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利涉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的結構技術, 及類似于此類電機的磁鋼固定拉槽結構技術。
背景技術:
電機是電動自行、摩托車的心臟,目前在國內使用十分廣泛,走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降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已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對于降低稀有貴重原材料稀土的消耗意義更大,該項技術的實現可發揮出更廣闊、長遠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于本行業也具有示范效應。目前,電動自行、摩托車電機的生產大都采用外轉子的形式,外轉子的一個主要零件由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組成,是在電機輪轂的內徑壁上貼滿不同極性的高性能的稀土磁性材料,組成若干組磁對極,采用此種方式的主要原因是簡化工藝,由于自行、摩托車對電機輸出大扭矩,要靠單片磁鋼在輪轂內圓光滑的表面用膠水貼附,單片磁鋼的粘膠面難以對抗高扭矩的要求,單片磁鋼易脫落,所以采用磁鋼緊埃的貼合方式,如圖1所示,互為支撐,此種工藝方式雖簡化了工藝,但卻增加了材料的消耗,而增加消耗的材料恰恰是全球緊缺的稀土材料;稀土材料當時在國內、外市場只售白菜價,多消耗稀有貴重材料對于使用者來說,在經濟上受的制約并非明顯,因而此種工藝方式得以延續,直至如今仍然是種工藝方式生產的自行車、摩托車電機,在行業占主導地位。有相當部分的輪轂電機制造商并非清楚,在多消耗稀缺材料同時,電機容易形成磁飽和,反而降低了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的電磁轉換效率,因電機運行中,磁對極變換時,需要過渡區間,上述工藝無法形成過渡區間,此時多貼的這部分材料在過渡區間反而會形成阻力,使電機在的電流增加,效率降低,特別在電機空轉與高扭矩運行時表現得更為突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自行、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固定磁鋼拉槽的結構,它采用輪轂貼磁鋼面內圓拉槽的工藝方式,將電機輪轂需要貼磁鋼位置拉出槽來,用槽位高低差來作單片磁鋼的靠山,未拉的凸臺部分就形成了過渡區間,這不僅可大幅度降低貴重材料的使用量,而且還可提高電機的性能與效率,降低電機在運行中的電能消耗。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結構,包括輪轂本體,其特征在于在輪轂本體的內圓面一次性拉出若干個均勻分布的磁鋼固定槽,相鄰的磁鋼固定槽之間自然形成有凸臺。所述的凸臺的高度低于磁鋼的厚度。通過此項結構技術改進后的電機,可提高電機運行性能和效率,還可節約稀缺資源稀土材料,輪轂電機可較大幅度降低電耗的新型專利,經該項技術改進后的電機不僅可由于現有普通控制器驅動,也可適應伺服驅動控制,用伺服驅動控制電機性能更好。
圖1原結構輪轂的磁鋼安裝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輪轂的磁鋼安裝示意圖;圖3設計的拉槽輪轂零件結構圖;圖4拉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拉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5所示,一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結構,包括輪轂本體1,在輪轂本體的內圓面一次性拉出若干個均勻分布的磁鋼固定槽2,相鄰的磁鋼固定槽2之間自然形成有凸臺,磁鋼片3通地粘接膠4固定在固定槽2內,其實磁鋼片的厚度大于凸臺的高度。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特點是⑴將電機外轉子的內徑上開出若干個槽,槽的數量可根據所需安裝的磁鋼片數量來確定,為保證過渡區的效果,凸臺高度應控制,以滿足磁鋼片止推強度,滿足電機的電磁設計要求為準;⑵為保證該結構電機的性能,需對槽的分度精度、槽的尺寸、形狀與位置公差進行控制;⑶為提高生產效率與工藝穩定性,輪轂內徑上的所需槽一次性拉出,涉及到大直徑內孔拉槽的加工設備與刀具。本實用新型采用輪轂貼磁鋼面內圓拉槽的工藝方式,將電機輪轂需要貼磁鋼位置拉出槽來,用槽位高低差來作單片磁鋼的靠山,未拉的凸臺部分就形成了過渡區間,實現對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在生產中提高電機的性能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走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以及降低高性能永磁體材料的消耗;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貴重材料-稀土在輪轂電機生產中的使用量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經生產驗證,采用拉槽工藝可節約磁鋼用量28% ;電機運行效率可提高3%,當電機爬坡時,需要電機輸出大扭矩,電機的電流增加,采用拉槽機構電機的運行的性能、效率提高更為明顯,可提高效率8%以上,該中結構的電機不僅可用于現輪轂常規控制,也可用于伺服系統控制的電機,且節電效果更為明顯,平均可達20%以上。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結構,包括輪轂本體,其特征在于在輪轂本體的內圓面一次性拉出若干個均勻分布的磁鋼固定槽,相鄰的磁鋼固定槽之間自然形成有凸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臺的高度低于磁鋼的厚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摩托車用電機的輪轂磁鋼固定拉槽結構,包括輪轂本體,在輪轂本體的內圓面一次性拉出若干個均勻分布的磁鋼固定槽,相鄰的磁鋼固定槽之間自然形成有凸臺;本實用新型采用輪轂貼磁鋼面內圓拉槽的工藝方式,將電機輪轂需要貼磁鋼位置拉出槽來,用槽位高低差來作單片磁鋼的靠山,未拉的凸臺部分就形成了過渡區間,這不僅可大幅度降低貴重材料的使用量,而且還可提高電機的性能與效率,降低電機在運行中的電能消耗。
文檔編號H02K1/18GK202094715SQ20112015070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2日
發明者尤春林 申請人:尤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