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電纜上的特別是標準化連接器的至少一種的包殼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上的各種特別是標準化的連接器的至少一種的包殼組件,所述包殼包括位于包殼組件的內部主體內的連接器容器,連接器容器適于可動地容納連接器,內部主體在向前和向后方向開口到外部環境,以及包括適于在向前方向在內部主體上滑動的外部主體,該外部主體包括至少一個鎖定元件,用于在向前位置固定包殼組件到配合包殼。
背景技術:
這樣一個包殼組件例如從歐洲專利申請EP09012270和EP10001103是已知的。包殼組件構成圍繞優選地標準化的連接器的護殼,所述標準化連接器可以是RJ45、HSI0、AMPMODU, HDMI或者任何其它的標準化連接器。連接器容器都是足夠大的以允許容納并排配置的多個連接器的各種尺寸的連接器,而不必改變包殼組件的內部和/或外部主體。這樣,相同的包殼組件可以用于不同的連接器。連接器容器是具有足夠大小的以允許可移動地容納,也就是,連接器在連接器容器中自由移動。這樣,連接器在連接器容器中的位置可以變化,并且公差可以得以補償。包殼組件和連接器都可以與它們的各自的對應物安全地配合。關于包殼組件、它的部件、優點和各實施例以及特征,全部參照歐洲專利申請EP09012270和EP10001103的整個公開內容。這兩篇申請以引用的方式而并入于此。在下面,方向“向前(forward)”限定為從包殼組件觀察,包殼組件面對可選擇的配合包殼或者電纜末端的方向。方向“向后(rearward) ”指的是相反的方向,即,背離可選擇的配合包殼的方向。如果 包殼組件安裝或者正安裝在電纜上,向前和向后方向平行于電纜延伸。其它的包殼從例如US7, 338,214B1是已知的。在該參考文獻中,內部主體示出為配置為插塞主體,外部主體配置為外殼,外殼具有刺刀類型的鎖定部分。在插塞主體和配合包殼中,標準化的連接器可固定地安裝在包殼內的預定位置。US2009/173518A1示出用于醫療裝置的應變釋放件。應變釋放件可以通過滑動應變釋放件到框架中而固定到醫療裝置的框架,直到在應變釋放件上的制動器接合醫療裝置的框架上的互補俘獲特征。延伸部可以被插入框架的互補框架縫隙中以對齊應變釋放件。延伸部和應變釋放件的外部形狀成形為圓錐形并適于框架的圓錐的內部形狀。US2006/211293A1公開具有單一件的隔離涂布件的電連接器。涂布件中的開口用于接收在鎖閂臂上的操作部分以構建正(positive)鎖定,電纜出口用于接收應變釋放構件。當隔離涂布件被組裝時,涂布件后壁偏斜凸出部分并最終由突起部分的前表面限制。用于插入到包殼中的應變釋放件描述在US2007/110385A1中,其具有用于接合包殼中的開口的邊緣的凹陷部分。為了安裝應變釋放件,靴狀主體通過包殼中的開口直到凹陷部分通過正鎖定而接合開口。自我鎖定應變釋放襯套描述在GB635089A中,其包括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可以粘在一起以夾持電纜。襯套上的錐形外表面用于有利于將兩件式的襯套組裝到安裝板的開口中。襯套可以移動到開口中直到某一位置,在該某一位置,應變釋放件的部分中的凹槽通過正鎖定而接合安裝板的孔的邊緣。
GB2028009A描述一種導線電纜,其設置有過模制的應變釋放件。應變釋放件具有用于正配合(positive fitting)孔的接收邊緣的凹槽。
在US5,465,313A中,公開一種光纖連接器,其具有用于包圍光纜的應變釋放靴。 應變釋放靴用于接收殼體的向后延伸的筒部分并可以通過在向前方向滑動應變釋放靴到某一位置而安裝在手推車(bairow)部分上,在所述某一位置,在筒部分和應變釋放靴之間的咬合連接咬合就位。
尤其是從EP09012270和EP10001103已知的包殼組件在給予接收在其中的連接器額外的保護方面是特別有利的。因此,其優選用于惡劣環境,例如用于戶外場合中。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進一步改善連接器在包殼組件內的保護防止其受到環境影響。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是由如開始時提及的包殼組件實現的,在于連接器容器位于電磁屏蔽結構中,電磁屏蔽結構位于內部主體中。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不僅提供對機械危險的防護,而且提供對電磁場和雷擊的防護。注意到,在本文中,位于連接器容器中的連接器在大多數情形中已經設置有根據各標準指定的屏蔽。包殼組件增加額外的防護而不限制連接器在連接器容器中的可移動性。通過定位電磁屏蔽結構在內部主體中,內部主體和外部主體的相互作用,例如從 EP09012270和EP10001103已知的,保持不變。進一步,通過定位在內部主體中,電磁屏蔽結構構成額外的屏障防止在外部和內部主體已經失效后受到機械沖擊的影響。最后,連接器容器安置在電磁屏蔽結構中,至少與由連接器提供的屏蔽相比,電磁屏蔽結構不必具有大的直徑。大直徑導致大的導電橫截面積,從而導致特別低電阻的容器。
