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型電機的碳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微型電機,尤其涉及到ー種微型電機的碳刷結構。
背景技術:
微型電機的轉子通常是由線圈繞組構成,當線圈中通電時由線圈繞組產生磁場而使電機工作。由于轉子是處于旋轉狀態的,因此常用碳刷與換向器配合的方式向轉子繞組輸入電源。碳刷的一端與換向器配合,另一端則有一條金屬引線與碳刷架接觸,形成一條電源通道。在小型電機上,由于碳刷與碳刷壁是處于相對緊密的接觸狀態,為了節省材料,往往直接利用碳刷與碳刷壁的接觸完成電源輸導。然而在電機工作過程中,碳刷與碳刷架處 于運動狀態接觸,磨損過大后,會產生一定的間隙,導致兩者間接觸不良而產生火花,嚴重時導致碳刷接觸面燒蝕而使電機失效。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改進碳刷與碳刷壁接觸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ー種微型電機的碳刷結構,包括碳刷架、安裝于碳刷架上的碳刷銅套,碳刷銅套內安裝碳刷,碳刷的尾端帶有碳刷彈簧,碳刷銅套的后端設有端蓋,其特征在所述的端蓋上設有銅帽,端蓋扣合后,碳刷彈簧緊壓于銅帽內,銅帽的外沿則與碳刷銅套的端壁緊密接觸。所述的銅帽銅帽的中心反沖出ー個小于碳刷彈簧直徑的突起,銅帽的外沿沖壓出一個反翹面。所述的銅帽可改為錐臺形連接彈簧,端蓋扣合后,錐臺形連接彈簧的一端與碳刷彈簧緊密接觸,另一端與碳刷銅套的端壁緊密接觸。由于本實用新型建立了碳刷與碳刷架之間的靜態連接關系,使電源在碳刷與碳刷架之間的傳導始終是穩定的,從而有效地消除了碳刷面的火花現象,提高電機的工作壽命。
圖I本實用新型的碳刷架的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的碳刷架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3銅帽的結構示意圖;圖4錐臺形連接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如圖1、3所示,用薄銅板沖壓出ー個能與端蓋配合的銅帽4,其中銅帽4的圓心部反沖出ー個小于碳刷彈簧直徑的突起41,銅帽4的外沿沖壓出一個反翹面42。安裝吋,首先將碳刷銅套2固定于碳刷架3上,將銅帽4裝入端蓋5,碳刷I裝入碳刷銅套2后,讓碳刷彈簧6套入銅帽4中心的突起41處,再將端蓋5擰緊,使銅帽4的反翹面41與碳刷銅套2的端ロ 處緊密接觸即可。實施例2:如圖2、4所示,將連接彈簧4a制成錐臺形,使其一端的直徑大于碳刷彈簧6的直徑,井能與碳刷銅套2的外徑相配合,連接彈簧4a的另ー小頭端直徑小于碳刷彈簧6直徑,以確保兩彈簧壓縮時能緊密配合。安裝時,首先將碳刷銅套2固定于碳刷架3上,將錐臺形連接彈簧4a的小頭端裝入端蓋5,碳刷I裝入碳刷銅套2后,讓碳刷彈簧6套入錐臺形彈簧4a,再將端蓋5擰緊,使錐臺形彈簧4ar的大頭端與碳刷銅套2的端ロ處緊密接觸即可。
權利要求1.ー種微型電機的碳刷結構,包括碳刷架、安裝于碳刷架上的碳刷銅套,碳刷銅套內安裝碳刷,碳刷的尾端帶有碳刷彈簧,碳刷銅套的后端設有端蓋,其特征在所述的端蓋上設有銅套,端蓋扣合后,碳刷彈簧緊壓于銅套內,銅帽的外沿則與碳刷銅套的端壁緊密接觸。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碳刷結構,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銅帽的中心反沖出ー個小于碳刷彈簧直徑的突起,銅帽的外沿沖壓出一個反翹面。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碳刷結構,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銅帽可改為錐臺形連接彈簧,端蓋扣合后,錐臺形連接彈簧的一端與碳刷彈簧緊密接觸,另一端與碳刷銅套的端壁緊密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型電機的碳刷結構,包括碳刷架、安裝于碳刷架上的碳刷銅套,碳刷銅套內安裝碳刷,碳刷的尾端帶有碳刷彈簧,碳刷銅套的后端設有端蓋,其特征在所述的端蓋上設有銅帽,端蓋扣合后,碳刷彈簧緊壓于銅帽內,銅帽的外沿則與碳刷銅套的端壁緊密接觸。由于本實用新型建立了碳刷與碳刷架之間的靜態連接關系,使電源在碳刷與碳刷架之間的傳導始終是穩定的,從而有效地消除了碳刷面的火花現象,提高電機的工作壽命。
文檔編號H02K5/14GK202395583SQ201220004450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柳文, 趙乾麟 申請人:浙江乾麟縫制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