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器件及其封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OLED顯示器件的封裝方法,包括在陣列基板上形成像素陣列;提供透明基板,并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通過所述玻璃粉貼合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其中,在提供所述透明基板的步驟中還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支柱。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OLED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透明基板;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之間用多個用于抗壓并保持盒厚的支柱,其中,所述支柱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與所述透明基板同樣的材料。本發(fā)明在保證了透明基板具有一定抗壓能力的同時,避免了因PS做得過高而導致的混色,或者因PS做得過低而帶來的牛頓環(huán)現(xiàn)象,以及由于PS本身材料對OLED器件的壽命產生的不良影響。
【專利說明】OLED顯示器件及其封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有機發(fā)光顯示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OLED (有機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件及其封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件越來越普遍,在手機、媒體播放器及小型入門級電視等產品中最為顯著。不同于標準的液晶顯示器件,OLED像素是由電流源所驅動。由于OLED為自發(fā)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符合顯示器件輕薄短小化的發(fā)展趨勢;在顯示方面,它主動發(fā)光、視角范圍大,具有畫質均勻,圖像穩(wěn)定,響應速度快的優(yōu)點;在驅動方面,它驅動電壓低、能耗低,用簡單驅動電路即可達到發(fā)光、制程簡單;加上它具有亮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的特點,OLED顯示器件將是未來顯示領域的新寵。
[0003]在OLED顯示器件的制造過程中,通常先分別制造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然后通過涂覆在透明基板上的玻璃粉貼合兩炔基板,也即成盒。為了能使透明基板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現(xiàn)有技術通常要在陣列基板上制作多個PS (photo spacer,支柱),所述PS同時也起到了保持盒厚的作用。為了確保PS支撐透明基板,PS需做到一定高度。但是,如果PS做得過高,在后續(xù)進行有機材料蒸鍍時,有機材料容易飛濺到相鄰像素區(qū)域內,致使這些區(qū)域出現(xiàn)陰影,從而導致混色;但如果PS做得過低,則會出現(xiàn)因PS高度不夠而無法起到支撐透明基板的作用,從而產生牛頓環(huán)。此外,由于PS是使用有機材料制成的,在高溫受熱后,會產生氣體釋放水汽,這樣就影響了 OLED器件的壽命。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實現(xiàn)上述用PS來支撐盒厚,使透明基板具有一定抗壓能力的同時,避免了因PS做 得過高而導致的混色問題,或者因PS做得過低而帶來的牛頓環(huán)現(xiàn)象,以及由于PS本身材料屬性對OLED器件的壽命產生的不良影響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OLED顯示器件及其封裝方法,該顯示器件最顯著的特點是通過透明基板本身形成PS,也即透明基板和PS是一體的,具體地包括:
一種OLED顯不器件的封裝方法,包括:
在陣列基板上形成像素陣列;
提供透明基板,并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
通過所述玻璃粉貼合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
其特征在于,
在提供所述透明基板的步驟中還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支柱。
[0006]進一步地,所述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支柱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光刻膠;
通過曝光、顯影,圖案化所述光刻膠;
刻蝕所述透明基板;剝離所述光刻膠,形成所述支柱。
[0007]進一步地,所述刻蝕為濕法刻蝕,刻蝕的溶液是氫氟酸。
[0008]進一步地,所述支柱是橫截面為圓形或者多邊形的棱柱。
[0009]進一步地,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2.5um。
[0010]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11]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或者三列或者四列或者五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12]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或者三行或者四行或者五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13]進一步地,通過絲網印刷技術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
[0014]進一步地,在涂覆玻璃粉的步驟之后還包括烘烤所述玻璃粉,使所述玻璃粉固化。
[0015]進一步地,所述烘烤的溫度為高于等于350°C且低于等于450°C。
[0016]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OLED顯示器件,包括:
陣列基板;
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透明基板;
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之間設置有多個用于抗壓并保持盒厚的支柱,所述支柱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與所述透明基板的材料相同。
[0017]進一步地,所述支柱的材料是玻璃、塑料、有機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0018]進一步地,所述支柱是圓柱形支柱,其橫截面是圓形。
[0019]進一步地,所述圓形的半徑大于等于2um且小于等于7um。
[0020]進一步地,所述支柱是棱柱,其橫截面是多邊形。
[0021 ] 進一步地,所述多邊形是矩形。
[0022]進一步地,所述多邊形是正方形。
[0023]進一步地,所述正方形的邊長大于等于4um且小于等于14um。
[0024]進一步地,所述支柱的橫截面是橢圓形或者不規(guī)則圖形。
[0025]進一步地,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2.5um。
[0026]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27]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或者三列或者四列或者五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28]進一步地,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或者三行或者四行或者五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0029]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1.通過透明基板本身形成PS,因PS未使用有機材料制成,因此避免了使用有機材料會出現(xiàn)的受熱釋放氣體的不良,從而增強了 OLED器件的壽命,同時節(jié)約了有機材料的使用量和費用;
