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及儲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763826發布日期:2025-04-29 18:33閱讀:4來源:國知局
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及儲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術涉及電池,尤其涉及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及儲能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推廣與普及,新能源電池在生活和產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搭載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被廣泛使用,另外,電池還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儲能領域等。

2、隨著業界對電池的體積利用率、輕量化等要求的不斷提高,電池單體的外殼存在大型化、薄型化的傾向,在這種情況下,電池單體的外殼存在強度不足、容易發生彎曲形變的傾向。另外,有時設于外殼的電極端子會加重這種傾向。因此,如何提高電池單體的外殼中設有電極端子的殼體壁的強度是業界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電池單體的外殼中設有電極端子的殼體壁的抗彎強度的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及儲能裝置。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池單體,包括:外殼,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外殼包括第一殼體壁;電極組件,設于所述容納空間中;和第一電極端子,設于所述第一殼體壁,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包括用于與第一匯流件連接的第一連接部;第二電極端子,設于所述第一殼體壁,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包括用于與第二匯流件連接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疊。

3、本技術實施例中,由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投影重疊,因此,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設置位置緊湊,有助于相互配合形成面積較大的結構加強件,從而提升第一殼體壁的結構強度,特別是抗彎強度。由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分別用于與匯流件連接,因此,多個電池單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后,相鄰電池單體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位置相對,有助于縮短匯流件的連接路徑。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還包括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連的第一主體部,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還包括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連的第二主體部,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連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所述第二主體部之間。

5、由于第一連接部連接有第一主體部,第二連接部連接有第二主體部,因此,通過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進一步增大了受力面積,提高了第一殼體壁的抗彎強度。由于沿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位于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之間,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具有重疊部分,因此,能夠利用兩電極端子的協同作用提高第一殼體壁中設置電極端子的區域的抗彎強度。而且,還能夠將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盡可能緊湊地設置,有利于對第一殼體壁的非電極端子設置區域的利用,進而有利于提到電池包的體積利用率。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體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或,所述第二主體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連接部。

7、由于第一主體部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一連接部,因此,第一連接部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側具有空間,該空間有助于將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等凸出結構錯開設置,從而提升第一電極端子的布置的靈活性,有助于提升第一殼體壁上的空間利用率。由于第二主體部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大于等于第二連接部,因此,第二連接部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至少一側具有空間,該空間有助于將第二連接部與第一連接部等凸出結構錯開設置,從而提升第二電極端子的布置的靈活性,有助于提升第一殼體壁上的空間利用率。而且,將第一主體部、第二主體部設置得較大,有利于在第一主體部、第二主體部安裝連接柱,有利于提高電極端子相對于第一殼體壁的安裝穩定性。將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沿第二方向的寬度設置得較小,有利于減小電極端子乃至電池單體、電池包的重量。而且,還能夠利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形成過流瓶頸部,從而省去了另外加工過流瓶頸部的工序。

8、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連接部相對于所述第一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偏移設置;和/或,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二連接部相對于所述第二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偏移設置。

9、由于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第一連接部相對于第一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偏移設置,第二連接部相對于第二主體部的中心位置偏移設置,因此,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互交錯設置既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又能夠使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布置較為集中,從而提升電極端子所在區域的強度,有利于降低電極端子所在區域的發生彎曲變形的風險。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體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投影部分重疊,和/或,所述第二主體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投影部分重疊。

11、由此,通過將第一主體部與第二連接部設置成在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上重疊,和/或,第二主體部與第一連接部在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上重疊,能夠利用兩電極端子的協同作用提高第一殼體壁中設置電極端子的區域的抗彎強度。而且,還能夠將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盡可能緊湊地設置,有利于對第一殼體壁的非電極端子設置區域的利用,進而有利于提到電池包的體積利用率。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一主體部之間形成缺口,所述第二連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

12、由此,第二連接部填充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一主體部之間的缺口里,使第二電極端子和第一電極端子相互靠近,一方面,提升電極端子所在區域的強度,有利于降低電極端子所在區域的發生彎曲變形的風險;另一方面,有利于對第一殼體壁的非電極端子設置區域的利用,進而有利于提到電池包的體積利用率。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殼體壁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l,所述第一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a1,所述第二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a2,則10%≤a1/l≤40%,和/或10%≤a2/l≤40%。

14、通過設置a1和/或a2不小于l的10%,使第一重疊部分能夠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通過設置a1和/或a2不大于l的40%,控制第一重疊部分所耗費的用料在合理范圍內。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第一重疊部分,所述第一重疊部分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處于3mm至50mm的范圍。

16、由此,第一重疊部分能夠兼顧強度要求和節約用料。

17、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主體部與所述第二主體部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

18、由此,由于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第一主體部與第二主體部位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因此,能夠將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盡可能緊湊地設置,有利于對第一殼體壁的非電極端子設置區域的利用,進而有利于提到電池包的體積利用率。

