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9690閱讀:789來源:國知局
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的車輛。其相較于汽油車輛更加節能環保,因此正在被世界各國所推廣。電動汽車離不開充電樁,但是現有充電樁對電動汽車進行充電的過程中,都是通過人員手動插拔,充電插接頭在插拔過程中因電壓影響容易產生電弧,電弧的產生容易造成使用者的觸電,對使用者具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會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而且人員在插接用力不穩定,容易導致設備損壞,同時費時費力,手動插拔充電槍,會引發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甚至引起火災,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需要在充電的過程中對充電槍上鎖,充電完畢后解鎖,另外,傳統的帶鎖定充電樁沒有提示功能,導致充電人員不能了解到充電樁最新狀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包括樁體、固定設置在所述樁體左上方的橫梁以及充電槍頭,所述橫梁下方的所述樁體內設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內設有導電插針,所述橫梁右側底部端面內設有第一滑動槽,所述第一滑動槽內設有夾持鎖定機構,所述第一滑動槽內設有與所述夾持鎖定機構螺紋配合連接且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第一螺桿,所述橫梁右側的所述樁體內設有第一滑動腔,所述第一滑動腔與所述第一滑動槽之間設有貫通槽,所述貫通槽上方的所述樁體內設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滑動槽右側上方的所述橫梁內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上方的所述橫梁內設有貫通所述橫梁頂壁的第二滑動槽,所述夾持鎖定機構的右側端面設有與所述貫通槽左側端相對設置的推桿,所述第一滑動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有滑動塊,所述第一空腔內設有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第一轉動軸左側端與所述第一螺桿右側末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外部設有有承護組件,承護組件包括減震板和金屬降熱片,所述第一空腔內的所述第一轉動軸外表固定設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上方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上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二轉動軸,所述第二轉動軸左側延伸段貫通所述樁體內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體內,所述充電槍頭左側端面設有充電線,所述充電槍頭右側端面內設有接電孔,所述充電槍頭頂部設有導滑楔塊,所述導滑楔塊頂部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頂部設有鎖定板。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有沉槽,所述沉槽下方的所述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有導電孔,所述沉槽與所述滑動塊右側端面之間設有彈簧,所述滑動塊左側端面設有伸入所述貫通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頂桿,所述滑動塊右側端面與所述導電孔相對側設有供電插針。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第二轉動軸末端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所述第一錐形輪左上方嚙合連接有第二錐形輪,所述第二錐形輪頂部設有伸入所述第二滑動槽內且與所述橫梁內壁體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三轉動軸,所述第二滑動槽內設有滑動配合連接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內底部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內螺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桿,所述升降套頂部設有指示燈,所述第二螺桿底部末端與所述第三轉動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貫通槽下方的所述樁體左側端面內設有與所述夾持鎖定機構右側端面相對設置的傳感器,所述傳感器為按壓式傳感器,所述傳感器與所述指示燈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夾持鎖定機構內設有鎖定腔,所述鎖定腔頂部設有第三滑動槽,所述第三滑動槽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三螺桿,所述第三螺桿右側末端與第二電機連接,所述第三滑動槽內的所述第三螺桿上螺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入所述鎖定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鎖定塊,所述鎖定腔右側下方的所述橫梁底部端面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有接合槽、斜面導槽以及鎖定槽。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鎖定板與所述鎖定腔的高度相等,所述連接板與所述鎖定槽的厚度相等。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導電孔與所述導電插針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技術方案,所述減震板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電機固定連接,所述金屬降熱片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的前端和后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的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金屬降熱片的下端與所述減震板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前端和后端分別縱向等距設置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屬降熱片,所述第二電機的外部也相應地設置有所述承護組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橫梁右側底部端面內設第一滑動槽,第一滑動槽內設夾持鎖定機構,第一滑動槽內設與夾持鎖定機構螺紋配合連接且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第一螺桿,第一空腔內設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左側端與第一螺桿右側末端固定連接,第一轉動軸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插接工作,防止人員手動插接不穩固,導致插接損壞,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貫通槽上方的樁體內設第一空腔,第一滑動槽右側上方的橫梁內設第二腔體,第二腔體上方的橫梁內設貫通橫梁頂壁的第二滑動槽,夾持鎖定機構的右側端面設與貫通槽左側端相對設置的推桿,第一滑動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滑動塊,第一空腔內設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左側端與第一螺桿右側末端固定連接,第一轉動軸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連接,第一空腔內的第一轉動軸外表固定設第一齒輪,第一齒輪上方嚙合連接第二齒輪,第二齒輪上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二轉動軸,第二轉動軸左側延伸段貫通樁體內壁并伸入第二腔體內,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夾持鎖定機構移動插接時,同時控制升降套伸出橫梁頂部端面外,減少設備投入,降低制造成本。