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特別適于電力連接器、銅連接器,還可用于光纖連接器、以及這些連接器的組合等。
在以下,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的進一步的改進。這些額外的改進可以獨立于彼此組合,取決于在特定應用中是否需要特定改進的特定優點。根據第一有利改進,電磁屏蔽結構可至少部分地適應于由內部主體在向前方向滑過。電磁屏蔽結構的該適應具有以下優點電磁屏蔽結構可以安裝在電纜的末端,而內部主體和外部主體位于電纜上的向后位置上。這樣,內部主體,以及可能的外部主體,并不干擾安裝電磁屏蔽結構的配置為由內部主體滑過的至少那些部分。
電磁屏蔽結構可優選地包括實心的壁部分以提高連接器在連接器容器中的防護。 實心的壁可以特別地沒有小于由位于連接器容器中的連接器傳輸的根據各標準最高的電磁頻率的波長的大約十分之一的間隙。
電磁屏蔽結構及其任何部分可以由導電材料,優選鐵磁材料,優選低剩磁的鐵磁材料,制成。電磁屏蔽結構可特別地至少部分地由包含可鍍有鎳的青銅,特別地磷青銅的材料,制成。
根據進一步有利的實施例,電磁屏蔽結構由一個或多個大致管狀的實心的壁元件制成。實心的壁實現電磁屏蔽結構的大的傳導橫截面。管狀的橫截面通過增加另一機械剛性的外殼到包殼組件而導致改善的機械性保護。根據另一有利的改進,電磁屏蔽結構可包括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該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適于至少相對于內部主體向著向前位置和/或向前方向的運動由內部主體保持。該構型有利于處理以及組裝包殼組件在電纜上,因為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可以與內部主體一起運動。特別地,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可以在內部主體在向前方向滑動之前預組裝有內部主體。這樣,內部主體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可以作為一個單元處理。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可特別地包括如上所述的實心壁部分。根據另一實施例,如果電磁屏蔽結構包括固定屏蔽子結構,該固定屏蔽子結構適于固定在電纜上并由電磁屏蔽結構的可移動子結構在向前方向滑過,這是有利的。在這個構型中,通過提供待安裝在電纜上的部分和沿著電纜移動的部分,電磁屏蔽結構與包殼組件的結構鏡像對稱。這樣,提供充分的空間以組裝固定屏蔽子結構和/或連接器在電纜上。一旦固定屏蔽子結構以及優選地連接器就位,可移動屏蔽子結構在固定屏蔽子結構上被推動。固定屏蔽子結構優選地至少間接地電接觸電纜護套。固定屏蔽子結構還可包括上述構型之一的實心壁部分。在工作位置,其中包殼組件可以連接到配合包殼,固定屏蔽子結構可以位于可移動屏蔽子結構的后面和/或在連接器容器的后端處。進一步,固定屏蔽子結構可形成用于內部主體在向前方向的止停部。這樣,一旦固定屏蔽子結構固定在電纜上,內部主體不會從電纜意外脫離。這有利于處理包殼組件。根據另一有利實施例,如果在內部主體在向前方向的運動過程中,例如在運動到操作位置的過程中,可移動和固定屏蔽子結構以導電方式自動連接到彼此,則可便于包殼組件的操作。在此,操作者不必關心`現場連接可移動和固定屏蔽子結構,因為一旦內部主體向著它的操作位置向前移動,該連接就建立。固定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的連接可以位于連接器容器的移除部分和/或末端,優選在連接器容器的外面。可移動和固定屏蔽子結構之間的連接可以由至少一個優選地可徑向偏斜的接觸彈簧建立。為了提供大的傳導橫截面,低直流阻抗的多個接觸彈簧是優選的。接觸彈簧可特別地安置為環狀形式以使得它們在接合可移動和固定屏蔽子結構時施加自我定中心的力。接觸彈簧可以由結合了銅的材料制成并可以鍍鎳。為了使得可移動屏蔽子結構在向前方向在固定屏蔽子結構上滑動,可移動屏蔽子結構可以具有比固定屏蔽子結構更小的直徑。為了有利于可移動屏蔽子結構的自我定中心,結合或者不結合內部主體,固定屏蔽子結構可包括截頭圓錐外壁部分,其允許固定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之間的接觸彈簧的逐步接合。根據另一有利的實施例,電磁屏蔽結構可形成連接器容器的向后壁,以改善屏蔽效率。特別地,固定磁屏蔽結構可以具有漸縮的特別地截頭圓錐的壁部分,從而形成過渡部分,其中固定屏蔽子結構的直徑從大致電纜的直徑增大到大致連接器容器的內徑。該漸縮部分可形成連接器容器的后壁和/或內部主體的止停部。