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自然語言處理,具體地,涉及一種文本潤色方法、裝置、介質、電子設備及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1、文本潤色是指在文本上添加包含修辭、描寫等常用技法,從而使得潤色后的文本更加優美。相關的文本潤色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保證潤色后的文本與潤色前的文本在語義上保持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1、提供該
技術實現要素:
部分以便以簡要的形式介紹構思,這些構思將在后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被詳細描述。該發明內容部分并不旨在標識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
2、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文本潤色方法,包括:
3、根據原始文本,生成所述原始文本對應的第一報告文本;
4、調用大語言模型對所述第一報告文本進行潤色,獲得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
5、基于所述第一報告文本,對所述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并在所述第二報告文本校驗通過的情況下,輸出所述第二報告文本。
6、第二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文本潤色裝置,包括:
7、生成模塊,被配置為根據原始文本,生成所述原始文本對應的第一報告文本;
8、潤色模塊,被配置為調用大語言模型對所述第一報告文本進行潤色,獲得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
9、校驗模塊,被配置為基于所述第一報告文本,對所述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并在所述第二報告文本校驗通過的情況下,輸出所述第二報告文本。
10、第三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裝置執行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1、第四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12、存儲裝置,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
13、處理裝置,用于執行所述存儲裝置中的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實現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4、第五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5、基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根據原始文本,生成原始文本對應的第一報告文本,然后調用大語言模型對第一報告文本進行潤色,獲得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并基于第一報告文本,對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并在第二報告文本校驗通過的情況下,輸出第二報告文本,不僅可以通過大語言模型對文本進行潤色,而且通過對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也可以保證第二報告文本的準確性,以避免由于大語言模型本身存在的幻覺問題,造成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的語義出現錯誤。特別是面對包括數據的報告文本時,簡單通過在提示詞中要求大語言模型在生成數據時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難以保證數據能夠百分百準確,而通過對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則可以保證最終輸出的第二報告文本中的數據能夠百分百準確,極大提高了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的準確度。
16、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1.一種文本潤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用大語言模型對所述第一報告文本進行潤色,獲得潤色后的第二報告文本,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報告文本,對所述第二報告文本進行校驗,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本特征包括文本樣式、數值特征和文本長度中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原始文本,生成所述原始文本對應的第一報告文本,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語義信息包括所述原始文本所屬的場景類型和所述原始文本包括的數據對應的數據變化狀態;
7.一種文本潤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裝置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該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