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可再充電能量存儲系統的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電池殼(casing)。
背景技術:
1、可再充電能量存儲系統可以包括設置在殼中的不同類型的可再充電能量存儲單元。在可再充電能量存儲系統中,可能期望降低復雜性和尺寸。
技術實現思路
1、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電池殼模塊組件包括第一電池殼模塊,該第一電池殼模塊包括主體,該主體具有在其中界定構造成接納電池單元的空間的底板、前壁、后壁和兩個側向壁;形成在前壁的前表面上的第一鄰接表面;從前壁向前延伸的第一突起;形成在后壁的后表面上的第二鄰接表面;以及從后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突起。
2、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一鄰接表面具有對應于第二突起的豎直高度,并且第二鄰接表面具有對應于第一突起的豎直高度。
3、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一鄰接表面設置在第一突起上方,并且第二鄰接表面設置在第二突起下方。
4、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匯流條槽(trough)在主體的前壁和后壁之間延伸,以將主體中的空間分成第一外殼(enclosure)和第二外殼。
5、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被構造成在其中接收電池單元。
6、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形成在主體的底板中。
7、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蓋設置在主體的底板下方以界定冷卻通道的下側。
8、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構造成具有流體連接到其入口的冷的冷卻流體管線和流體連接到其出口的加熱的冷卻流體管線。
9、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所述電池殼模塊組件包括第二電池殼模塊,第二電池殼模塊包括主體,該主體具有在其中界定空間的底板、前壁、后壁和兩個側向壁,其中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附接。
10、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一電池殼模塊的底板附接到第二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使得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在豎直方向上附接。
11、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形成在第一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中,并且第二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界定冷卻通道的下側。
12、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在縱向方向上互鎖。
13、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第二電池殼模塊包括第一鄰接表面和第一突起,第一鄰接表面形成在所述前壁的前表面上并且鄰接第一電池殼模塊的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從前壁向前延伸并且鄰接第一電池殼模塊的第二鄰接表面。
14、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所述電池殼模塊組件還包括設置在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的側向端上的端帽。
15、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形成在第一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上,熱界面材料腔形成在第二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上,并且熱界面材料設置在熱界面材料腔中。
16、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板設置在第一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和熱界面材料之間。
17、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壓縮限制器形成在熱界面材料腔的外周上。
18、在又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電池殼模塊結構包括主體,該主體具有前壁、后壁、兩個側向壁和中心底板,該中心底板在其中界定上外殼和下外殼,該上外殼和下外殼構造成接納電池單元,形成在前壁的前表面上的第一鄰接表面,從前壁向前延伸的第一突起,形成在后壁的后表面上的第二鄰接表面,從后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突起,第三鄰接表面,該第三鄰接表面在第一突起下方形成在所述前壁的前表面上,第三突起在第三鄰接表面下方從前壁向前延伸,第四突起在第二鄰接表面下方從所述后壁向后延伸,以及第四鄰接表面,該第四鄰接表面在第四突起下方形成在所述后壁的后表面上。
19、除了這里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特征之外,冷卻通道形成在中心底板中。
20、在又一示例性實施例中,電池殼模塊組件包括第一電池殼模塊、第二電池殼模塊、第三電池殼模塊和第四電池殼模塊,其中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三電池殼模塊中的每個包括主體,該主體具有在其中界定構造成接納電池單元的空間的底板、前壁、后壁和兩個側向壁;形成在前壁的前表面上的第一鄰接表面;從前壁向前延伸的第一突起;形成在所述后壁的后表面上的第二鄰接表面;以及從所述后壁向后延伸的第二突起,其中第二電池殼模塊和第四電池殼模塊中的每個包括主體,該主體具有在其中界定被構造成接納電池單元的空間的底板、前壁、后壁和兩個側向壁;形成在所述后壁的后表面上的第一鄰接表面;從所述后壁向后延伸的第一突起;形成在所述前壁的前表面上的第二鄰接表面;及第二突起,該第二突起自所述前壁向前延伸,其中第一電池殼模塊的底板附接至第二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使得第一電池殼模塊及第二電池殼模塊在豎直方向上附接,其中第三電池殼模塊的底板附接至第四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使得第三電池殼模塊及第四電池殼模塊在所述豎直方向上附接,其中第三電池殼模塊的第一鄰接表面鄰接第一電池殼模塊的第二突起,其中第三電池殼模塊的第一突起鄰接第一電池殼模塊的第二鄰接表面,其中第四電池殼模塊的第二鄰接表面鄰接第三電池殼模塊的第一突起,其中第四電池殼模塊的第二突起鄰接第三電池殼模塊的第一鄰接表面,并且其中第一冷卻通道形成在第一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中,并且第二冷卻通道形成在第三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中。
21、當結合附圖時,根據以下詳細描述,本公開內容的上述特征和優點以及其它特征和優點是顯而易見的。
1.一種電池殼模塊組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第一鄰接表面具有對應于第二突起的豎直高度,并且第二鄰接表面具有對應于第一突起的豎直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第一鄰接表面設置在第一突起上方,并且第二鄰接表面設置在第二突起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冷卻通道形成在所述主體的底板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冷卻通道蓋被設置在所述主體的底板下方,以界定所述冷卻通道的下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還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第一電池殼模塊的底板附接到第二電池殼模塊的底板,使得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在豎直方向上附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冷卻通道形成在第一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中,并且第二電池殼模塊的主體的底板界定所述冷卻通道的下側。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其中第一電池殼模塊和第二電池殼模塊在縱向方向上互鎖。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殼模塊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