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電池,特別涉及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及方法。
背景技術:
1、鋰離子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功率密度高等優點,其廣泛用于電子設備以及交通工具中,例如手機、筆記本電腦、電瓶車、電動汽車、電動飛機、電動輪船和電動工具等等。
2、隨著鋰離子電池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如何有效降低電池析鋰的風險越來越受到本領域技術人員的關注。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及方法,該電極組件的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制造的電極組件能夠有效降低電池析鋰的風險。
2、第一方面,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該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包括卷針和加熱部件,卷針用于卷繞極片和隔離件并形成卷繞結構,加熱部件用于插入所述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并加熱所述卷繞結構。通過上述的制造設備,加熱部件能夠在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對卷繞結構加熱,使得卷繞結構中內圈的隔離件中的至少部分離子通道熔融關閉,阻擋了離子的穿梭,有利于減少卷繞結構的析鋰,能夠有效降低電池析鋰的風險。
3、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熱部件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加熱部件能夠相離運動并將所述卷繞結構拉平以對卷繞結構進行整形。
4、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制造設備還包括與所述加熱部件相對設置的加壓部件,所述加壓部件和所述加熱部件分別位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外側和內側并夾持所述卷繞結構,使得卷繞結構的隔離件與極片重新粘結并被壓薄,不僅能夠降低卷繞結構的彎折程度,還能夠改善卷繞結構的卷繞間隙的一致性,有利于對卷繞結構進行整形。
5、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卷針設有避讓凹部,所述避讓凹部從所述卷針的外周面向內凹陷;所述加熱部件通過所述避讓凹部插入所述卷繞中心,使得卷針從卷繞中心退出后,加熱部件可以留在卷繞中心,便于對卷繞結構進行拉平以及加熱。
6、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罩體和加熱燈,所述罩體套于所述加熱燈的外周,所述罩體包括相互連接的遮擋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朝向所述卷繞結構設置,使得加熱燈發出的光線通過透光部向卷繞結構的預設位置照射,以便對預設位置進行加熱。
7、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透光部和所述遮擋部沿所述罩體的周向連接,所述透光部對應所述罩體的圓心角的范圍設置為10°至90°,使得加熱部件能夠對指定區域加熱,減小了卷繞結構因過大面積受熱而導致容量損失的可能。
8、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透光部沿所述加熱部件的軸向延伸,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卷繞結構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使得卷繞結構中的指定區域在軸向上的整個連續區域均能夠被加熱部件加熱,能夠有效減小彎折區域析鋰的可能。
9、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熱燈包括紅外線燈、激光紅外燈、陶瓷加熱燈、uva燈中的至少一者。
10、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熱部件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卷繞結構的溫度,有利于實現對卷繞結構加熱區域的溫度控制,便于將卷繞結構的加熱區域的溫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
11、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熱裝置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加熱部件通信連接。
12、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設備,所述加壓部件包括第一抵持面,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配置為凹弧面,所述第二抵持面均設置為凸弧面,所述加壓部件通過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外側,所述加熱部件通過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內側,有利于增大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與卷繞結構的接觸面積,有利于提高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對卷繞結構壓合的穩定。
13、第二方面,本申請一些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方法,該制造方法包括:
14、將極片和隔離件卷繞形成卷繞結構;
15、在所述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加熱所述卷繞結構。
16、根據本申請一些實施例所提供的制造方法,加熱所述卷繞結構還包括:
17、對所述卷繞結構夾持壓合,以使所述極片和所述隔離件粘結。
18、本公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至少帶來以下有益效果:
19、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該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包括卷針和加熱部件,卷針用于卷繞極片和隔離件并形成卷繞結構,加熱部件用于插入所述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并加熱所述卷繞結構。通過上述的制造設備,加熱部件能夠在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對卷繞結構加熱,使得卷繞結構中內圈的隔離件中的至少部分離子通道熔融關閉,阻擋了離子的穿梭,有利于減少卷繞結構的析鋰,能夠有效降低電池析鋰的風險。
20、上述說明僅是本申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申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申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
1.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設置為兩個,兩個所述加熱部件能夠相離運動并將所述卷繞結構拉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設備還包括與所述加熱部件相對設置的加壓部件,所述加壓部件和所述加熱部件分別位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外側和內側并夾持所述卷繞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針設有避讓凹部,所述避讓凹部從所述卷針的外周面向內凹陷;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部件包括第一抵持面,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配置為凹弧面,所述第二抵持面均設置為凸弧面,所述加壓部件通過所述第一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外側,所述加熱部件通過所述第二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卷繞結構的內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包括罩體和加熱燈,所述罩體套于所述加熱燈的外周,所述罩體包括相互連接的遮擋部和透光部,所述透光部朝向所述卷繞結構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和所述遮擋部沿所述罩體的周向連接,所述透光部對應所述罩體的圓心角的范圍設置為10°至90°。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沿所述加熱部件的軸向延伸,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卷繞結構在所述軸向上的尺寸。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燈包括紅外線燈、激光紅外燈、陶瓷加熱燈、uva燈中的至少一者。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部件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卷繞結構的溫度。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設備還包括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加熱部件通信連接。
12.一種電極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繞結構的卷繞中心加熱所述卷繞結構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