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直流遠程供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鐵路區間電通話柱是一種滿足鐵路區間通信的電話設備,鐵路區間光通信柱可以作為電通話柱的替代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區間電話業務,同時還可實現區間的寬帶通信接入。[0003]目前鐵路區間光通信系統采用電池供電方式(如蓄電池),在電池電量耗盡后,需要鐵路工作人員進行更換,由于鐵路區間長,蓄電池的維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及物力。另外蓄電池容量及壽命有限,采用蓄電池方式供電無法保證區間光通信系統7* 小時供電。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陷公開了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可以為鐵路區間光通信柱提供直流遠程供電,滿足鐵路區間全天候供電的需求。[0005]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下局端供電設備通過區間輸電線纜分別與I-N個遠端接收設備連接,I-N個遠端接收設備分別與I-N個區間光通信柱連接。[0006]所述局端供電設備安裝在車站側。[0007]所述I-N個遠端接收設備和I-N個區間光通信柱安裝在鐵路區間側。[0008]所述局端供電設備與第N遠端接收設備的距離為20km_30km。[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滿足區間光通信柱7* 小時供電需求;2)無需投入人力進行定期更換;幻可以實現區間20到30公里供電;4)為復合型光纜在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應用提供供電解決辦法。
[0010]圖1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0012]如圖1所示,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的結構如下局端供電設備通過區間輸電線纜1分別與I-N個遠端接收設備連接,I-N個遠端接收設備分別與I-N 個區間光通信柱連接。[0013]局端供電設備(型號為FH-DCRS-C)安裝在車站側,I-N個遠端接收設備(型號為 FH-DCRS-R)和I-N個區間光通信柱(型號為FH-1000-T)安裝在鐵路區間側。局端供電設備與第N遠端接收設備的距離為20km-30km。[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局端供電設備的輸入電壓為-48VDC或220VAC,通過局端供電設備進行升壓后輸出,其輸出電壓為200-450VDC ;輸出電壓經區間輸電線纜1后會產生一定的壓降,第K遠端接收設備的輸入電壓為Q00-UK)VDC至G50-UK)VDC,其中,K 的取值為1-N,I-N個遠端接收設備的輸出電壓為12VDC或48VDC,從而為1_N個區間光通信柱提供合適的輸入電壓。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它的結構如下局端供電設備通過區間輸電線纜(1)分別與I-N個遠端接收設備連接,I-N個遠端接收設備分別與 I-N個區間光通信柱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端供電設備安裝在車站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I-N個遠端接收設備和I-N個區間光通信柱安裝在鐵路區間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局端供電設備與第N遠端接收設備的距離為20km-30k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屬于直流遠程供電技術領域的一種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直流遠程供電系統。它的結構如下局端供電設備通過區間輸電線纜分別與1-N個遠端接收設備連接,1-N個遠端接收設備分別與1-N個區間光通信柱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滿足區間光通信柱7*24小時供電需求;2)無需投入人力進行定期更換;3)可以實現區間20到30公里供電;4)為復合型光纜在鐵路區間光通信柱的應用提供供電解決辦法。
文檔編號H02J1/00GK202309067SQ2011204222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明者劉強, 呂悅天 申請人: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