3.通過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沉槽,沉槽下方的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導電孔,沉槽與滑動塊右側端面之間設彈簧,滑動塊左側端面設伸入貫通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頂桿,滑動塊右側端面與導電孔相對側設供電插針,從而實現自動供電和斷電工作,提高充電安全性。

4.通過第二腔體內的第二轉動軸末端固定設第一錐形輪,第一錐形輪左上方嚙合連接第二錐形輪,第二錐形輪頂部設伸入第二滑動槽內且與橫梁內壁體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三轉動軸,第二滑動槽內設滑動配合連接升降套,升降套內底部設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配合連接第二螺桿,升降套頂部設指示燈,第二螺桿底部末端與第三轉動軸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充電同時自動控制指示燈的升降工作,只充電連接時指示燈才伸出橫梁外,防止長時間外露,因人為意外觸碰導致損壞,提高使用壽命,同時起提示作用。

5.通過夾持鎖定機構內設鎖定腔,鎖定腔頂部設第三滑動槽,第三滑動槽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三螺桿,第三螺桿右側末端與第二電機連接,第三滑動槽內的第三螺桿上螺紋配合連接底部伸入鎖定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鎖定塊,鎖定腔右側下方的橫梁底部端面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接合槽、斜面導槽以及鎖定槽,從而實現自動夾持工作,提高插接穩固性以及安插速度。

6.本發明結構簡單,插接方便,自動鎖定插接,防止人員手動插接不穩定導致設備損壞以及觸電事故發生,同時具有智能提示功能,方便人員觀察鎖定狀態以及充電狀態。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接合槽、斜面導槽以及鎖定槽分布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鎖定板經過接合槽完全插入鎖定腔內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連接板滑入鎖定槽內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鎖定塊與鎖定板鎖定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充電槍頭插入插接槽內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充電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充電槍頭的右視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一電機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型新能源汽車充電裝置,包括樁體1、固定設置在所述樁體1左上方的橫梁2以及充電槍頭4,所述橫梁2下方的所述樁體1內設有插接槽11,所述插接槽11內設有導電插針111,所述橫梁2右側底部端面內設有第一滑動槽21,所述第一滑動槽21內設有夾持鎖定機構3,所述第一滑動槽21內設有與所述夾持鎖定機構3螺紋配合連接且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第一螺桿211,所述橫梁2右側的所述樁體1內設有第一滑動腔12,所述第一滑動腔12與所述第一滑動槽21之間設有貫通槽13,所述貫通槽13上方的所述樁體1內設有第一空腔16,所述第一滑動槽21右側上方的所述橫梁2內設有第二腔體22,所述第二腔體22上方的所述橫梁2內設有貫通所述橫梁2頂壁的第二滑動槽23,所述夾持鎖定機構3的右側端面設有與所述貫通槽13左側端相對設置的推桿36,所述第一滑動腔12內滑動配合連接有滑動塊121,所述第一空腔16內設有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165,所述第一轉動軸165左側端與所述第一螺桿211右側末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165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162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62外部設有有承護組件,承護組件包括減震板1621和金屬降熱片1622,所述第一空腔16內的所述第一轉動軸165外表固定設有第一齒輪161,所述第一齒輪161上方嚙合連接有第二齒輪163,所述第二齒輪163上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二轉動軸164,所述第二轉動軸164左側延伸段貫通所述樁體1內壁并伸入所述第二腔體22內,所述充電槍頭4左側端面設有充電線41,所述充電槍頭4右側端面內設有接電孔42,所述充電槍頭4頂部設有導滑楔塊43,所述導滑楔塊43頂部設有連接板44,所述連接板44頂部設有鎖定板45。

其中,所述第一滑動腔12右側內壁內設有沉槽15,所述沉槽15下方的所述第一滑動腔12右側內壁內設有導電孔14,所述沉槽15與所述滑動塊121右側端面之間設有彈簧123,所述滑動塊121左側端面設有伸入所述貫通槽13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頂桿124,所述滑動塊121右側端面與所述導電孔14相對側設有供電插針122,從而實現自動供電和斷電工作,提高充電安全性。

