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是涉及一種用于mr環境的防脫管預警裝置。
背景技術:
1、醫用管路在臨床上有許多應用場景,例如用于輸送營養的胃管和空腸管,用于中心靜脈注射藥物的picc管,腦室引流管,膀胱造瘺管,尿管,以及股動脈穿刺點內部的導管等,這些醫用管路的固定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
2、傳統的醫用管路固定方法主要包括膠布固定法和繩帶固定法。
3、膠布固定法:該方法依賴于醫用膠布將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部或面部。然而,實際應用中發現,由于患者皮膚油脂分泌、出汗或者因說話、咀嚼等面部活動的影響,容易導致膠布粘性下降,進而引起胃管移位甚至意外脫出的風險。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對膠布成分過敏,長時間使用后會出現皮膚發紅、瘙癢、皮疹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舒適度。
4、繩帶固定法:這種方法通過使用繩帶來固定胃管。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膠布固定法的一些問題,但繩帶固定法同樣存在明顯缺陷。例如,繩帶長時間壓迫耳部、頭皮等敏感部位,可能會引發局部疼痛及血液循環不暢的問題。
5、目前公開(公告)號為cn221782786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脫管報警裝置,該裝置包括監測報警組件以及用于固定導管的固定組件,監測報警組件包括外殼、柔性固定板以及固定安裝在外殼內部的蓄電池、蜂鳴器以及常開行程開關。當患者拉扯導管帶動導管卡扣驅動拉繩拉動常開行程開關的動觸頭移動1cm時常開行程開關導通使得蓄電池與蜂鳴器之間形成回路,當蓄電池與蜂鳴器之間形成回路時蜂鳴器發出報警聲通知醫護人員,以便于醫護人員及時阻止患者拉扯導管行為,可有效避免患者自行將導管從股動脈穿刺點內部拔出。
6、但是上述的防脫管報警裝置在管路被拔出之后才會報警,無法提前預警,當導管被拔出時,已經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且該裝置僅僅適用于股動脈穿刺點內部的管路,無法用于胃管和空腸管。
7、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種利用磁共振現象從人體中獲得電磁信號,并重建出人體信息和斷層成像的一種被廣泛利用的醫學影像技術。其所在環境則被稱為磁共振(mr)環境,mr環境中具有強磁場。在擁有更多樣的成像方式,更豐富的信息等優勢的同時,其強磁場的特性也帶來了諸多不便。因為有金屬被磁化進而產生位移,發熱或引發失效的風險,有金屬異物或植入物(如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無法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傳統的醫療器械也因含易磁化金屬材料和自身工作是發出的射頻信號誘發成像偽影等因素而無法在磁共振成像室中使用。
8、許多醫用管路,例如胃管、空腸管和picc管,一般插入后需要在患者體內保留比較長的時間。因此患者經常需要在插管的情況下進行mri檢查。目前現有的防脫管報警裝置無法在mr環境下使用。
9、因此,目前現有的防脫管報警裝置存在無法提前預警,適用管路類型少,以及無法適用于mr環境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mr環境的防脫管預警裝置,能夠在管路被拔出之前及時發出預警信號,讓醫護人員提前作出響應,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醫用管路,而且可以在mr環境使用。
2、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3、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mr環境的防脫管預警裝置,包括底板組件、mr屏蔽外殼、串口通信模塊、電池組件、主控芯片、力傳感器、下部固定模塊、上部模塊和管路固定上蓋,所述主控芯片與所述串口通信模塊、所述電池組件、所述力傳感器電連接,所述mr屏蔽外殼包括mr屏蔽底殼和mr屏蔽上蓋,所述mr屏蔽外殼用于屏蔽mr環境的電磁干擾,所述底板組件包括底板,所述mr屏蔽底殼設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主控芯片、所述力傳感器、所述串口通信模塊和所述電池組件均設置于所述mr屏蔽底殼內部,所述下部固定模塊設置于所述力傳感器上,所述力傳感器檢測管路受力狀態,所述上部模塊包括限位固定組件和管路固定組件,所述上部模塊通過所述限位固定組件安裝在所述下部固定模塊上,所述管路固定組件上部設置有管路固定底座,所述管路固定底座與所述管路固定上蓋通過卡扣連接,用于安裝固定管路。