后壁可以由電磁屏蔽結構的子結構,優選地適于固定在電纜上的固定屏蔽子結構,形成。這可以被進一步發展,因為后壁可以特別地形成用于內部和/或外部主體的止停部,如上所述。為了實現連接器和它的對應物的屏蔽,必須在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的屏蔽物和配合包殼之間建立導電連接。為此,電磁屏蔽結構可包括在它的前端的至少一個接觸彈簧。 這至少一個接觸彈簧可以配置為例如在固定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之間的電連接的情形下的如上所述的接觸彈簧。然而,對于設置在前端的至少一個接觸彈簧,不必存在至少一個接觸彈簧,或者屏蔽結構不必分為固定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
特別地,接觸彈簧可以為環狀元件的一部分,其安裝在可移動屏蔽子結構的末端上。優選地,接觸彈簧定位所在處的直徑與前端和后端相同或者至少基本相同,以使得沿著接觸彈簧的傳導橫截面盡可能大。彈簧觸頭安置所在處的直徑可以特別地緊緊對應于連接器容器的內徑。
在前端的至少一個接觸彈簧可以向外指向,以使得它們沒有突出到連接器容器中,在那里它們可以會與可自由移動的連接器干涉。
為了保持固定屏蔽子結構的設計簡單,可移動屏蔽子結構可以在它的前端和后端設置有接觸彈簧。
電磁屏蔽結構,特別地固定屏蔽子結構,如果存在的話,可以在它的后端以導電方式連接到電纜護套。
在它的向后部分,電磁屏蔽結構,特別地固定屏蔽子結構,可以保持在電纜上,特別地通過包殼組件的應變釋放部分。應變釋放部分可以過模制在電磁屏蔽結構結構的后部上,以將其牢固地保持就位。
根據另一有利的實施例,電磁屏蔽結構可包括屏蔽套圈,屏蔽套圈在它的后端接觸電纜護套。屏蔽套圈可形成電磁屏蔽結構的向后部件或部分,特別地為固定屏蔽子結構的一部分。屏蔽套圈可以在向后方向漸縮。它可以進一步地在它的后端,優選地通過包殼組件的應變釋放件,固定到電纜。
進一步,電磁屏蔽結構,特別地固定屏蔽子結構,可包括屏蔽套筒,屏蔽套筒安裝在電纜上并位于電纜護套材料的兩層之間。通過屏蔽套筒,電纜被固定,電磁屏蔽結構和電纜護套之間的電連接被穩定。特別地,屏蔽套筒可以位于電纜護套的兩層之間,電纜護套的外層為折疊在內層上的部分。
屏蔽套筒和其余電磁屏蔽結構,或者其余固定屏蔽子結構,被做成一定尺寸以使得屏蔽套筒可以容納在其余電磁屏蔽結構的后端。套筒和其余結構之間的相應間隙具有這樣的徑向寬度大于電纜護套的單一折疊部厚度,優選小于電纜護套的五個折疊部厚度。間隙的這個尺度使得即便在電纜護套位于屏蔽套筒的外表面上,其余屏蔽結構也能順暢地滑動運動。同時,電纜護套和其余電磁屏蔽結構之間的接觸得以保證。
在操作中,電磁屏蔽結構的其余部分可以圍繞屏蔽套筒塑性變形,例如,卷曲,以保證正鎖定或者摩擦鎖定。但是,為了補償公差,優選地,屏蔽套筒保持相對于電磁屏蔽結構的其余部分的一定量的可移動性。這樣,優選地,塑性變形局限于屏蔽結構的其余部分。 而屏蔽套筒保持大致未變形的。這樣,屏蔽套筒自身通過摩擦鎖定進行保持,并且仍然能夠相對于電纜運動。已經向后折疊的電纜護套,或者,替代地,單獨的元件,形成套筒和套圈之間的傳導元件以允許該可移動性。
屏蔽套筒和屏蔽套圈二者都可以構成電磁屏蔽結構的固定屏蔽子結構。在該組合中,屏蔽套筒穩定屏蔽套圈與電纜護套的連接,屏蔽套圈可以 用于增加固定屏蔽子結構的直徑以使得固定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之間的連接可能在最大直徑處發生。
在替代實施例中,屏蔽套圈可以集成到可移動屏蔽子結構中。在另一有利的實施例中,該實施例本身可為一發明,對齊適配器保持在連接器容器中,所述適配器提供用于至少一個連接器的互補接收器。這增大連接器的機械穩定性,其中所述連接器現固定在連接器容器中。適配器可以安置在電磁屏蔽結構中以得益于電磁屏蔽。適配器可以由絕緣材料例如塑料材料制造。適配器可完全充滿連接器容器的前開口,以使得沒有臟物可以進入連接器容器中。最后,還可設置用于包殼組件的防塵蓋。包殼組件可以如上面描述地配置。防塵蓋可以具有位于蓋殼體中的壺狀電磁屏蔽結構。在與包殼組件接合時,蓋的屏蔽結構優選地適于自動連接到包殼組件的屏蔽結構。防塵蓋的電磁屏蔽結構可特別地包括如上面描述的用于包殼組件的環狀接觸彈簧元件。
在下面,利用示例性實施例并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及其改進。如上面描述的,在實施例中所示的各特征可以彼此獨立地應用于特定場合。在附圖中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在操作中的示意性的透視圖;圖2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部分的示意性透視
