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pack電池包液冷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
背景技術:
1、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電池的安全性能越來越受到關注,目前電池熱管理系統主要傳熱效率更高、溫度控制更均勻的水冷方式為主。
2、液冷方式的pack中,液冷板一般布置于電池的下方,液冷板與電池之間填充導熱介質,液冷板通過螺栓等緊固件與箱體以及液冷板上各個零部件集成。
3、如圖1-2所示,現有的常規pack包中,液冷板置于電池模組底部,箱體存在框架作用,在液冷板1上預設通孔,將普通螺栓固定在箱體橫梁2上,普通螺栓的螺桿穿過液冷板1預設通孔,與液冷板1上方需要集成零部件和電芯模組緊固螺母配合。目前的這種集成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4、1.由于現場環境及液冷板的特殊結構(其具有流道)在很多因素影響下很多情況條件不允許液冷板開設通孔供螺栓穿過,如果在液冷板上開孔,會增加液冷板漏氣漏液的風險。
5、2.原先不管哪個零部件存在維修,都需要拆卸液冷板、箱體、模組等零部件,維修更換過程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通過在液冷板上焊接緊固件,緊固件直接在液冷板上與箱體緊固安裝,避免了在液冷板上開孔會使流道干涉情況,將整個pack包氣密性安全大大提高,減少漏氣漏液存在,維修更換簡單方便,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底部焊接在兩個平行設置的箱體橫梁上,所述液冷板的頂部通過焊接的緊固件安裝需要集成的箱體。
4、進一步地,所述緊固件包括墊片和螺栓,所述墊片焊接在液冷板上,所述螺栓的一端插入墊片的內部與墊片焊接。
5、進一步地,所述緊固件還包括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套接在螺栓的端部。
6、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圈的內圈與螺栓焊接,限位圈的外圈與墊片焊接。
7、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圈內嵌于墊片中。
8、進一步地,所述墊片、螺栓和限位圈的端面齊平。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液冷板上焊接緊固件,需要集成的箱體由緊固件的螺栓和螺母緊固安裝,代替了傳統的螺栓從箱體橫梁和液冷板穿過再與需要集成的箱體進行安裝的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緊固件直接在液冷板上與箱體緊固安裝,不需要對液冷板進行打孔,使得在設計液冷板流道時,不需要考慮對應位置開孔需要避開流道等因素,避免了在液冷板上開孔會使流道干涉情況,將整個pack包氣密性安全大大提高,減少漏氣漏液存在。
11、2.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緊固件不需要穿過液冷板,在箱體存在問題時可以通過擰下螺栓上的螺母,單獨拆卸箱體維修,液冷板與電池模組不需要拆卸,直接省去拆卸不涉及的零部件,維修更換簡單方便。
1.一種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包括液冷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1)的底部焊接在兩個平行設置的箱體橫梁(2)上,所述液冷板(1)的頂部通過焊接的緊固件(3)安裝需要集成的箱體(4),所述緊固件(3)包括墊片(301)和螺栓(302),所述墊片(301)焊接在液冷板(1)上,所述螺栓(302)的一端插入墊片(301)的內部與墊片(301)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件(3)還包括限位圈(303),所述限位圈(303)套接在螺栓(302)的端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303)的內圈與螺栓(302)焊接,限位圈(303)的外圈與墊片(301)焊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303)內嵌于墊片(301)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集成箱體的免打孔液冷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墊片(301)、螺栓(302)和限位圈(303)的端面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