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儲能系統的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系統包括至少一電池簇、第一冷卻管道和第二冷卻管道;所述電池簇包括沿所述電池簇的高度方向設置的多層電池包,每一所述電池包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電池模組和第二電池模組,所述第一冷卻管道設置為冷卻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述第二冷卻管道設置為冷卻所述第二電池模組,所述第一電池模組和所述第二電池模組均包括多個單體電池,每一所述單體電池設有至少一采溫點,所述熱管理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系統的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理方法還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儲能系統的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模組極差調節所述第一冷卻管道和/或第二冷卻管道的冷卻介質的流量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儲能系統的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理方法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儲能系統的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道連通于制冷器的第一冷卻管道接口,所述第二冷卻管道連通于所述制冷器的第二冷卻管道接口,所述根據所述電池極差調節第一冷卻管道和/或第二冷卻管道的冷卻介質的溫度包括:
6.一種儲能系統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能系統包括至少一電池簇、第一冷卻管道和第二冷卻管道;所述電池簇包括沿所述電池簇的高度方向設置的多層電池包,每一所述電池包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電池模組和第二電池模組,所述第一冷卻管道設置為冷卻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述第二冷卻管道設置為冷卻所述第二電池模組,所述第一電池模組和所述第二電池模組均包括多個單體電池,每一所述單體電池設有至少一采溫點,所述熱管理裝置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道包括多組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二冷卻管道包括多組第二出風口,所述電池包包括箱體,所述箱體設有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述第二進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二電池模組,每組所述第一出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一進風口設置,每組所述第二出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二進風口設置,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設置為調節所述第一出風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風口流出的冷卻介質的流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監測單元還用于根據多個溫度數據獲取同一電池包內的所述電池模組的模組極差,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還用于根據所述模組極差調節所述第一冷卻管道和/或第二冷卻管道的冷卻介質的流量。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電池模組的所述模組極差大于第一預設差值且小于第二預設差值時,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調節所述第一冷卻管道內的所述冷卻介質的流量。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定所述第一出風口調節后的流量為l1x,設定所述第一出風口調節前的流量為l1y,設定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調節所述流量所需要的時間為t,設定所述第一電池模組內的單體電池的最高溫度為x1max,設定所述單體電池的最高溫度閾值為y1,設定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在的電池包的層數與所述第一冷卻管道的入口所對應的電池包的層數之間的差值的絕對值為h,則l1x滿足如下關系式:
11.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卻管道包括多組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二冷卻管道包括多組第二出風口,所述電池包包括箱體,所述箱體設有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述第二進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二電池模組,每組所述第一出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一進風口設置,每組所述第二出風口對應于所述第二進風口設置,所述第一冷卻管道連通于制冷器的第一冷卻管道接口,所述第二冷卻管道連通于所述制冷器的第二冷卻管道接口,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設置為調節所述第一冷卻管道接口和/或所述第二冷卻管道接口流出的冷卻介質的溫度。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監測單元還用于根據多個溫度數據獲取同一電池模組內的所述單體電池的電池極差,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根據所述電池極差調節第一冷卻管道和/或第二冷卻管道的冷卻介質的溫度。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電池模組的所述電池極差大于第三預設差值時,所述電池簇管理系統調節所述第一電池模組對應的所述第一冷卻管道所連通的所述第一冷卻管道接口流出的所述冷卻介質的溫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熱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定所述第一冷卻管道接口流出的所述冷卻介質調節后的溫度為c1x,設定所述第一冷卻管道接口流出的所述冷卻介質調節前的溫度為c1y,設定所述電池簇管理單系統調節溫度所需要的時間為t,設定所述第一電池模組內的所述單體電池的最高溫度為x1max,設定所述單體電池的最高溫度閾值為y1,設定所述第一電池模組所在的電池包的層數與所述第一冷卻管道的入口所對應的電池包的層數之間的差值的絕對值為h,則c1x滿足如下關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