圖3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第一組裝步驟的示意圖透視圖;圖4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第二組裝步驟的示意性透視圖;圖5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第三組裝步驟的示意性透視圖。圖6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第四組裝步驟的示意性透視圖;圖7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另一組裝步驟的示意性透視圖;圖8示出在圖7的組裝步驟之后的組裝步驟的示意圖透視圖;圖9示出在圖8的組裝步驟之后的組裝步驟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0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沿著中心平面剖開的示意性視圖;圖1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電磁屏蔽結構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2示出具有位于連接器容器中的標準化連接器的圖1的包殼組件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3示出圖1的包殼組件的蓋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4示出具有安裝在其上的圖13的防塵蓋的圖1的包殼組件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5示出具有對齊適配器并安裝到隔壁(bulkhead)上的圖1的包殼組件沿著外部平面剖開的示意性透視圖;圖16示出沒有屏蔽結構的包殼組件的屏蔽效率的示意圖;圖17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屏蔽結構的包殼組件的屏蔽效率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在安裝到例如電信設施的機殼(cabinet) 2上時的包殼組件I。包殼組件I與配合包殼3,例如隔壁鎖定在一起。包殼組件包含優選地標準化的連接器4,連接器4連接到例如印刷電路板8或者另一電子元件上的配合連接器6。
如圖1所示,各種類型的標準化連接器可以經由隔壁2分別通向配合連接器。包殼組件I適于不對其結構進行任何修改地包含任何這些連接器,例如RJ45、USB、HDM1、F0、 AMPMODU、HSI0、或者任何的其它的類型的用于電力和/或數據傳輸的連接器。
包殼組件I的總的結構和構型例如從歐洲專利申請EP09012270和EP10001103是已知的,這兩個專利申請通過引用全文并入。
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I與這些已知的包殼組件的不同之處在于提供了電磁屏蔽結構。這產生了變化,這在后面會解釋。
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I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構型通過查看在組裝包殼組件時執行的步驟可以得以最好的解釋。這些步驟示出在圖2-10中。
圖2示出為包殼組件I的固定子組件10的一部分的部件。固定子組件10的部件至少在它們的最后操作狀態中相對于電纜12固定。固定子組件10的部件包括屏蔽套筒 14、屏蔽套圈16和應變釋放件18。屏蔽套筒14和屏蔽套圈16可一起形成固定屏蔽子結構 20,該子結構20為包殼組件I的電磁屏蔽結構的一部分。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部分優選地由實心壁的管狀的材料,例如青銅,特別地磷青銅,制成,它們可以是鍍鎳的。
如可以從圖2看出的,股線24在電纜12的前端25暴露。在股線24的末端處,隔離層已經被去除。
進一步,電纜護套22在前端25暴露。優選地,電纜護套22可以在股線24已經暴露的電纜部分處保留就位,從而給予電纜護套22額外的長度26,如虛線所示。
應變釋放件18由塑料材料形成。它可以為易于制造的元件,或者現場模塑或者收縮。
如圖1所示的密封包殼I的部分的現場組裝的第一組裝步驟描述圖3中。屏蔽套筒14已經在電纜的前端滑過,在那里它優選位于暴露的電纜護套22的上方。如虛線所示, 在電纜12的股線24已經外露的末端區域中存在電纜護套22的額外長度26。
屏蔽套筒14的內徑28大于在電纜12上的電纜護套22的外徑,以使得屏蔽套筒在電纜護套22上容易地滑動到電纜12的電纜護套22而不是股線24先前已經外露的部分上。
但是,屏蔽套筒14的內徑28足夠小以保證在屏蔽套筒14和電纜護套22之間的大的區域上的導電接觸。電纜護套22可以具有編織構型或者由箔形成,或者包括二者的組合。
