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標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
背景技術: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
UHF是超高頻的意思,UHF標簽是RFID電子標簽中的一種,UHF-RFID電子標簽屬于無源電子標簽,在閱讀器的讀出范圍之外時,電子標簽處于無源狀態,在閱讀器的讀出范圍之內時,電子標簽從閱讀器發出的射頻能量中提取其工作所需的電源.無源電子標簽一般均采用反射調制方式完成電子標簽信息向閱讀器的傳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包括標簽盒和電子標簽本體,所述電子標簽本體為長條狀防偽易碎結構的電子標簽或電子標簽回路,電子標簽本體斷裂則電子標簽失效,所述標簽盒由盒底座、上蓋板組成,所述盒底座內的中心處設有圓柱塊,所述圓柱塊內設有圓柱凹槽,所述盒底座的豎壁上對稱設有卡接槽,所述上蓋板的下端設有三角凹槽和破面頂柱,所述上蓋板下端設有對稱的L形鉤塊,所述L形鉤塊卡接在卡接槽中,所述破面頂柱設置在圓柱凹槽內,所述電子標簽本體設置在上蓋板的上端。
優選的,所述圓柱凹槽內設有彈簧,破面頂柱放置在彈簧上。
優選的,所述上蓋板內位于三角凹槽上端處設有斷裂損壞機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電子標簽本體可以用于掃描防偽,當掃描辨別真偽完成后,可以在上蓋板的兩邊按下,此時,破面頂柱會沿著三角凹槽的方向將斷裂破壞機構給破壞掉,同時,設置在上蓋板上的電子標簽本體也會被破壞掉,這樣電子標簽本體就失效了,上蓋板的L形鉤塊從卡接槽中出來,在彈簧的作用力下,損壞后的上蓋板從盒底座內彈出來,可以方便后期更換新的上蓋板和電子標簽本體,節約成本,還可以起到更好的防偽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盒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上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標簽盒,2-電子標簽本體,3-盒底座,4-上蓋板,5-圓柱塊,6-圓柱凹槽,7-卡接槽,8-三角凹槽,9-破面頂柱,10-L形鉤塊,11-彈簧,12-斷裂損壞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圖1-3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包括標簽盒1和電子標簽本體2,所述電子標簽本體2為長條狀防偽易碎結構的電子標簽或電子標簽回路,電子標簽本體2斷裂則電子標簽失效,所述標簽盒1由盒底座3、上蓋板4組成,所述盒底座3內的中心處設有圓柱塊5,所述圓柱塊5內設有圓柱凹槽6,所述盒底座3的豎壁上對稱設有卡接槽7,所述上蓋板4的下端設有三角凹槽8和破面頂柱9,所述上蓋板4下端設有對稱的L形鉤塊10,所述L形鉤塊10卡接在卡接槽7中,所述破面頂柱9設置在圓柱凹槽6內,所述電子標簽本體2設置在上蓋板4的上端。
本實施例中,所述圓柱凹槽6內設有彈簧11,破面頂柱9放置在彈簧11上,在上蓋板4按下后,方便破面頂柱9從圓柱凹槽6內彈出來。
本實施例中,所述上蓋板4內位于三角凹槽8上端處設有斷裂損壞機構12,在破面頂柱9的作用力下,上蓋板4在斷裂損壞機構12處容易斷裂,從而讓電子標簽本體2被破話掉,從而達到防偽的作用。
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的一種防偽UHF-RFID電子標簽,電子標簽本體2可以用于掃描防偽,當掃描辨別真偽完成后,可以在上蓋板4的兩邊按下,此時,破面頂柱9會沿著三角凹槽8的方向將斷裂破壞機構給破壞掉,同時,設置在上蓋板4上的電子標簽本體2也會被破壞掉,這樣電子標簽本體2就失效了,上蓋板4的L形鉤塊10從卡接槽7中出來,在彈簧11的作用力下,損壞后的上蓋板4從盒底座3內彈出來,可以方便后期更換新的上蓋板4和電子標簽本體2,節約成本,還可以起到更好的防偽效果。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