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涉及一種輪轂電機,特別是一種可以根據速度自動變速的輪轂電機。
背景技術:
電動車由于節能環保、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運行成本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 同時也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電動車進入快速發展通道,輪轂電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目前電動車上使用的輪轂電機包括直流電機、輪轂、左右輪轂蓋、左右半軸、減速裝置,直流電機和減速裝置設置在輪轂內,左右輪轂蓋對應固定在輪轂的兩側,所述的減速裝置包括固定在直流電機轉軸上的中心齒輪、星形分布的行星齒輪、設置在右輪轂蓋上的齒圈,行星齒輪可轉動地設置在固定軸上,固定軸固定在直流電機的電機蓋與右半軸之間, 行星齒輪內側與中心齒輪嚙合,其外側與齒圈嚙合,右半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右輪轂蓋上,左半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左輪轂蓋上并與直流電機的電機殼固定連接。工作時,電機轉軸通過中心齒輪帶動行星齒輪,行星齒輪再帶動齒圈旋轉,齒圈帶動輪轂轉動,從而實現電動車騎行的目的。這種模式結構簡單、控制方便,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電動車對不同的路況其要求是不同的;當正常行駛時,要求輪轂電機轉速快、輸出扭矩小;當啟動、爬坡或大負載時, 要求輪轂電機轉速慢、輸出扭矩大;其存在的不足之處是一是由于電機按正常運行條件設計,在電機功率不變的條件下無法改變輸出扭矩,因此,在啟動、爬坡和大負載時常常使電機處于非正常狀態下運轉,迫使電機在低效率區工作,導致電機堵轉、發熱,甚至停止轉動,造成電機、蓄電池、控制器等重要部件受到沖擊,縮短壽命;二是爬坡能力和過載能力差、適應范圍小、運行效率低、續行里程短。為此,許多生產廠家和有識之士都進行了卓有成效地開發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合理的產品面世。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電動車輪轂電機存在的上述弊病,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傳動扭矩大、爬坡能力及過載能力好、、運行效率高、能自動變速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本發明創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它包括輪轂、左右端蓋、主軸、 電機,左右端蓋與輪轂組成密閉的外殼體并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上,電機安裝在外殼體內, 所述的電機包括內殼體、自動離合器、轉子磁鋼、定子線圈、定子鐵芯,自動離合器可轉動地安裝在主軸上,轉子磁鋼均布在自動離合器的外殼體圓周上,定子鐵芯固定在與轉子磁鋼相對應的內殼體上,定子線圈鑲嵌在定子鐵芯上。本發明創造的進一步方案,所述內殼體的兩側對應設有低速傳動機構和高速傳動機構。本發明創造的更進一步方案,所述的低速傳動機構包括低速中心齒輪、低速行星架、低速行星齒輪、低速齒圈,低速中心齒輪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上,低速行星架與主軸固定連接,低速行星齒輪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上,銷軸一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上,另一端與內殼體固定連接,低速齒圈固定在外殼體內,自動離合器的外殼體側壁上設有單向器座,單向器座上安裝有單向器,低速中心齒輪內側與單向器配合,外側與低速行星齒輪嚙合,低速行星齒輪與低速齒圈嚙合。本發明創造的更進一步方案,所述的高速傳動機構包括高速中心齒輪、高速行星架、高速行星齒輪、高速齒圈,高速中心齒輪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上,高速行星架與主軸固定連接,高速行星齒輪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上,銷軸一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上,另一端與內殼體固定連接,高速齒圈固定在外殼體內,高速中心齒輪內側與自動離合器的從動盤配合, 外側與高速行星齒輪嚙合,高速行星齒輪與高速齒圈嚙合。