19、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所述第一主體部與所述第二主體部具有第二重疊部分,所述第一殼體壁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w,所述第二重疊部分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b,則b處于w的20%至90%的范圍。

20、由此,既能使第二重疊部分能夠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又能使第二重疊部分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兩側留有空間,有助于降低多個電池單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布時相鄰的電池單體的主體部間發生短路的風險。

2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體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b1,所述第二主體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為b2,則b1與b2差值的絕對值大于等于0mm。

22、由此,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的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可不相同。

23、在一些實施例中,b1與b2差值的絕對值處于0mm至50mm的范圍。

24、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之間的最近距離大于等于0.3mm。

25、由此,使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之間隔開安全距離,有助于降低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意外接通的風險。

26、在一些實施例中,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之間的最近距離大于等于2.0mm。

27、由此,使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之間隔開安全距離,即使不使用絕緣件等進行兩電極端子的隔離,也能夠降低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意外接通的風險。

2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和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均包含用于與匯流件連接的連接區,所述匯流件用于使多個所述電池單體彼此電連接。

29、由此,匯流件通過連接區將相鄰的電池單體進行電連接。

30、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第一重疊部分,所述連接區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重疊部分。

31、由此,匯流件至少連接相鄰電池單體的連接部,電池單體排列后,第一重疊部分沿同一方向延伸,匯流件連接位于第一重疊部分的連接區時,能夠縮短連接路徑,有助于節約匯流件用料。

3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區還形成于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所述第二主體部中的至少任一者。

33、由于連接區還形成于第一主體部,因此,第一電極端子具有較大的連接區面積,有助于提升匯流件和第一電極端子的連接強度,增大過流面積。由于連接區還形成于第二主體部,因此,第二電極端子具有較大的連接區面積,有助于提升匯流件和第二電極端子的連接強度,增大過流面積。

34、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于所述第一重疊部分的所述連接區的面積為sa,全部的所述連接區的面積為s,則sa占s的50%至100%。

35、由此,連接區在設置在連接部的基礎上,還能設置在非連接部的區域,連接區的設置靈活性較強,有助于增大連接區的面積,提升連接強度,增大過流面積。

36、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所述連接區在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位置相對于所述第一殼體壁在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心線位置的偏移距離為b3,則b3處于w的15%至27%的范圍。

37、通過設置b3不小于w的15%,使第一連接部距離中心具有足夠的距離,從而有助于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間能隔開足夠的安全距離;通過設置b3不大于w的27%,使第一連接部能與第一殼體壁的邊緣具有一定距離。

3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還包括第一絕緣件,所述第一絕緣件與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固定,所述第二電極端子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件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所述第一絕緣件抵接于所述第二電極端子。

39、由此能夠使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彼此間絕緣,因此,即使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極性相反,也能夠通過第一絕緣件抵接于第二電極端子,而提高第二電極端子的抗彎能力。而且,在第一絕緣件具有合適強度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第一絕緣件來限制第二電極端子的彎曲變形。

4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極組件包括極性相反的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所述第一電極端子電連接于所述第一極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電連接于所述第二極片。

41、由此能夠在電池單體的第一殼體壁上設置極性相反的電極端子,從而有利于減少匯流件等占用的空間,還有利于在電池單體的其他殼體壁上設置換熱件等其他結構件,有利于提高電池的體積利用率。

4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絕緣件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電極端子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

43、由此能夠使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一殼體壁絕緣。

44、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所述第一絕緣件與所述第二電極端子三者部分重疊,且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與所述第一絕緣件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重疊的部分抵接于所述第一絕緣件。

45、由此,能夠通過第一電極端子及第一絕緣件共同限制第二電極端子的彎曲變形,且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彼此絕緣,從而能夠進一步加強第一電極端子組件對第二電極端子的支撐和固定,提高各電極端子的抗彎曲變形的能力;而且還能夠加強第一殼體壁中設置電極端子的區域的強度;另外,電極端子的極性設置自由度高。

4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板,所述第一端子板的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殼體壁的背離所述容納空間的一側,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包括第二端子板,所述第二端子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殼體壁的背離所述容納空間的一側,所述第一絕緣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板;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一端子板、所述第一絕緣件與所述第二端子板三者部分重疊,且所述第二端子板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絕緣件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且所述第一端子板抵接于所述第一絕緣件。

47、由此,能夠在第一殼體壁的背離容納空間的一側形成使第一電極端子組件對第二電極端子的支撐和固定的結構,能夠限制第二電極端子向遠離第一殼體壁的方向彎曲變形。相應地,提高了第一殼體壁中該區域的抗彎能力。

