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電池,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隔熱墊、電池及用電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電池在市場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人們對于電池性能的要求例如對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能量密度較高的電池單體在熱失控后的殘余能量更大。當一個電池單體熱失控后,其熱量會從該電池單體向相鄰的電池單體持續傳導,從而引發整個電池的熱擴散,造成整個電池損壞。因此,如何阻止或延緩電池熱失控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如何阻止或延緩電池熱失控問題,提供一種復合隔熱墊、電池及用電裝置。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復合隔熱墊,包括:
3、隔熱墊本體;及
4、阻燃復合層,設于所述隔熱墊本體之內,所述阻燃復合層包括第一封裝層及阻燃材料層,所述第一封裝層設于所述阻燃材料層外表面并將所述阻燃材料層封裝。
5、本申請上述的復合隔熱墊,一方面隔熱墊本體可以起到隔熱的作用,另一方面,將阻燃復合層設置在隔熱墊本體之內,熱量傳導至隔熱墊本體的內部到達阻燃復合層時,該阻燃復合層中的阻燃材料層可以起到阻止燃燒的作用,進而降低熱量失控導致應用其的電池等產品燃燒的風險,阻燃復合層中的第一封裝層可以隔離和保護阻燃材料層免受污染和損壞。該復合隔熱墊應用于電池,在電池正常工作狀態下,主要以隔熱墊本體起到隔熱作用,當電池發熱異常時,阻燃復合層可起到阻止燃燒的作用,進而具有阻止或延緩電池熱失控的作用,降低電池熱失控燃燒的風險。
6、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阻燃材料層包括不可燃氣體發生材料層。熱量傳導至隔熱墊本體的內部到達阻燃復合層時,該阻燃材料層中的不可燃氣體發生材料層受熱產生不可燃氣體,沖破第一封裝層并逸出,可以起到阻止燃燒的作用,進而降低熱量失控導致應用其的電池等產品燃燒的風險。
7、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不可燃氣體發生材料層能夠產生的不可燃氣體包括氮氣、二氧化碳、氦氣及氬氣中的至少一種。
8、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滿足如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
9、(1)所述第一封裝層為鋁塑膜或聚合物封裝膜;
10、(2)所述第一封裝層的厚度為0.1mm?~0.3mm;
11、(3)所述隔熱墊本體為陶瓷隔熱墊本體;
12、(4)所述阻燃復合層的厚度為1.0mm~8.0mm。
13、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二封裝層,所述第二封裝層設于所述隔熱墊本體的外表面并將所述隔熱墊本體和所述阻燃復合層封裝。如此通過第二封裝層將隔熱墊本體以及阻燃復合層保護起來,避免外部污染源的污染。
14、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封裝層包括絕緣膜和絕熱膜中的至少一種。
15、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相變材料層,所述相變材料層設于所述隔熱墊本體之內且與所述阻燃復合層層疊設置。相變材料層可吸熱并發生相變,起到對復合隔熱墊整體降溫的溫度,也可起到延緩熱量進一步擴散的作用。
16、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三封裝層,所述第三封裝層設于所述相變材料層的外表面并將所述相變材料層封裝。如此通過第三封裝層將相變材料層封裝層,有利于隔絕相變材料層中的材料與外側的隔熱墊本體,在第三封裝層失效前可以起到避免相變材料進入隔熱墊本體內部影響其隔熱性能。
17、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相變材料層包括隔熱基材和填充于所述隔熱基材的孔隙中的相變材料。
18、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相變材料層設于所述阻燃復合層外周側厚度方向的兩側中的至少一側。
19、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隔熱墊本體包括第一隔熱層和第二隔熱層,所述阻燃復合層設于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第二隔熱層之間。如此形成三明治夾心結構,可以使復合隔熱墊獲得良好的隔熱和阻燃性能,而且制備工藝簡單。
20、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滿足如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
21、(1)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第二隔熱層的厚度各自獨立地為0.5mm~8mm;
22、(2)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第二隔熱層各自獨立地為陶瓷材料層。
23、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所述第一粘結層設于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阻燃復合層之間,所述第二粘結層設于所述第二隔熱層和所述阻燃復合層之間。如此通過粘結層將第一隔熱層、阻燃復合層和第二隔熱層粘結固定。
24、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第二隔熱層的邊緣相互配合形成裝配腔,所述阻燃復合層位于所述裝配腔內。通過該結構設置,阻燃復合層完全設于第一隔熱層和第二隔熱層的內部,降低了阻燃復合層的脫落風險。
25、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一封裝框和第二封裝框,所述第一封裝框與所述第二封裝框配合將設有所述阻燃復合層的所述隔熱墊本體固定。
26、第二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電池,包含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的復合隔熱墊。
27、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池包括多個電池單體,至少兩個相鄰的電池單體之間設有所述復合隔熱墊。
28、在本申請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復合隔熱墊設于所述兩個相鄰的電池單體的大面之間。
29、第三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用電裝置,包括本申請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電池。
1.一種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材料層包括不可燃氣體發生材料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燃氣體發生材料層能夠產生的不可燃氣體包括氮氣、二氧化碳、氦氣及氬氣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滿足如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二封裝層,所述第二封裝層設于所述隔熱墊本體的外表面并將所述隔熱墊本體和所述阻燃復合層封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裝層包括絕緣膜和絕熱膜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相變材料層,所述相變材料層設于所述隔熱墊本體之內且與所述阻燃復合層層疊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三封裝層,所述第三封裝層設于所述相變材料層的外表面并將所述相變材料層封裝。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變材料層包括隔熱基材和填充于所述隔熱基材的孔隙中的相變材料。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變材料層設于所述阻燃復合層外周側厚度方向的兩側中的至少一側。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滿足如下條件中的至少一個: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所述第一粘結層設于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阻燃復合層之間,所述第二粘結層設于所述第二隔熱層和所述阻燃復合層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熱層和所述第二隔熱層的邊緣相互配合形成裝配腔,所述阻燃復合層位于所述裝配腔內。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隔熱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還包括第一封裝框和第二封裝框,所述第一封裝框與所述第二封裝框配合將設有所述阻燃復合層的所述隔熱墊本體固定。
15.一種電池,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權利要求1至14任一項所述的復合隔熱墊。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括多個電池單體,至少兩個相鄰的電池單體之間設有所述復合隔熱墊。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熱墊設于所述兩個相鄰的電池單體的大面之間。
18.一種用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