其中,所述第二腔體22內的所述第二轉動軸164末端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221,所述第一錐形輪221左上方嚙合連接有第二錐形輪221,所述第二錐形輪221頂部設有伸入所述第二滑動槽23內且與所述橫梁2內壁體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三轉動軸225,所述第二滑動槽23內設有滑動配合連接有升降套231,所述升降套231內底部設有螺紋孔233,所述螺紋孔233內螺紋配合連接有第二螺桿232,所述升降套231頂部設有指示燈234,所述第二螺桿232底部末端與所述第三轉動軸225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充電同時自動控制指示燈234的升降工作。

其中,所述貫通槽13下方的所述樁體1左側端面內設有與所述夾持鎖定機構3右側端面相對設置的傳感器17,所述傳感器17為按壓式傳感器,所述傳感器17與所述指示燈234電性連接,從而實現智能控制,減少人工操作。

其中,所述夾持鎖定機構3內設有鎖定腔31,所述鎖定腔31頂部設有第三滑動槽32,所述第三滑動槽32內設有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三螺桿321,所述第三螺桿321右側末端與第二電機322連接,所述第三滑動槽32內的所述第三螺桿321上螺紋配合連接有底部伸入所述鎖定腔31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鎖定塊311,所述鎖定腔31右側下方的所述橫梁2底部端面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有接合槽33、斜面導槽34以及鎖定槽35,從而實現自動夾持工作,提高插接穩固性。

其中,所述鎖定板45與所述鎖定腔31的高度相等,所述連接板44與所述鎖定槽35的厚度相等。

其中,所述導電孔14與所述導電插針111電性連接。

其中,所述減震板1621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162的底部且與所述第一電機162固定連接,所述金屬降熱片1622設置在所述第一電機162的前端和后端且與所述第一電機162的外殼固定連接,所述金屬降熱片1622的下端與所述減震板1621頂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162的前端和后端分別縱向等距設置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屬降熱片1622,所述金屬降熱片1622用以吸收并散發所述第一電機162在運行時產生的熱量,所述減震板1621用以減少所述第一電機162在運行時產生的震動力,從而減少噪音的產生以及提高本裝置運行的穩定性,所述第二電機322的外部也相應地設置有所述承護組件。

初始狀態時,夾持鎖定機構3位于第一滑動槽21的最左側位置,此時,夾持鎖定機構3右側端面上的推桿36最大程度遠離貫通槽13,同時,滑動塊121受到彈簧123的頂壓力,使滑動塊121位于第一滑動腔12的最左側位置,此時,滑動塊121左側端面上的頂桿124最大程度伸入貫通槽13內,同時,供電插針122最大程度遠離導電孔14,此時,鎖定塊311位于鎖定腔31和第三滑動槽32的最右側位置,同時,升降套231底部端面與第二滑動槽23內底壁相抵接,此時,升降套231上的指示燈234頂部端面與橫梁2頂部端面為同一水平面。

當需要充電使用時,首先將充電槍頭4移動到夾持鎖定機構3底部下方,使鎖定板45頂部端面與接合槽33底部端面處于相對位置,然后向上推動充電槍頭4,使鎖定板45逐漸插入接合槽33內,直至如圖3所示鎖定板45頂部端面與鎖定腔31內頂壁相抵接,然后朝右側推動充電槍頭4,使鎖定板45沿鎖定腔31右側方向滑動,直至如圖4所示連接板44經過斜面導槽34導滑后完全滑入鎖定槽35內,此時鎖定板45位于鎖定槽35上方的鎖定腔31內且鎖定板45右側端面與鎖定腔31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通過第二電機322轉動,使鎖定塊311沿第三滑動槽32朝右側移動,直至如圖5所示鎖定塊311右側端面與鎖定板45左側端面相抵接,此時,控制第二電機322停止轉動即可完成鎖定連接,然后通過第一電機162帶動第一轉動軸165轉動以及第一轉動軸165上的第一齒輪161轉動,此時,由第一轉動軸165帶動第一螺桿211轉動,由第一螺桿211帶動夾持鎖定機構3沿第一滑動槽21朝右側滑動,同時,第一齒輪161帶動第二齒輪163轉動,由第二齒輪163帶動第二轉動軸164以及第二轉動軸164上的第一錐形輪221轉動,由第一錐形輪221帶動第二錐形輪221以及第二錐形輪221上的第三轉動軸225轉動,并由第三轉動軸225帶動第二螺桿232轉動,最后由第二螺桿232帶動升降套231沿第二滑動槽23向上滑動,使指示燈234逐漸伸出橫梁2頂部端面外,直至如圖6所示推桿36逐漸伸入貫通槽13內且推桿36右側端面與頂桿124左側端面相抵接,同時,充電槍頭4右側端逐漸伸入插接槽11內,繼續控制第一電機162轉動,直至如圖7所示充電槍頭4右側端面與插接槽11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導電插針111完全插入接電孔42內,同時,滑動塊121受到推桿36頂壓推動,使滑動塊121右側端面與第一滑動腔12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供電插針122完全插入導電孔14內,同時,彈簧123完全縮入沉槽15內,此時,夾持鎖定機構3右側端面與第一滑動槽21右側內壁相抵接,同時,推桿36最大程度伸入貫通槽13內,此時,升降套231最大程度伸出橫梁2頂部端面外,同時,持鎖定機構3觸碰到傳感器17,使傳感器17發送信號并控制指示燈234亮起,此時控制第一電機停止轉動即可完成自動充電供電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橫梁右側底部端面內設第一滑動槽,第一滑動槽內設夾持鎖定機構,第一滑動槽內設與夾持鎖定機構螺紋配合連接且向左右兩側延伸的第一螺桿,第一空腔內設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左側端與第一螺桿右側末端固定連接,第一轉動軸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連接,從而實現自動控制插接工作,防止人員手動插接不穩固,導致插接損壞,提高工作效率。