在如圖4所示的第二組裝步驟中,在圖3中在26處示出的額外的電纜護套已經在向后方向32折疊,以使得它至少部分地,優選全部地,包圍接觸套筒14的特別地為圓柱的外部表面。
接觸套筒14用于穩定電纜12的末端部分并提供對如圖2所示的屏蔽套圈16的支撐和改進的接觸。
接著,如圖5所示,屏蔽套圈16在向后方向32在電纜12上滑動。屏蔽套筒14和電纜護套22布置在屏蔽套筒上。
屏蔽套筒14與屏蔽套筒14的外部周邊表面上的額外的電纜護套26 —起以小的游隙容納在屏蔽套圈16中。這樣,屏蔽套圈容易在屏蔽套筒14上滑動而不會變化套筒14 或者電纜護套26的位置。
如可以在圖5中進一步看出的,屏蔽套圈可以為大致管狀形狀的并具有兩個圓柱的部分34和36。后面的圓柱部分34可以具有比前面的圓柱部分36更小的直徑。在圓柱部分34,36之間可以安置中間部分38。中間部分38可以為在向后的方向32上漸縮的截頭圓錐形狀的。
一旦屏蔽套圈16通過小直徑的圓柱部分36或者它的后端40位于外露的電纜護套22和/或屏蔽套筒14上面并且與其電接觸而就位時,則應變釋放件18被布置就位。應變釋放件18可以在屏蔽套筒14和/或屏蔽套圈16已經布置在電纜12上之前已經在向后方向32滑過電纜12。在如圖5所示的組裝步驟的末尾,應變釋放件18沿著電纜在向前方向42滑動,直到它的向前部分43接合屏蔽套圈16的向后部分34。為此,應變釋放件18的向前部分43可以彈性加寬以相對于向前/向后方向32,42將屏蔽套圈16保持在固定位置。 替代地,或者額外地,熱可以施加到應變釋放件18,如果它包含熱縮材料或者由熱縮材料形成。再者,應變釋放件18可以現場圍繞電纜12以及至少屏蔽套圈16的向后部分24進行模制。應變釋放件16還可延伸并覆蓋中間部分38。
與它的構型無關,應變釋放件18用于保持屏蔽套圈16以及因此固定屏蔽子結構 20的至少一部分在電纜12上。優選地,應變釋放件18還在后端密封電纜12和電磁屏蔽結構的內部之間的任何的間隙。
在屏蔽套圈16中的屏蔽套筒14優選地不由應變釋放件18固定。而是,優選地, 屏蔽套筒14具有相對于屏蔽套圈16或者屏蔽結構的其它部分的可移動性,以使得可以補償公差。特別地,套筒可以僅由電纜護套26保持。
進一步,包殼組件I可以設置有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其通過僅例子的形式參照7-9予以解釋。
構成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的元件可以在變形構型中也結合到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中,例如通過延長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的大直徑的圓柱部分34。
但是,相信由固定的和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20,44的組合產生的屏蔽結構的分割導致更易于處理以及尤其是更易于安裝連接器在股線24上,所述股線24另外將由大直徑圓柱部分34覆蓋。這樣,電纜股線24保持可接近的,例如如圖6所示。
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包括大致管狀形狀的屏蔽元件46。屏蔽元件46可優選地由青銅材料例如磷青銅組成。屏蔽元件46可以鍍有鎳。
屏蔽元件46優選地由實心壁的主體制成,從而提供給包殼組件I額外的護殼。在前端48,屏蔽元件46可以具有比在后端52更大的內徑和/或外徑50。在屏蔽元件46的大直徑部分和小直徑部分之間的過渡區域54可以在向后方向32漸縮,分別具有截頭圓錐形狀。向后接觸彈簧可以從徑向向內位置接近,而向前接觸彈簧可以從徑向向外位置接近。
在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的至少一端,可以設置可徑向偏斜的至少一個接觸彈簧56。在后端52的接觸彈簧56用以接觸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在前端48的接觸彈簧56 用以接觸配合包殼,其可以為如圖1所示的機殼2上的隔壁。
接觸彈簧56可以為單獨 的元件的一部分,例如環狀彈簧構件57。環狀彈簧構件 57可形成接收器,屏蔽元件46的末端48和/或52可以擠壓到該接收器中。
如可以從圖7看出的,環狀結構57包括多個沿著圓邊方向并排安置的接觸彈簧 56。
每個接觸彈簧56可包括舌部58,舌部58指向向前向后方向32,42。
在后端52,接觸彈簧56可徑向向內突出,并定位在屏蔽元件6的內表面上。在前端48,接觸彈簧56可以安置在屏蔽元件46的外表面上。舌部58可以彈性壓靠屏蔽元件 46。
當然,接觸彈簧56還可通過屏蔽元件46 —體形成。但是相信這會增大電阻并削弱屏蔽元件46的殼狀結構的剛度。
