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繞組,具體涉及一種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
背景技術:
隨著驅動電機功率需求的不斷增大,對于要求變頻調速的應用場合,三相驅動電機通過低壓大電流或高壓低電流來實現,但是無論是低壓還是高壓,都存在控制系統選型困難的問題,控制系統成本高。而且三相驅動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溫度高,振動和噪音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控制成本低,運行溫度 低,振動和噪音小的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它包括設置在驅動電機定子槽中的三相星型繞組一和三相星型繞組二,三相星型繞組一和三相星型繞組二的角度互差30°,三相星型繞組一的起端頭A1、B1和Cl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一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二的起端頭A2、B2和C2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二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一的尾端頭al、bl和Cl與三相星型繞組二的尾端頭a2、b2和c2分別通過導線引出;在六相繞組中,其中兩個繞組上的線圈為少匝線圈,其余四個繞組上的線圈為多匝線圈,多匝線圈的匝數為少匝線圈匝數的兩倍。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I.采用六相繞組,可減小驅動電機每相的電流,從而可采用等級相對低的功率管進行控制,降低了控制器的成本;2.采用六相繞組,可使驅動電機的溫升明顯降低,振動和噪音明顯減小。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三相星型繞組一,2-三相星型繞組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圖I所示,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它包括設置在驅動電機定子槽中的三相星型繞組一 I和三相星型繞組二 2,三相星型繞組一 I和三相星型繞組二 2的角度互差30°,三相星型繞組一 I的起端頭A1、B1和Cl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一 I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起端頭A2、B2和C2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二 2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一 I的尾端頭al、bl和Cl與三相星型繞組二的尾端頭a2、b2和c2分別通過導線引出;[0014]在六相繞組中,其中兩個繞組上的線圈為 少匝線圈,其余四個繞組上的線圈為多匝線圈,多匝線圈的匝數為少匝線圈匝數的兩倍。
權利要求1.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驅動電機定子槽中的三相星型繞組一(1)和三相星型繞組二(2),三相星型繞組一(1)和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角度互差.30°,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起端頭A1、B1和Cl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起端頭A2、B2和C2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尾端頭al、bl和Cl與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尾端頭a2、b2和c2分別通過導線引出;在六相繞組中,其中兩個繞組上的線圈為少匝線圈,其余四個繞組上的線圈為多匝線圈,多匝線圈的匝數為少匝線圈匝數的兩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用多相驅動電機繞組,它包括設置在驅動電機定子槽中的三相星型繞組一(1)和三相星型繞組二(2),三相星型繞組一(1)和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角度互差30°,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起端頭A1、B1和C1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起端頭A2、B2和C2短接為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中點,三相星型繞組一(1)的尾端頭a1、b1和c1與三相星型繞組二(2)的尾端頭a2、b2和c2分別通過導線引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控制成本低,運行溫度低,振動和噪音小。
文檔編號H02K3/28GK202565058SQ20122023432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陶浩, 應青, 孫樹林, 陳玉, 康娟, 姚書琴 申請人:東方電氣集團東風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