4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盤,所述第一端子盤的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殼體壁的朝向所述容納空間的一側,所述第二電極端子包括第二端子盤,所述第二端子盤設置于所述第一殼體壁的朝向所述容納空間的一側,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一端子盤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二端子盤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或者,沿著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二端子盤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端子盤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

49、由于電極端子包括分別位于電池單體的外殼外的端子板和位于外殼內的端子盤,因此電極端子能夠通過端子盤與電極組件的極耳連接,而且能夠通過將端子板設計得較大來提高散熱性、提高對第一殼體壁的支撐作用以及與匯流件的連接強度,端子板和端子盤各自的形狀設計自由度較高。而且,端子板和端子板分別從外殼的內外兩側夾持第一殼體壁,能夠提高第一殼體壁的抗彎強度。而且,可以通過將第二端子盤和第一端子盤設置成相互抵接來提高第一端子盤或第二端子盤的抗彎曲變形的能力,以進一步提高電極端子以及第一殼體壁的抗彎強度。

5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組件設有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電極端子設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出部與所述第一凹陷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至少部分重疊,所述第一凸出部與所述第一凹陷部相互配合。

51、由此,通過第一凸出部與第一凹陷部的配合,便于實現第一電極端子對第二電極端子的支撐和固定,提高第二電極端子的抗彎強度,并且便于加工;通過將第一凸出部設置于第一凹陷部中,以使減小第一凸出部占用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

5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包括第一臺階部和第二臺階部,所述第二臺階部設置于所述第一臺階部遠離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組件的一側;所述第一凸出部包括所述第一電極端子所設有的伸出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第二電極端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伸出部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所述伸出部至少部分容納于所述第一臺階部形成的臺階空間中;所述第一凸出部還包括所述第一絕緣件所設有的覆蓋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覆蓋部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所述覆蓋部至少部分容納于所述第二臺階部形成的臺階空間中。

53、由此,通過伸出部與第一臺階部的配合能夠實現對第二電極端子的彎曲變形的限制,并且進一步將伸出部至少部分容納于第一臺階部,以使減小伸出部占用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通過設置覆蓋部,能夠增加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的表面上的爬電距離,提高絕緣可靠性。而且,通過將覆蓋部容納于臺階部,使得覆蓋部不占用額外的空間,從而提高空間利用率。

54、在一些實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覆蓋部的背離所述第一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一端子板的背離所述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和/或,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覆蓋部的背離所述第一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不超出所述第二端子板的背離所述第一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

55、由于覆蓋部的背離第一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不超出第一端子板和/或第二端子板的背離第一殼體壁的一側的表面,因此,以使覆蓋部不突出于第一端子板和/或第二端子板,從而減小電池單體乃至電池包的沿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上的尺寸;而且一定程度上避免覆蓋部與匯流件發生干涉,便于匯流件等與第一端子板、第二端子板可靠地連接。

5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電極端子還設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電極端子還具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與所述第二凹陷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至少部分重疊,所述第二凸出部與所述第二凹陷部相互配合,所述第二凹陷部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側,所述第二凸出部設置于所述第二主體部的朝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側。

57、由此,設于第一連接部的第二凹陷部能夠被設于第二主體部的第二凸出部抵接而被固定于第二凹陷部與第一殼體壁之間,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連接部因延伸較長而向遠離第一殼體壁的方向翹起,提高了第一連接部以及整個第一電極端子的抗彎強度。并且進一步增強第一電極端子組件和第二電極端子相互支撐和固定的能力。由此,即使不通過鉚釘、連接柱等將第一連接部固定于第一殼體壁,也能夠使第一連接部與第一殼體壁可靠接觸,還能夠降低因安裝鉚釘、連接柱等而帶來的密封不良風險。

5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陷部包括第三臺階部和第四臺階部,所述第四臺階部設置于所述第三臺階部遠離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側;所述第二凸出部包括所述第二電極端子所設有的伸出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伸出部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所述伸出部至少部分容納于所述第三臺階部形成的臺階空間中;所述第二凸出部還包括第二絕緣件所設有的第二覆蓋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壁厚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覆蓋部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所述第二覆蓋部至少部分容納于所述第四臺階部形成的臺階空間中。

59、由此,通過伸出部與第三臺階部的配合能夠實現對第一電極端子的彎曲變形的限制,并且進一步將伸出部至少部分容納于第三臺階部,以使減小伸出部占用的空間,提高空間利用率。通過設置第二覆蓋部,能夠增加第一電極端子與第二電極端子的表面上的爬電距離,提高絕緣可靠性。而且,通過將第二覆蓋部容納于臺階部,使得第二覆蓋部不占用額外的空間,從而提高空間利用率。

6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池單體還包括第二絕緣件,所述第二絕緣件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第一端子板與所述第一殼體壁之間。