圖8示出在預組裝狀態的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一旦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完成,它被插入到包殼組件I的內部主體62的前開口 60中。內部主體在向前和向后方向開口以使得電纜12可延伸通過那里。
該插入發生在內部主體62在向后方向32滑動到電纜12上之前,或者在后來的階段,例如當內部主體62位于電纜上時。優選地,在應變釋放件18和/或屏蔽套筒14和/ 或屏蔽套圈16安裝在電纜末端(見圖3-6)之前,內部主體62滑動到電纜12上。
一旦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已經被插入內部主體62中,則產生如圖9所示的構型。 如可以看出的,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可以為其一部分的電磁屏蔽結構可以在向前方向42 從內部主體62突出。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的接觸彈簧56可以形成在內部主體62的前端 64(參見圖8)的周圍。屏蔽元件46的突起66 (參見圖7)可接合內部主體62的內壁。突起66和/或接觸彈簧56鄰接內部主體62的緣邊狀前端64并圍繞該前端64轉動有利于牢固地保持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就位。
內部主體62,優選地與可移動屏蔽子結構一起,然后沿著電纜12在向前方向在固定到電纜12上的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上移動。最后,外部主體68在內部主體上滑動,該外部主體68用作外部護殼以及用于操作鎖定元件70以鎖定包殼組件I到配合組件3(見例如圖10)的處理裝置。
如果內部主體62在固定屏蔽子結構20上滑動,則自動建立到可移動屏蔽子結構 44的連接。一旦外部主體具有達到它的操作位置,內部主體相對于電纜自動固定。為此,外部主體68在后端71包括促動表面72,促動表面72壓靠內部主體62的徑向偏斜的鎖定構件73。鎖定構件73因此被帶到與應變釋放件接合,用于摩擦鎖定和/或正鎖定。
如果得到的包殼組件I耦接到配合包殼,例如隔壁2,則產生如圖1所示的圖形。
圖10示出沿著經由配合包殼3安裝在隔壁2上的組裝好的包殼組件1,即處于操作狀態的包殼組件,的中心平面的剖面。配合包殼3可以為安裝在例如機殼上的隔壁。
如可以看出的,在屏蔽套筒14和電纜12之間以及在屏蔽套筒14和屏蔽套圈16 之間都具有游隙。
進一步,整個電磁屏蔽結構74接收在內部主體62內,從而形成連接器容器78的外壁76。在所示的特定實施例中,外壁76可以由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形成,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可以沿著電纜在固定屏蔽子結構20上移動。連接器容器78的后壁80也由電磁屏蔽結構74,特別地固定屏蔽子結構20,即其截頭圓錐部分,即中間部分38,形成。固定屏蔽子結構位于連接器容器78的向后部分81處。
固定屏蔽子結構20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經由安置在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外部周邊表面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之間的至少一個接觸彈簧56連接到彼此。該連接優選定位在連接器容器78的后端部分81處。
通常比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直徑更大的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的壁厚可以比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壁厚更薄。由于直徑更大,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垂直于向前/向后方向 32/42的橫截面積大于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橫截面積。固定和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20,44 的橫截面積導致大的傳導區域以使得可以實現非常低的直流電阻。
為了允許連接器容器78中的足夠的空間以及安裝在股線42末端的連接器的自由運動,固定屏蔽子結構20在向后部分81處在向前方向僅延伸短的部分并延伸到連接器容器78中。
進一步,可以看出,固定屏蔽子結構20的錐形中間部分38,與位于中間部分38的應變釋放件一起,形成用于內部主體62的止停部。這防止內部主體62與電纜12意外地脫離。
