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純電動汽車具有運行成本低、零排放、噪音低、能充分利用波谷電等優點,可以滿足用戶上班代步、外出辦事、休閑娛樂等出行基本需求,深受廣大購車用戶期待。但是純電動汽車成功推廣應用必須解決用戶還存在顧慮:續駛里程短,隨時可能因能量耗盡而停車,這是用戶最大的擔憂;充電不便捷,當前純電動汽車使用的充電樁、充電站基礎設施沒有全面鋪開,可能有的地方是“有車無電”,即使有充電設施,隨時充電也為用戶帶來麻煩;因為新能源車主得不到及時充電而導致的汽車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影響車主駕駛體驗,已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發展。
因此,現在亟需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能夠根據車主的實時狀況規劃充電方案,保證汽車的平穩運行,不會因電力問題而影響車主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因為新能源車主得不到及時充電而導致的汽車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影響車主駕駛體驗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實時檢測汽車剩余電量,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
S2: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閥值時,提醒車主對汽車進行充電;
S3:根據步驟S1中剩余電量確定的行車里程,尋找行車里程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步驟S1中,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包括根據汽車持續時間段內的行車速度以及停車頻率,確定汽車行駛環境,根據所述汽車行駛環境,確定剩余電量的最高行車里程。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汽車行駛環境包括市區行車環境以及勻速行車環境,用戶主動選擇行車環境,或者利用推送消息先知車主行車環境。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步驟S3中尋找行車里程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包括生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電子坐標地圖,并且根據所述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規劃至少一充電路線方案,并將所述充電路線方案在電子坐標地圖中顯示出來。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根據所述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規劃的充電路線方案,其由車主所在位置到達充電站所消耗的電量應小于特定系數的剩余電量。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特定系數為0.8。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規劃充電路線方案時,參照行車日期,以及連續時間段內該路線方案所消耗的最大電量,且該連續時間段內該路線方案所消耗的最大電量小于或等于汽車剩余電量。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確定充電路線方案時,實時監測該路線方案的交通狀況,并將實時交通狀況推送至車主用戶端。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將實時交通狀況推送至車主用戶端,利用不同顏色顯示該路線方案包括的路段內的交通狀況。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步驟S2中,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閾值,包括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第一閥值時,對車主進行第一種提醒;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第二閥值時,對車主進行第二種提醒。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充電方法,能夠實時檢測汽車剩余電量,并根據剩余電量確定行車里程,根據行車里程,尋找最近的充電站,并規劃充電路線方案,能夠保證汽車的持續運行,不會出現斷電的狀況;而且,規劃的充電路線方案,會充電考慮行車的日期以及行車的環境,避免因為道路的交通狀況而導致無法達到充電站的問題;此外,充電路線方案直觀地以電子坐標地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使車主直觀地了解方案,當電量低于閥值時,會進行相應的提示,避免因為用戶沒有察覺電量而導致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實時檢測汽車剩余電量,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
S2: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閥值時,提醒車主對汽車進行充電;
S3:根據步驟S1中剩余電量確定的行車里程,尋找行車里程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所述步驟S1中,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包括根據汽車持續時間段內的行車速度以及停車頻率,確定汽車行駛環境,根據所述汽車行駛環境,確定剩余電量的最高行車里程。
所述汽車行駛環境包括市區行車環境以及勻速行車環境,用戶主動選擇行車環境,或者利用推送消息先知車主行車環境。
所述步驟S3中尋找行車里程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包括生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電子坐標地圖,并且根據所述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規劃至少一充電路線方案,并將所述充電路線方案在電子坐標地圖中顯示出來。
根據所述確定剩余電量的行車里程規劃的充電路線方案,其由車主所在位置到達充電站所消耗的電量應小于特定系數的剩余電量。
所述特定系數為0.8。
規劃充電路線方案時,參照行車日期,以及連續時間段內該路線方案所消耗的最大電量,且該連續時間段內該路線方案所消耗的最大電量小于或等于汽車剩余電量。
確定充電路線方案時,實時監測該路線方案的交通狀況,并將實時交通狀況推送至車主用戶端。
將實時交通狀況推送至車主用戶端,利用不同顏色顯示該路線方案包括的路段內的交通狀況。
所述步驟S2中,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閾值,包括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第一閥值時,對車主進行第一種提醒;當汽車剩余電量低于第二閥值時,對車主進行第二種提醒。
該新能源汽車充電方法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本充電方法,能夠實時檢測汽車剩余電量,并根據剩余電量確定行車里程,根據行車里程,尋找最近的充電站,并規劃充電路線方案,能夠保證汽車的持續運行,不會出現斷電的狀況;而且,規劃的充電路線方案,會充電考慮行車的日期以及行車的環境,避免因為道路的交通狀況而導致無法達到充電站的問題;此外,充電路線方案直觀地以電子坐標地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可以使車主直觀地了解方案,當電量低于閥值時,會進行相應的提示,避免因為用戶沒有察覺電量而導致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