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卡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具太陽能無線充電功能的智能卡。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社會的建設進程,智能卡技術也逐漸在金融電信、公共交通、醫保社保、教育、稅務、公安、路橋停車管理、數字電視、交通物流、門禁安保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中推廣應用,持卡人在各種生活場景使用智能卡,享受新技術推廣對人們的生活提供的便利。
然而,目前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智能卡自身僅具備存儲、運算功能,不具有太能無線充電功能,不能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太陽能無線充電功能的智能卡,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智能卡不具有無線太陽能充電功能導致使用不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一種具太陽能無線充電功能的智能卡,包括有本體、柔性集成電路板、無線充電模塊以及太陽能薄膜電池板;該柔性集成電路板和無線充電模塊均鑲嵌成型在本體內,無線充電模塊與柔性集成電路板電連接,該太陽能薄膜電池板鑲嵌成型在本體的表面,太陽能薄膜電池板與柔性集成電路板電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無線充電模塊設置于柔性集成電路板的底面。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柔性集成電路板的底面還設置有GPS模塊,該GPS模塊與柔性集成電路板電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太陽能薄膜電池板的表面還覆蓋有聚光膜。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本體的底面覆蓋有裝飾層。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進一步包括有防水耐磨層,該防水耐磨層為透明材質,防水耐磨層將本體、太陽能薄膜電池板、聚光膜和裝飾層完全包裹住。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將柔性集成電路板和無線充電模塊均鑲嵌成型在本體內,并配合太陽能薄膜電池板鑲嵌成型在本體的表面,使用時,將本產品置于具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設備上,太陽能薄膜電池板接受太陽光的照射,配合柔性集成電路板將光能轉成電能,然后通過無線充電模塊對電子設備進行充電,只要有太陽的地方,用戶便可使用本產品進行充電,從而為用戶的使用帶來方便。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識說明:
10、本體 20、柔性集成電路板
30、無線充電模塊 40、太陽能薄膜電池板
50、GPS模塊 60、聚光膜
70、裝飾層 80、防水耐磨層。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本體10、柔性集成電路板20、無線充電模塊30以及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
該本體10為塑膠材質,該柔性集成電路板20和無線充電模塊30均鑲嵌成型在本體10內,無線充電模塊30與柔性集成電路板20電連接,該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鑲嵌成型在本體10的表面,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與柔性集成電路板20電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無線充電模塊30設置于柔性集成電路板20的底面,并且,所述柔性集成電路板20的底面還設置有GPS模塊50,該GPS模塊50與柔性集成電路板20電連接,以便對本產品進行GPS跟蹤定位。
以及,所述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的表面還覆蓋有聚光膜60,以增強聚光效果,使得太陽光更加集中地聚集到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上。
另外,所述本體10的底面覆蓋有裝飾層70,以起到裝飾效果。
此外,進一步包括有防水耐磨層80,該防水耐磨層80為透明材質,防水耐磨層80將本體10、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聚光膜60和裝飾層70完全包裹住,以實現更好的防水和耐磨特性,使得產品更加耐用。
使用時,將本產品的底面置于具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設備上,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朝向太陽,太陽光透過防水耐磨層80和聚光膜60而照射在太陽能薄膜電池板40上,并配合柔性集成電路板20的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輸向無線充電模塊30,以實現對電子設備進行無線充電。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將柔性集成電路板和無線充電模塊均鑲嵌成型在本體內,并配合太陽能薄膜電池板鑲嵌成型在本體的表面,使用時,將本產品置于具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設備上,太陽能薄膜電池板接受太陽光的照射,配合柔性集成電路板將光能轉成電能,然后通過無線充電模塊對電子設備進行充電,只要有太陽的地方,用戶便可使用本產品進行充電,從而為用戶的使用帶來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