本發明創造的更進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端蓋上對應設有與主軸密封配合的密封圈。本發明創造的更進一步方案,所述左端蓋或右端蓋上設有剎車組件。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創造與現有技術比較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一是將自動離合器與電機組合成一體,自動離合器作為電機的轉子,轉子磁鋼均布在自動離合器的外殼體圓周上,電機工作后自動離合器就自動工作,在行駛過程中通過速度自動控制離合器離合,實現低速和高速的自動轉換,輸出不同的速度及扭矩,使電動車在不同路況都能穩定工作,有效提高爬坡能力、過載能力和續行里程。二是高低速傳動機構采用中心齒輪帶動行星齒輪,行星齒輪通過齒圈帶動輪轂轉動,結構簡單緊湊、體積小,傳動扭矩大。三是精度要求低,使用壽命長,通用性好,與現有的一體化輪轂、鋼絲輪、和硬橡膠胎輪都能配套使用。
圖1為發明創造第一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發明創造第二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發明創造低速傳動結構示意圖。圖4為發明創造高速傳動結構示意圖。其中1輪轂,2內殼體,3左端蓋,4低速齒圈,5自動離合器,6單向器座,7單向器, 8低速中心齒輪,9密封圈,10電機引線,11主軸,12低速行星架,13銷軸,14低速行星齒輪, 15轉子磁鋼,16定子線圈,17定子鐵芯,18右端蓋,19高速齒圈,20高速行星齒輪,21銷軸, 22高速中心齒輪,23高速行星架,24密封圈,25剎車組件,26軸承,27軸承,28軸承,29軸承。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圖3和圖4所示,為本發明創造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的第一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輪轂1、左右端蓋3、18、主軸11、電機,左右端蓋3、18與輪轂1組成密閉的外殼體,外殼體通過設置在左右端蓋3、18上的軸承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電機安裝在外殼體內,所述的電機包括內殼體2、自動離合器5、轉子磁鋼15、定子線圈16、定子鐵芯17,自動離合器5通過軸承可轉動地安裝在主軸11上,轉子磁鋼15均布在自動離合器5的外殼體
4圓周上,定子鐵芯17固定在與轉子磁鋼15相對應的內殼體2上,定子線圈16鑲嵌在定子鐵芯17上,電機引線10從主軸11的出線孔引出。自動離合器5可以是濕式離合器,也可以是干式離合器。所述內殼體2的兩側對應設有低速傳動機構和高速傳動機構。所述的低速傳動機構包括低速中心齒輪8、低速行星架12、低速行星齒輪14、低速齒圈4,低速中心齒輪8通過軸承沈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低速行星架12與主軸11 固定連接,低速行星齒輪14通過軸承27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13上,銷軸13 —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12上,另一端與內殼體2固定連接,使主軸11、低速行星架12及內殼體2固定連為一體,低速齒圈4固定在外殼體的左端蓋3上,自動離合器5的外殼體側壁上設有單向器座6,單向器座6上安裝有單向器7,低速中心齒輪8內側與單向器7配合,外側與低速行星齒輪14嚙合,低速行星齒輪14與低速齒圈4嚙合。所述的高速傳動機構包括高速中心齒輪22、高速行星架23、高速行星齒輪20、高速齒圈19,高速中心齒輪22通過軸承28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高速行星架23與主軸 11固定連接,高速行星齒輪20通過軸承四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21上,銷軸21 —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23上,另一端與內殼體2固定連接,高速齒圈19固定在外殼體的右端蓋18上, 高速中心齒輪22內側與自動離合器5的從動盤配合,外側與高速行星齒輪20嚙合,高速行星齒輪20與高速齒圈19嚙合。為了防止左右端蓋3、18與主軸11連接處漏油,所述的左右端蓋3、18上對應設有與主軸1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9、對。為了安全行駛,所述左端蓋3或右端蓋18上設有剎車組件25。下面對本發明創造的工作作進一步描述,以濕式離合器為例,在啟動、爬坡或大負載時,電機低速運行帶動自動離合器5轉動,由于轉速較慢,自動離合器5處于分離狀態,安裝在單向器座6上的單向器7帶動低速中心齒輪8轉動,低速中心齒輪8通過低速行星齒輪14帶動低速齒圈4轉動,低速齒圈4再帶動輪轂1轉動,從而帶動電動車在在低速區間運行,并輸出較大的扭矩。