2.本發(fā)明采用的在透明基板上形成PS的技術方案,可有效避免采用傳統(tǒng)PS制作方式,在陣列基板上制成PS后蒸鍍有機材料時在相鄰像素區(qū)域產生陰影,有效地防止了因有機材料陰影所形成的混色,從而提升產品的良率;
3.本發(fā)明采用的在透明基板上形成PS的技術方案,可達到PS支撐透明基板的目的,并防止產生牛頓環(huán)。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至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五的工藝流程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8至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不意圖;
圖12至圖15是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32]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3]實施例一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OLED顯示器件,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發(fā)明,本實施例中僅顯示一個像素區(qū)域的結構,此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34]請參考圖6,該OLED顯示器件包括:陣列基板1、與陣列基板I相對設置的透明基板3,陣列基板I上形成有像素陣列2,陣列基板I和透明基板3之間有多個用于抗壓并保持盒厚的支柱5,支柱5形成于透明基板3上,與透明基板3是一體的,因此支柱5的材料與透明基板3的材料是相同的。陣列基板I與透明基板3通過玻璃粉6貼合成盒。
[0035]由于透明基板3的材料只要是透明的、可用于支撐的即可,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是玻璃、塑料、有機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所以支柱5的材料也相應地可以是玻璃、塑料、有機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0036]支柱5根據不同的產品要求可以是圓柱形支柱,其橫截面是圓形。進一步地,為了不影響OLED顯示器件的顯示效果,圓形的半徑優(yōu)選地大于等于2um且小于等于7um。
[0037]在另一實施例中,支柱5是棱柱,其橫截面是多邊形,例如梯形、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封閉的多邊形。優(yōu)選地,支柱5的橫截面是正多邊形,例如正三角形、正四邊形(包括正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或者菱形)、正五邊形等。
[0038]優(yōu)選地,當支柱5是棱柱,其橫截面是正方形時,為了得到更好的OLED顯示效果,正方形的邊長優(yōu)選地大于等于4um且小于等于14um。
[0039]當然,支柱5也可以是普通的棱柱,也即其橫截面可以為橢圓形、不規(guī)則圖形或者其他圖形,這可以根據具體產品的要求進行設計。基于圖形的種類多樣化,在此不一一列舉。
[0040]另外,在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柱5也可以是棱臺,棱臺的橫截面的形狀變化如同上文概括和列舉的圖形,在此不再重復。
[0041]進一步地,為了得到更好的OLED顯示效果,本發(fā)明所述支柱5的高度優(yōu)選地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2.5um。
[0042]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的。如圖7所示,同時參閱圖6,透明基板3對應于陣列基板I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例如LI或L2)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例如Rl或者R2),形成所述支柱5。也即在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與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的交叉區(qū)域處,形成所述支柱5。
[0043]這樣設置可以更好地支撐盒厚,有利于透明基板3保持一定的抗壓能力。需要說明的是,為說明地更清楚,本實施例中僅以圓柱形支柱5來舉例,意在表明其形成的位置。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支柱5也可以是上述任意一種實施例中所述支柱,故不應以此形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下文亦同。
[0044]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是實施例二的一種變化例。如圖8至圖11所示,同時參閱圖6,透明基板3對應于陣列基板I上每相鄰兩行(例如LI或L2)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例如R3、R4、R5)或者三列(例如R6、R7)或者四列(例如R8、R9)或者五列(例如RIO、Rll)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5。
[0045]本實施例在保證透明基板3具有一定抗壓能力的基礎上,減少了支柱5在像素區(qū)域行方向上的數量。
[0046]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是實施例二的另一種變化例。如圖12至圖15所示,同時參閱圖6,在透明基板3對應于陣列基板I上每相鄰兩列(例如Rl或者R2)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例如L3、L4、L5)或者三行(例如L6、L7)或者四行(例如L8、L9)或者五行(例如LlO、Lll)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5。
[0047]本實施例在保證透明基板3具有一定抗壓能力的基礎上,減少了支柱5在像素區(qū)域列方向上的數量。
[0048]實施例五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OLED顯示器件的封裝方法。請參閱圖1。首先,提供一陣列基板1,并在陣列基板I上形成像素陣列2。為了言簡意賅,本實施例中未將像素陣列2的具體結構展開,此不應形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這里的陣列基板的材料只要是能起支撐作用的透明基板即可,例如玻璃、塑料、有機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0049]其次,提供一透明基板3,如圖2所示,優(yōu)選地,透明基板3的厚度為0.5mm,并在透明基板3的表面上涂覆一層光刻膠4。進一步地,通過曝光、顯影的步驟,圖案化光刻膠4,如圖3所示。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光刻膠4既可以是正性光刻膠,也可以是負性光刻膠,可以通過采用相應的mask (光罩),控制光通過量來形成如圖3所示的結構。然后,刻蝕透明基板3。優(yōu)選地,刻蝕為濕法刻蝕,刻蝕的溶液可以是氫氟酸。最后,剝離光刻膠,形成與透明基板3 —體的支柱5,如圖4所示。
[0050]在透明基板3上形成支柱5之后,在透明基板3上涂覆玻璃粉6,如圖5所示。
[0051]最后,用激光打激玻璃粉6,貼合陣列基板I和透明基板3,如圖6所示。陣列基板I上形成有像素陣列2,透明基板3上有與其一體成型的支柱5。
[0052]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未對支柱5本身的形狀、大小、位置等任何屬性做出限定,附圖中的形狀、大小也僅用來幫助理解本實施例所述方法,不應以此作為對本實施例的限制。
[0053]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五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的。
[0054]具體地,采用實施例五的工藝方法,進一步使支柱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多邊形,或者形成上述任意一種實施例中所公開的支柱。
