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輪轂電機外殼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機的零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最原始的輪轂電機外殼是用無縫鋼管段切成鋼圈精加工而成,由于制作無縫鋼管的難度高,設備繁多、工藝復雜,所以無縫鋼管的成本特別高。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用扁鋼條焊接而成的鋼圈來替換,因此目前市場上輪轂電機外殼普遍都是用扁鋼條焊接成的鋼圈精加工而成,但是生產扁鋼條焊接的鋼圈工序還十分復雜,它要通過鋼的材質認定,經過高溫熔融后鑄成鋼坯,鋼坯再經過熱軋成扁鋼條,扁鋼條定尺段切冷彎成圓形,再把扁鋼條的兩個端頭進行電焊連接,最后整成正圓。因為輪轂電機外殼涉及到磁通均衡度,用扁鋼條焊接成的鋼圈,其電焊連接口常常內夾殘渣,焊接不均勻,電焊條的材質不對號等,從而影響了電機的磁通均衡度,導致電機轉動頻率不穩定,電焊連接口容易斷裂,而使用不安全等缺點;雖然扁鋼條焊接的鋼圈比無縫鋼管段切而成的鋼圈成本較低,但是質量不能保證。申請號為200710001131. 1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輪轂電機外殼的鑄造方法及其工藝,主要步驟包括鋼液精煉、模鑄成鋼筒、把鋼筒段切成鋼圈、最后把鋼圈精加工成輪轂電機外殼,其鋼筒模鑄的工藝是用離心澆鑄技術。雖然其相比于采用無縫鋼管切制和焊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進步,但其所采用的離心鑄管工藝需要離心鑄造離心機以及輔助設備等一系列設備,設備投資高,并且其仍需要把鋼筒段切成鋼圈,然后再精加工,因此,工序和加工余量仍然較大,導致總體成本仍然較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壓鑄技術制備外殼,近凈成型,加工余量低,且質量穩定可靠,從而降低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00-22(TC,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20-450°C ;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480_1520°C,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20-30m/s,增壓壓力270-300MPa,保壓壓力 330-350MPa,保壓時間3_5秒;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本發明現對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采用壓鑄工藝,近凈成型,無需切割,后續機加工余量也大大減小,節省了材料浪費,縮短了工藝流程。2、壓鑄模可以反復使用幾百次,甚至上千次,每次只需涂刷涂料,在脫模后簡單清理即可,因此,成本低廉。3、合理設計和控制壓鑄工藝參數,所獲得的壓鑄件結構致密,缺陷少,各項性能指標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0(TC,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50°C ;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480°C,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 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30m/s,增壓壓力270MPa,保壓壓力350MPa,保壓時間 3秒;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實施例二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20°C,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20°C ;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520°C,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 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20m/s,增壓壓力300MPa,保壓壓力330MPa,保壓時間 5秒;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實施例三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10°C,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35°C ;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500°C,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 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25m/s,增壓壓力^OMPa,保壓壓力340MPa,保壓時間4秒;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申請人:聲明,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 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即不意味著本發明必須依賴上述詳細工藝設備和工藝流程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 對本發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00-22(TC,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20-450°C ;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480-1520°C,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20-30m/s,增壓壓力270-300MPa,保壓壓力 330-350MPa,保壓時間3_5秒;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壓鑄參數為壓射速度25m/s,增壓壓力290MPa,保壓壓力340MPa,保壓時間4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輪轂電機的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熔煉將外殼用鋼采用轉爐或電爐熔煉,并進行爐外精煉,調整成分,符合要求后轉入中間包中靜置;2)準備模具根據輪轂電機的外殼結構設計外模和模芯,然后將外模和模芯表面涂刷涂料,然后升溫至200-220℃,待涂料烘干后,繼續升溫至預熱溫度420-450℃;3)壓鑄調整步驟1)熔煉好的鋼液的溫度為1480-1520℃,將其定量澆注到壓鑄機內,然后利用沖頭將鋼液填充到模具內,調整壓鑄參數完成壓鑄;然后脫模,獲得電機外殼壓鑄坯;4)機加工對外殼的兩端進行局部的機加工,使其滿足設計尺寸即可。
文檔編號H02K5/06GK102386708SQ20111034727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劉裕康 申請人:無錫天寶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