4、進一步的,所述力傳感器的面積大于所述下部固定模塊,所述主控芯片根據所述力傳感器檢測的管路的受力狀態,設置2個或2個以上閾值,當所述管路脫離的力的數值超過一定的閾值時,所述主控芯片會產生相應的預警信號。
5、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包括蜂鳴器和led,所述蜂鳴器、所述led與所述主控芯片電連接,當所述主控芯片產生不同等級的預警信號時,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蜂鳴器產生不同頻率的聲音,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所述led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線,所述預警信號的等級越高,所述蜂鳴器產生的所述聲音的頻率越高。
6、進一步的,本發明還包括紅外發射模塊和紅外接收模塊,所述紅外發射模塊安裝在核磁共振設備的移動平臺上,所述主控芯片通過所述串口通信模塊與所述紅外發射模塊通信,所述紅外發射模塊通過紅外線技術與所述紅外接收模塊通信。
7、進一步的,所述紅外發射模塊和所述紅外接收模塊的外殼的材質包括無磁金屬材料。
8、進一步的,所述mr屏蔽上蓋中間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面積略大于所述下部固定模塊,所述限位固定組件包括限位板和固定夾爪,所述下部固定模塊的底部設置有固定槽,所述限位板和所述下部固定模塊的側面貼合,所述固定夾爪和所述下部固定模塊的側面貼合,所述固定夾爪嵌入所述下部固定模塊的所述固定槽,從而所述限位固定組件與所述下部固定模塊固定連接。
9、進一步的,所述下部固定模塊包括導電柱,所述導電柱與所述主控芯片電連接,所述管路固定組件包括導電凸臺,所述上部模塊固定安裝在所述下部固定模塊上時,所述導電凸臺與所述導電柱之間實現電連接,所述主控芯片檢測到所述導電柱電路導通。
10、進一步的,所述mr屏蔽外殼的材質包括無磁金屬材料。
11、進一步的,所述無磁金屬材料包括銅、銅合金、鋁、鋁合金和不銹鋼中的一種或多種。
12、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組件包括底板、固定槽和彈性繩,所述底板兩側設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設置有2節或3節橫梁,所述彈性繩通過多次纏繞所述固定槽的橫梁進行固定。
13、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所述彈性繩采用硅橡膠。
14、進一步的,所述管路固定底座設置有底座螺紋孔,所述管路固定上蓋設置有上蓋螺紋孔,所述管路固定底座和所述管路固定上蓋通過螺紋連接固定。
15、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固定組件采用硅橡膠,采用開模工藝一體成型。
16、進一步的,所述底板和所述上部模塊之間設置有柔性的安全繩。
17、進一步的,所述管路固定底座和所述管路固定上蓋的內表面設置有防滑層。
18、進一步的,所述防滑層采用硅橡膠、聚氨酯、聚乙烯泡沫中的一種。
1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20、本發明通過無磁金屬材料的mr屏蔽外殼實現屏蔽電磁信號,主控芯片通過串口通信與紅外發射模塊連接,解決了傳統wifi和藍牙無法在mr環境下使用的問題;本發明通過力傳感器和導電柱實時監測管路連接狀態,主控芯片根據力傳感器檢測的管路的受力狀態,設置多個閾值,在管路被拔出前產生相應的多個預警信號,主控芯片檢測到導電柱電路斷開時,主控芯片會發出報警信號,力傳感器和導電柱雙重監測,保證醫護人員能夠較早地發現管路脫離情況;本發明的底板和彈性繩采用硅橡膠,且彈性繩長度通過固定槽進行調節,使患者佩戴舒適,且適用于多種類型的醫用管路;綜上所述,本發明適用于mr環境,實現了提前預警和雙重監測,較好地保證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且適用管路類型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