[0055]同理,采用實施例五的工藝方法,使支柱的高度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
2.5um。
[0056]相似地,采用實施例五的工藝方法,在透明基板對應于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支柱5,同時參照圖7。
[0057]相似地,采用實施例五的工藝方法,在透明基板對應于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或者三列或者四列或者五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支柱5,同時參照圖8至圖11。
[0058]相似地,采用實施例五的工藝方法,在透明基板對應于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或者三行或者四行或者五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支柱5,同時參照圖12至圖15。
[0059]優(yōu)選地,可以通過絲網印刷技術在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
[0060]實施例七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五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的。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五之間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在涂覆玻璃粉的步驟之后還包括烘烤所述玻璃粉,使所述玻璃粉固化的步驟。優(yōu)選地,烘烤的溫度為高于等于350°C且低于等于450°C。
[0061]本實施例的方法,能使所得到的玻璃粉結構性能更穩(wěn)定,更有利于貼合透明基板和陣列基板。
[0062]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工藝方法可以用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大基板切割前的階段。也即先提供一塊大陣列基板,并在大陣列基板上形成像素陣列;然后提供一大透明基板,在大透明基板上按照上述工藝形成以上任意一種實施例所述支柱之后,在所述大透明基板上相應位置涂覆玻璃粉;再次,通過所述玻璃粉貼合大陣列基板和大透明基板,也即成盒;最后,切割已經成盒的大陣列基板和大透明基板,使它們被切割成適于使用的常規(guī)規(guī)格
女口
廣叩ο
[0063]本發(fā)明也可以用在大基板切割后的階段。也即先提供一塊大陣列基板,并在大陣列基板上形成像素陣列;然后提供一大透明基板,并在大透明基板上按照上述工藝形成以上任意一種實施例所述支柱;隨后,分別將大陣列基板和大透明基板切割成小陣列基板和小透明基板,使他們滿足適于使用的規(guī)格;最后在每一塊小透明基板上的相應位置處涂覆玻璃粉,并通過所述玻璃粉貼合小陣列基板和小透明基板,也即成盒。
[0064]綜上,本發(fā)明提供一種OLED顯示器件及其封裝方法,該顯示器件通過透明基板本身形成支柱PS,也即透明基板和支柱PS是一體的。本發(fā)明使透明基板保持一定抗壓能力的同時,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中將PS做在陣列基板上時,因PS做得過高而導致的混色問題,或者因PS做得過低而帶來的牛頓環(huán)現(xiàn)象,以及由于PS本身材料屬性對OLED器件的壽命產生的不良影響。[0065]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可以互相借鑒、綜合使用。本發(fā)明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OLED顯不器件的封裝方法,包括: 在陣列基板上形成像素陣列; 提供透明基板,并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 通過所述玻璃粉貼合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 其特征在于, 在提供所述透明基板的步驟中還包括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支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支柱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光刻膠; 通過曝光、顯影,圖案化所述光刻膠; 刻蝕所述透明基板; 剝離所述光刻膠,形成所述支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蝕為濕法刻蝕,刻蝕的溶液是氫氟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是橫截面為圓形或者多邊形的棱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2.5u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或者三列或者四列或者五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或者三行或者四行或者五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絲網印刷技術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涂覆玻璃粉。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覆玻璃粉的步驟之后還包括烘烤所述玻璃粉,使所述玻璃粉固化。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的溫度為高于等于350°C且低于等于450°C。
12.一種OLED顯不器件,包括:
陣列基板; 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透明基板; 所述陣列基板和透明基板之間設置有多個用于抗壓并保持盒厚的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與所述透明基板的材料相同。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材料是玻璃、塑料、有機材料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是圓柱形支柱,其橫截面是圓形。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的半徑大于等于2um且小于等于7um。
16.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是棱柱,其橫截面是多邊形。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是矩形。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邊形是正方形。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的邊長大于等于4um且小于等于14um。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橫截面是橢圓形或者不規(guī)則圖形。
21.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的高度大于等于1.5um且小于等于2.5um。
22.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2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列或者三列或者四列或者五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2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OLED顯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板對應于所述陣列基板上每相鄰兩列像素的間隔區(qū)域中,每間隔兩行或者三行或者四行或者五行像素的間隔區(qū)域,形成所述支柱。
【文檔編號】H01L27/32GK103681482SQ20121036197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馬小軍, 趙本剛 申請人: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