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光伏組件卡接件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光伏組件與支撐梁的連接結構首先將光伏組件擱置于支撐梁上,然后采用螺栓穿過邊壓塊以及中間壓塊,從而將光伏組件與支撐梁固定,但是在一些惡劣的氣候下,采用壓塊進行固定連接,其連接強度較差,不能滿足特殊氣候的要求。因此尋求一種提高光伏組件與支撐梁連接強度,提高整體結構可靠度,保證光伏系統正常運行的光伏組件卡接件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提高光伏組件與支撐梁連接強度,提高整體結構可靠度,保證光伏系統正常運行的光伏組件卡接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光伏組件卡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頂板,所述頂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向下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夾持板和后夾持板,所述前夾持板和后夾持板的下端分別斜向內下方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收口板和后收口板,前收口板和后收口板的下端分別向下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鎖緊板和后鎖緊板,所述前夾持板和后夾持板的上段向左側或者右側均設置有卡槽,所述前鎖緊板和后鎖緊板的中部設置有前后貫通的安裝孔。
一種光伏組件卡接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四個上述的光伏組件卡接件將一個光伏組件安裝于兩根橫向布置的支撐梁上,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呈矩形布置,左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的卡槽朝左布置,右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的卡槽朝右布置,將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套設于兩根支撐梁上,然后在兩根橫向布置的支撐梁上擱置光伏組件,此時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均位于光伏組件內側,橫向向外逐個移動光伏組件卡接件,使得左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的卡槽卡置于光伏組件左邊框的C面上,右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的卡槽卡置于光伏組件右邊框的C面上,然后在每個光伏組件卡接件的一組安裝孔內對穿一個螺栓,從而將各個光伏組件卡接件鎖緊于支撐梁相應的橫向位置處,當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均鎖緊時,完成光伏組件在支撐梁上的固定安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光伏組件卡接件可以將光伏組件下方的C面與支撐梁固定連接,減少了因為惡劣環境對光伏組件上表面的影響,因此本發明光伏組件卡接件具有提高光伏組件與支撐梁連接強度,提高整體結構可靠度,保證光伏系統正常運行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光伏組件通過光伏組件卡接件安裝于支撐梁上的正面立體圖。
圖3為光伏組件通過光伏組件卡接件安裝于支撐梁上的背面立體圖。
圖4為圖2中的左方的光伏組件卡接件套設于支撐梁上的示意圖。
圖5為圖2中的右方的光伏組件卡接件套設于支撐梁上的示意圖。
其中:
光伏組件卡接件1、頂板1.1、前夾持板1.2、后夾持板1.3、前收口板1.4、后收口板1.5、前鎖緊板1.6、后鎖緊板1.7、卡槽1.8、安裝孔1.9、螺栓1.10
光伏組件2
支撐梁3。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涉及的一種光伏組件卡接件,它包括頂板1.1,所述頂板1.1的前端和后端分別向下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夾持板1.2和后夾持板1.3,所述前夾持板1.2和后夾持板1.3的下端分別斜向內下方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收口板1.4和后收口板1.5,前收口板1.4和后收口板1.5的下端分別向下設置有結構對稱布置的前鎖緊板1.6和后鎖緊板1.7,所述前夾持板1.2和后夾持板1.3的上段向左側或者右側均設置有卡槽1.8,所述前鎖緊板1.6和后鎖緊板1.7的中部設置有前后貫通的安裝孔1.9。
參見圖2-圖5,采用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將一個光伏組件2安裝于兩根橫向布置的支撐梁3上,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呈矩形布置,左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的卡槽1.8朝左布置,右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的卡槽1.8朝右布置,將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套設于兩根支撐梁3上,頂板1.1緊貼支撐梁3的頂面,前夾持板1.2和后夾持板1.3的內壁分別緊貼支撐梁3的前后外壁,然后在兩根橫向布置的支撐梁3上擱置光伏組件2,此時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均位于光伏組件2內側,橫向向外逐個移動光伏組件卡接件1,使得左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的卡槽1.8卡置于光伏組件2左邊框的C面2.1上,右方兩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的卡槽1.8卡置于光伏組件2右邊框的C面2.1上,然后在每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的一組安裝孔1.9內對穿一個螺栓1.10,螺栓1.10上旋置螺母將前鎖緊板1.6和后鎖緊板1.7鎖緊,從而將各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鎖緊于支撐梁3相應的橫向位置處,當四個光伏組件卡接件1均鎖緊時,完成光伏組件2在支撐梁3上的固定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