其它的優點是由于彈簧觸頭56,該彈簧觸頭56定位在屏蔽結構具有大直徑的位置。這允許許多觸頭56彼此并排布置,如圖11所示。這樣,可以隨之時間推移仍保持高的接觸力,同時,可以保持在固定屏蔽子結構20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之間通過的電流的大的過渡橫截面。這導致低的直流電阻以及良好的ESD性能,例如在發生雷擊的情形中。特別地,所示的實施例的直流電阻值僅幾個毫歐。
優選地,在圖6的組裝步驟之后,當股線24容易接近時,連接器4可以安裝在股線 24的末端上。如圖12所示。連接器4松弛地接收在連接器容器78中以使得配合包殼和配合連接器之間的位置公差可以通過在連接器容器78內移動連接器4來進行補償。
如果包殼組件I并未連接到配合包殼或者隔壁,則會有必要提供一蓋82,該蓋82 位于配合包殼或者包殼組件I上。如圖13和14所示的蓋82具有大致壺狀的屏蔽結構84。
最后,圖15示出包殼組件1的變形構形。在此,對齊適配器88被插入連接器容器 78中。優選地對齊適配器88完全填滿連接器容器78的向前開口 89,這樣,在向前方向有效密封連接器容器78以免遭外部環境90影響。
對齊適配器88設置有用于至少一個連接器或者對應連接器的互補接收器91。對齊適配器88安置在電磁屏蔽結構內部。
如上面描述的包殼組件I具有優點在連接器容器78中的連接器4可以安裝到股線24而不必注意任何的干擾屏蔽結構。由于屏蔽結構74分為固定和可移動子結構20,44, 屏蔽可以在連接器已經安裝后實現。該實現是自動執行的,如果內部主體向前滑動到它的操作位置。在內部主體62的該向前運動過程中,至少一旦操作位置由內部主體達到,固定和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自動彼此接觸。
如果到連接器4的便利通路并不重要,則重點可以放在低制造成本上。在此,單一的電磁屏蔽結構,其中屏蔽套圈16和屏蔽元件46是固定到電纜上的單一的一體元件,可以是有利的。對于該變形結構,上面的描述經適當變通后同樣適用。
上面描述的實施例特別適于電連接器。
盡管在上面已經將某些結構描述為“子結構”,但是這并不要求這些結構為另一結構的一部分。只要具有固定屏蔽結構或者磁結構,這些子結構就可以構成整個電磁屏蔽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包殼組件的屏蔽效率可以通過比較圖16和17看出。
圖16示出在向后方向傳播并且在垂直于向前/向后方向32,34的方向取向的在三個位置測量的相對于頻率的電磁場強度。測量位置為沿著位于包殼組件前面的包殼組件的軸線間隔開的,線A,在包殼組件的向前開口的平面中的,線B,并且在向后方向與向前開口間隔開的,線C。在圖16中,包殼組件并不具有電磁屏蔽結構。
圖17不出相同的測量,不同之處在于,包殼組件設置有電磁屏蔽結構74。
如可以從圖16和17的比較看出的,在包殼組件中的電磁場強度在寬范圍的甚至非常高的頻率上減少大約_70dB。 這提供非常有效的屏蔽。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在電纜(12)上的各種特別是標準化連接器(4)的至少一種的包殼組件(1),所述包殼包括位于該包殼的內部主體¢2)中的連接器容器(78),所述連接器容器 (78)適于可移動地容納連接器(4),所述內部主體(62)在向前和向后方向(32,42)開口到外部環境(90),以及包括外部主體(68),該外部主體(68)適于在向前方向(42)在內部主體(62)上滑動,該外部主體包括至少一個鎖定元件(70),用于固定包殼組件(I)到配合包殼,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器容器(78)位于電磁屏蔽結構(74)內,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 位于所述內部主體(62)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至少部分地適于通過內部主體¢2)在向前方向(42)滑過。
3.如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包括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該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適于至少相對于內部主體(62) 在向前方向(42)的運動由所述內部主體¢2)保持。
4.如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包括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和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所述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適于固定在電纜(12)上,所述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44)適于在固定的屏蔽子結構(20)上在所述向前方向滑動。