2.通過貫通槽上方的樁體內設第一空腔,第一滑動槽右側上方的橫梁內設第二腔體,第二腔體上方的橫梁內設貫通橫梁頂壁的第二滑動槽,夾持鎖定機構的右側端面設與貫通槽左側端相對設置的推桿,第一滑動腔內滑動配合連接滑動塊,第一空腔內設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左側端與第一螺桿右側末端固定連接,第一轉動軸右側末端與第一電機連接,第一空腔內的第一轉動軸外表固定設第一齒輪,第一齒輪上方嚙合連接第二齒輪,第二齒輪上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二轉動軸,第二轉動軸左側延伸段貫通樁體內壁并伸入第二腔體內,從而實現自動控制夾持鎖定機構移動插接時,同時控制升降套伸出橫梁頂部端面外,減少設備投入,降低制造成本。

3.通過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沉槽,沉槽下方的第一滑動腔右側內壁內設導電孔,沉槽與滑動塊右側端面之間設彈簧,滑動塊左側端面設伸入貫通槽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頂桿,滑動塊右側端面與導電孔相對側設供電插針,從而實現自動供電和斷電工作,提高充電安全性。

4.通過第二腔體內的第二轉動軸末端固定設第一錐形輪,第一錐形輪左上方嚙合連接第二錐形輪,第二錐形輪頂部設伸入第二滑動槽內且與橫梁內壁體轉動配合連接的第三轉動軸,第二滑動槽內設滑動配合連接升降套,升降套內底部設螺紋孔,螺紋孔內螺紋配合連接第二螺桿,升降套頂部設指示燈,第二螺桿底部末端與第三轉動軸固定連接,從而實現充電同時自動控制指示燈的升降工作,只充電連接時指示燈才伸出橫梁外,防止長時間外露,因人為意外觸碰導致損壞,提高使用壽命,同時起提示作用。

5.通過夾持鎖定機構內設鎖定腔,鎖定腔頂部設第三滑動槽,第三滑動槽內設左右延伸設置的第三螺桿,第三螺桿右側末端與第二電機連接,第三滑動槽內的第三螺桿上螺紋配合連接底部伸入鎖定腔內且滑動配合連接的鎖定塊,鎖定腔右側下方的橫梁底部端面內從左往右依次設接合槽、斜面導槽以及鎖定槽,從而實現自動夾持工作,提高插接穩固性以及安插速度。

6.本發明結構簡單,插接方便,自動鎖定插接,防止人員手動插接不穩定導致設備損壞以及觸電事故發生,同時具有智能提示功能,方便人員觀察鎖定狀態以及充電狀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大宁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九龙坡区| 长白| 天祝| 潮州市| 股票| 祁阳县| 普洱| 梅河口市| 临夏县| 建宁县| 大悟县| 阜平县| 金乡县| 门头沟区| 盐津县| 盖州市| 沂水县| 盐池县| 垣曲县| 上虞市| 老河口市| 新安县| 沅陵县| 铅山县| 林州市| 洞口县| 阳朔县| 自贡市| 邵阳县| 金坛市| 苍南县| 郴州市| 肥东县| 祁门县| 四子王旗| 大兴区| 临猗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