當電機轉速提高到高速區間,速度達到連接設定值時,自動離合器5 在離心塊作用下壓緊磨擦片,使從動盤與主動盤一起轉動,從動盤帶動高速中心齒輪22轉動,高速中心齒輪22通過高速行星齒輪20帶動高速齒圈19轉動,高速齒圈19再帶動輪轂 1轉動,從而帶動電動車在在高速區間運行,扭矩輸出較小;此時高速中心齒輪22帶動輪轂 1轉動的速度超越了低速中心齒輪8帶動輪轂1轉動的速度,單向器7相對低速中心齒輪8 空轉,從而實現低速到高速的自動轉換。圖2所示,為本發明創造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的第二具體實施方案,與第一具體實施方案的不同之處是低速齒圈4固定在外殼體的輪轂1左側,高速齒圈19固定在外殼體的輪轂1右側,其它結構與第一具體實施方案相同,在此不再重述。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包括輪轂(1)、左右端蓋(3、18)、主軸(11)、電機,左右端蓋(3、18)與輪轂(1)組成密閉的外殼體并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電機安裝在外殼體內,其特征是所述的電機包括內殼體O)、自動離合器(5)、轉子磁鋼(15)、定子線圈(16)、定子鐵芯(17),自動離合器(5)可轉動地安裝在主軸(11)上,轉子磁鋼(15)均布在自動離合器(5)的外殼體圓周上,定子鐵芯(17)固定在與轉子磁鋼(15)相對應的內殼體(2)上,定子線圈(16)鑲嵌在定子鐵芯(17)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其特征是所述內殼體O)的兩側對應設有低速傳動機構和高速傳動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其特征是所述的低速傳動機構包括低速中心齒輪(8)、低速行星架(1 、低速行星齒輪(14)、低速齒圈,低速中心齒輪 (8)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低速行星架(1 與主軸(11)固定連接,低速行星齒輪 (14)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1 上,銷軸(1 一端固定在低速行星架(1 上,另一端與內殼體O)固定連接,低速齒圈(4)固定在外殼體內,自動離合器( 的外殼體側壁上設有單向器座(6),單向器座(6)上安裝有單向器(7),低速中心齒輪(8)內側與單向器(7)配合, 外側與低速行星齒輪(14)嚙合,低速行星齒輪(14)與低速齒圈(4)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高速傳動機構包括高速中心齒輪0 、高速行星架、高速行星齒輪OO)、高速齒圈(19),高速中心齒輪0 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高速行星架與主軸(11)固定連接,高速行星齒輪OO)可轉動地設置在銷軸上,銷軸—端固定在高速行星架上,另一端與內殼體O)固定連接,高速齒圈(19)固定在外殼體內,高速中心齒輪0 內側與自動離合器(5)的從動盤配合,外側與高速行星齒輪OO)嚙合,高速行星齒輪OO)與高速齒圈 (19)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端蓋(3、 18)上對應設有與主軸(11)密封配合的密封圈(9、2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其特征是所述左端蓋C3)或右端蓋(18)上設有剎車組件(2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創造公開了一種電動車自動變速輪轂電機,包括輪轂(1)、左右端蓋(3、18)、主軸(11)、電機,左右端蓋(3、18)與輪轂(1)組成密閉的外殼體并可轉動地設置在主軸(11)上,電機安裝在外殼體內,所述的電機包括內殼體(2)、自動離合器(5)、轉子磁鋼(15)、定子線圈(16)、定子鐵芯(17),自動離合器(5)可轉動地安裝在主軸(11)上,轉子磁鋼(15)均布在自動離合器(5)的外殼體圓周上,定子鐵芯(17)固定在與轉子磁鋼(15)相對應的內殼體(2)上,定子線圈(16)鑲嵌在定子鐵芯(17)上,所述內殼體(2)的兩側對應設有低速傳動機構和高速傳動機構。采用本結構后,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傳動扭矩大、爬坡能力及過載能力好、運行效率高、自動變速等優點。
文檔編號H02K7/10GK102403833SQ20111036102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5日
發明者馬加良 申請人:馬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