5.如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部主體在所述向前方向的運動過程中,所述固定的和所述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20,44)以導電方向自動地連接到彼此。
6.如權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和所述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20,44)通過至少一個接觸彈簧(56)連接到彼此。
7.如權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的和所述可移動的屏蔽子結構(20,44)在連接器容器(78)的向后部分(81)處連接到彼此。
8.如權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形成連接器容器(78)的后壁(80)。
9.如權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在它的前端包括至少一個接觸彈簧(56)。
10.如權利要求6和9的至少一個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多個接觸彈簧以環狀構型設置。
11.如權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 包括屏蔽套圈(16),所述屏蔽套圈(16)在它的向后部分(34)接觸電纜護套(22,26)。
12.如權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 包括屏蔽套圈(16),該屏蔽套圈(16)在向后方向(32)漸縮。
13.如權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 在它的向后部分(34)被固定到所述電纜上。
14.如權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屏蔽結構(74) 包括屏蔽套筒(12),該屏蔽套筒(12)適于在電纜護套(22,26)上滑動并接觸電纜護套 (22,26)。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導電元件安置在所述屏蔽套筒(12)和所述屏蔽套圈(16)之間。
16.如權利要求1-15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對齊適配器(88)保持在所述連接器容器(78)之內,所述對齊適配器(88)提供用于至少一個連接器(4)的互補接收器。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包殼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對齊適配器(88)在向前方向閉合所述連接器容器(78)。
18.—種用于如權利要求1-17之一所述的包殼組件(I)的蓋(82,86),其特征在于,設置了壺狀電磁屏蔽結構(8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用于在電纜上的各種特別是標準化的連接器的至少一種,例如RJ45、HDMI及其他的包殼組件(1)。包殼組件(1)包括位于包殼組件(1)的內部主體(62)中的連接器容器(78)。連接器容器(78)適于可移動地容納連接器(4)。內部主體(62)開口到外部環境(90)以及前端和后端。包殼組件(1)進一步包括適于在內部主體(62)上在向前方向(42)滑動的外部主體(68)。外部主體(68)設置有至少一個鎖定元件(70),用于固定包殼組件(1)到配合包殼。作為對已知的連接器組件的進一步的改進,連接器容器(78)位于電磁屏蔽結構(74)中,電磁屏蔽結構(74)位于內部主體(62)中。根據進一步實施例,電磁屏蔽結構(74)包括固定屏蔽子結構(20)和可移動屏蔽子結構(44),它們可以在內部主體在向前方向(42)運動時自動連接到彼此。
文檔編號H01R13/6581GK103036114SQ20121036695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4日
發明者F.J.P.登達斯, T.T.德波爾 申請人:泰科電子荷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