獲取原始線路1對應的飛線值Prat為0.7303。在對原始線路1執行利用利用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更改原始線路1的原始材質和原始長度時,還要注意減少線路間的折疊,避免產生線路斷裂,從而提高原始線路1的傳輸性能。綜上,當原始線路2或原始線路3選定為待更新線路時,也均需要執行步驟203至步驟214,比如在步驟205中,將會監測到原始線路2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對應的信號強度,如圖5所示,為當選取原始線路2為待更新線路時在步驟205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在圖5中顯示了原始線路2中的噪聲在不同頻域值中,對原始線路2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信號強度的影響情況。在步驟205中,將會監測到原始線路3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對應的信號強度,如圖6所示,為選取原始線路3為待更新線路時在步驟205的監測結果示意圖,在圖5中顯示了原始線路3中的噪聲在不同頻域值中,對原始線路3對應的碼間干擾值和信號強度的影響情況。又如經過上述過程得到如表-2中所示的原始線路2或原始線路3的串擾值、信號強度、碼間干擾值、假眼值和飛線值,可以根據表-2中的參數最后確定出原始線路2或原始線路3相應的更新材質和更新長度,完成最終的線路部署。表-2SiqLSiXtkPeyePrat原始線路252.928746.24963.40323.27591.0660原始線路357.090242.08845.56929.43261.1979如圖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路部署裝置,該裝置包括:確定單元701,用于確定外部的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確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選定單元702,用于在所述確定單元701確定的所述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輸入單元703,用于為所述選定單元702選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單元704,用于監測所述輸入單元703輸入測試信號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處理單元705,用于根據所述確定單元701確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監測單元704監測的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如圖7所示的實施例,通過確定單元確定外部的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所述主板中確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選定單元在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所述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輸入單元為所述選定單元選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單元監測所述輸入單元輸入測試信號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處理單元根據所述確定單元確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監測單元監測的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通過上述過程可知,本方案可以處理單元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其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所述處理單元705,進一步包括:第一計算子單元801、更新處理子單元803;其中,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801,用于根據所述確定單元701確定的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值、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所述監測單元704監測的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所述更新處理子單元802,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801計算的所述假眼值,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并判斷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否,則執行所述更改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如圖9所示,所述處理單元705可以進一步包括:第二計算子單元901;所述第二計算子單元901,用于根據下述公式(1),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其中,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所述K表征串擾常數;所述D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所述原始線路間的間距;所述H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801,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計算子單元901計算得所述串擾值、以及所述監測單元704監測的所述信號強度和所述碼間干擾值,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計算子單元801,用于根據下述公式(2),計算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假眼值;Peye=Siq-Lsi-Xtk(2)其中,所述Peye表征所述假眼值;所述Siq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所述Lsi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所述Xtk表征所述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0所示,所述線路部署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設置單元1001;所述設置單元1001,用于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為每一個所述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并為每一個所述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所述更新處理子單元802,用于在所述至少一個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區間集合;根據所述樣本區間集合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材質;在所述樣本區間集合中,選定包含所述假眼值的樣本假眼區間;根據所述樣本假眼區間對應的線路長度更新方案,確定所述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上述裝置內的各單元之間的信息交互、執行過程等內容,由于與本發明方法實施例基于同一構思,具體內容可參見本發明方法實施例中的敘述,此處不再贅述。綜上所述,本發明各個實施例至少可以實現如下有益效果:1、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確定主板上預部署的至少兩條原始線路,并在主板中選定回流地平面,獲取相鄰的每兩條原始線路間的間距以及每一條所述原始線路與所述回流地平面的距離。在至少兩條原始線路中,選定一條待更新線路,并為待更新線路輸入測試信號。監測輸入測試信號的待更新線路輸出的測試信號強度以及對應的碼間干擾值,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待更新線路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通過上述過程可知,本方案可以根據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以及其對應的信號強度和碼間干擾值,更改待更新線路對應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方案能夠有效地降低線路之間產生串擾的機率。2、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計算待更新線路的綜合評定指標假眼值,并根據假眼值,確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根據待更新線路的更新長度和更新材質與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進行是否完全一致的比對,根據比對結果確定是否執行更改待更新線路的原始長度和原始材質。3、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利用待更新線路與相鄰的原始線路間的間距和待更新線路與回流地平面的距離確定待更行線路對應的串擾值,從而可以反映出待更新線路與其相鄰的原始線路之間的耦合、以及線路之間的互感和互容引起待更新線路上的噪聲。4、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根據待更新線路對應的碼間干擾值、信號強度以及串擾值,計算出可以綜合反映待更新線路傳輸性能的綜合參數指標假眼值,從而更為直觀的反映待更新線路產生串擾的機率。5、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設置至少一個區間集合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以及為設置每一區間集合中包括至少兩個假眼區間配置對應的線路材質長度方案,利用得到的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在區間集合以及區間集合對應的假眼區間內確定待更新線路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和線路長度更新方案,從而可以快速的找到與所述待更新線路的假眼值相匹配的線路材質更新方案和線路長度更新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取的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中。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