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制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大城市汽車密集、交通擁擠,汽車需要頻繁起步停車,對于傳統內燃機汽車,這種工況運行模式會導致排放差、噪聲大、油耗率高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國內能源儲量比較匱乏,大量需要進口,因此,開發低排放、低油耗的新能源電動車已成為當今我國汽車工業的緊迫任務。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全面發展,各種各樣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
傳統的軸承鋼套鑄造在汽車電機機座內時,軸承鋼套下部焊接有定位鋼釘,生產時將帶定位釘的鋼套放于模具定位槽內,通過鋼釘起支撐作用,將軸承鋼套懸空定位模具中,鋼釘在鑄造的過程中嵌入至汽車電機機座的端蓋中,與汽車電機機座端蓋形成一體結構,鑄造完成后,再將鋼釘切除,由于鋼釘直徑較小,強度不夠,穩定性不好,易產生歪斜,鋼套與機座不同心,由于鋼釘與汽車電機機座端蓋的材料融合問題,之間存在間隙,容易導致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的密封問題,極易造成產品報廢。并且鋼套需加定位鋼釘及焊接,成本較高,生產時鋼套放置困難,易方錯位,操作不便,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軸承鋼套鑄造一體成型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固定設置在鑄造成型模具的下模中心;所述定位套下部為中空圓柱體結構,所述定位套上部設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定位柱,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的頂端形成軸承鋼套位于鑄造成型電機機座內的定位平面。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柱頂端設有臺階卡臺,所述臺階卡臺包括第一級承載卡臺及第二級限位卡臺。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級承載卡臺的上表面為平面,所述第二級限位卡臺外側面為外凸圓弧面,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卡臺外凸圓弧面與軸承鋼套的內壁相適配,所述軸承鋼套放置在第一級承載卡臺上表面。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套的中空圓柱體結構下端面設有外凸圓環。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的內壁構成的圓形直徑小于中空圓柱體結構的直徑。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軸承鋼套中心設有內圓環凸臺,所述內圓卡環的內壁與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卡臺外凸圓弧面相適配,所述內圓卡環的下底面放置在第一級承載卡臺上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軸承鋼套鑄造一體成型定位裝置,將定位套裝配在鑄造模具的下模中,生產時將軸承鋼套放于模具定位套上即可,由于定位套與模具固定,軸承鋼套與定位套緊密配合,保證了軸承鋼套的同心度要求,有效降低了產品的報廢率,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與軸承鋼套分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定位套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施例定位套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A部位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以往做法的軸承鋼套與汽車電機機座的端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以往做法的軸承鋼套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定位套,11.中空圓柱體結構,111.外凸圓環,12.定位柱,121.臺階卡臺,122.第一級承載卡臺,123.第二級限位卡臺,124.外凸圓弧面,2.軸承鋼套,21.內圓卡環,3.下模,4.汽車電機機座,41.端蓋,42.定位鋼釘。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5,本實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所述定位裝置包括定位套1,所述定位套1固定設置在鑄造成型模具的下模3中心;所述定位套1下部為中空圓柱體結構11,所述定位套1上部設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定位柱12,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12的頂端形成軸承鋼套2位于鑄造成型電機機座內的定位平面。
所述定位柱12頂端設有臺階卡臺121,所述臺階卡臺121包括第一級承載卡臺122及第二級限位卡臺123;所述第一級承載卡臺122的上表面為平面,所述第二級限位卡臺123外側面為外凸圓弧面124,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12卡臺外凸圓弧面124與軸承鋼套2的內壁相適配,所述軸承鋼套2放置在第一級承載卡臺122上表面。
所述定位套1的中空圓柱體結構11下端面設有外凸圓環111,用于將定位套1固定在下模3中。
所述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12的內壁構成的圓形直徑小于中空圓柱體結構11的直徑,所述軸承鋼套2中心設有內圓環凸臺,所述內圓卡環21的內壁與三個或三個以上所述定位柱12卡臺外凸圓弧面124相適配,所述內圓卡環21的下底面放置在第一級承載卡臺122上表面;使得第二級限位卡臺123的外凸圓弧面124形成的圓形直徑小于中空圓柱體結構11的直徑,便于后面的軸承鋼套2的定位。
傳統的做法為:參見圖6~7,軸承鋼套2下部焊接有定位鋼釘42,生產時將帶定位釘的鋼套放于模具定位槽內,通過鋼釘起支撐作用,將軸承鋼套懸空定位模具中,鋼釘在鑄造的過程中嵌入至汽車電機機座4的端蓋41中,與汽車電機機座端蓋形成一體結構,鑄造完成后,再將鋼釘切除,由于鋼釘直徑較小,強度不夠,穩定性不好,易產生歪斜,鋼套與機座不同心,由于鋼釘與汽車電機機座端蓋的材料融合問題,之間存在間隙,容易導致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的密封問題,極易造成產品報廢。并且鋼套需加定位鋼釘及焊接,成本較高,生產時鋼套放置困難,易方錯位,操作不便,效率低。
本實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軸承鋼套鑄造一體成型定位裝置,將定位套1裝配在鑄造模具的下模3中,生產時將軸承鋼套2放于模具定位套1上,軸承鋼套2的內圓卡環21與定位套1的定位柱12臺階卡臺121相互適配,由于定位套1與模具固定,軸承鋼套2與定位套1緊密配合,保證了軸承鋼套2的同心度要求,有效降低了產品的報廢率,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采用與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結構或裝置,而得到的其他新能源汽車電機機座鑄造一體成型軸承鋼套定位裝置,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