61、由此能夠使第一電極端子與電池單體的外殼也絕緣,因此,不僅能夠適用于外殼帶電的設計方案,還能夠適用于外殼不帶電的設計方案。

6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陷部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的朝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的一側,所述第一凸出部設置于所述第一主體部的朝向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一側。

63、由此,設于第二連接部的第一凹陷部能夠被設于第一主體部的第一凸出部抵接而被固定于第一凸出部與第一殼體壁之間,從而能夠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二連接部因延伸較長而向遠離第一殼體壁的方向翹起,提高了第二連接部以及整個第二電極端子的抗彎強度。即使匯流件等對電極端子作用有拉扯力,電極端子也不容易彎曲、斷裂,提高了匯流件與電極端子的連接可靠性。

64、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殼體壁形成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絕緣件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絕緣件的至少一部分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

65、由此,有利于提高絕緣件相對于第一殼體壁的安裝強度,降低絕緣件沿著第一殼體壁的表面移位的可能性,在組裝時也利于絕緣件與第一殼體壁彼此的定位。

66、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主體部設有所述第一連接柱,所述第一連接柱連接于所述第一極耳,在所述第二主體部設有所述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二連接柱連接于所述第二極耳,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或所述第二主體部的材質與所述第一重疊部分的材質不同。

67、由此,當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的材質不同時,可將主體部材質選用對應極耳的材質,實現較強的導通效果。

6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殼體壁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l,l小于或等于450mm。

69、由此,第一殼體壁具有足夠的長度設置第一電極端子和第二電極端子。

70、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池,包括箱體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電池單體。

71、由于電池包括具有較強結構強度的電池單體,因此,有助于使電池在遭受顛簸、沖擊后仍能正常作業,提高電池使用的可靠性。

72、在一些實施例中,各所述電池單體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在相鄰的所述電池單體中,一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第一連接部與另一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第二連接部沿所述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至少部分重疊且通過匯流件電連接。

73、由于電池單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且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至少部分重疊,因此,相鄰的電池單體之間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互鄰近。由于通過匯流件連接相鄰電池單體上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且相鄰電池單體上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相互鄰近,因此,有助于縮短、簡化匯流件的連接路徑,節約匯流件的用料。

74、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相鄰的所述電池單體中,一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第一連接部具有的所述第一重疊部分與另一個所述電池的所述第二連接部具有的所述第一重疊部分通過匯流件電連接。

75、由于電池單體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因此,第一連接部的第一重疊部分和第二連接部的第一重疊部分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通過匯流件連接一個電池單體的第一連接部的第一重疊部分和另一個電池單體的第二連接部的第一重疊部分,使匯流件沿第一殼體壁的寬度方向排列,有助于縮短、簡化匯流件的連接路徑,節約匯流件的用料。

76、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相鄰的所述電池單體中,一個所述電池單體的所述第一主體部與另一個所述電池的所述第二主體部中的至少一者電連接于所述匯流件。

77、由于匯流件在連接連接部的基礎上還能連接主體部,因此,匯流件與電極端子能夠具有較大連通面積,有助于增強過流能力。

7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箱體的至少一個箱壁具有凸臺,所述凸臺通過所述箱壁朝向背離所述電池單體的方向隆起而形成,所述凸臺在朝向所述電池單體的一側形成容納部,沿著垂直于形成有所述凸臺的所述箱壁的方向,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和所述第二電極端子的投影不超出所述凸臺的投影,并且,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和/或所述第二電極端子至少部分容納于所述容納部。

79、由此,能夠僅提高所述第一電極端子和/或所述第二電極端子所在位置的箱體的高度,從而能夠抑制電池的尺寸,還有利于提高電池的體積利用率。

80、第三方面,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電裝置,所述用電裝置包括多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電池單體,或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電池,所述電池單體或所述電池為所述用電裝置供電。

81、由此,有助于使用電裝置能夠適用于顛簸、震動等作業條件,提升用電裝置作業的穩定性。

82、第四方面,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儲能裝置,所述儲能裝置包括多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電池單體,或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電池,所述電池單體或所述電池用于儲存電能并能夠提供電能。

83、由此,有助于使儲能裝置能夠適用于顛簸、震動等作業條件,提升儲能裝置儲能的穩定性。

84、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拉玛依市| 黄山市| 德清县| 南昌市| 内丘县| 遵义县| 双桥区| 柳河县| 孝感市| 沁源县| 仁布县| 蒙城县| 恩施市| 乐安县| 柯坪县| 碌曲县| 江都市| 霍城县| 博爱县| 金华市| 独山县| 台湾省| 高平市| 湖北省| 万山特区| 阿拉善右旗| 即墨市| 炉霍县| 田阳县| 泾源县| 泾川县| 太仆寺旗| 乐至县| 九江县| 璧山县| 克东县| 图们市| 七台河市| 岳池县| 醴陵市|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