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剝線裝置,屬于剝線器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很多城市供電線路中線路導線逐漸由裸線改為絕緣電纜線,在這種導線上連接分支需要剝離導線絕緣層。目前,剝離該電纜絕緣層可采用常規電工刀具在停電作業或等電位作業時來完成。其中第一種方法是在線路斷電,中止線路電力供應的狀態下進行的,雖作業安全,但停電損失很大,也給用戶帶來不便;第二種是人直接用工具近距離接觸其優點是不停電,不足之處是由于作業人員直接接觸帶電導線,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作業的步驟多,效率低。現有的用來剝線裝置,一般都不適于帶電作業和對導線中間段的剝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剝線裝置,克服現有技術中剝線安全性不強且效率低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剝線裝置,包括錐齒輪傳動機構、中心轉軸、齒輪盤、固定側板、閉合側板、剝線刀具、閉合鎖鉤及解鎖鉤,所述錐齒輪傳動機構上端具有錐齒輪;所述中心轉軸由半圓弧形的固定板和半圓弧形的活動板通過上端交接連接形成的空心轉軸;所述固定板和活動板兩側對應位置的外表面沿著其徑向方向均向外延伸兩個凸緣;
所述齒輪盤包括半圓弧形的第一齒輪盤和半圓弧形的第二齒輪盤,所述第一齒輪盤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一側的凸緣的內側面上,第二齒輪盤固定安裝在所述活動板一側的凸緣的內側面上;
所述固定側板為兩塊,其均包括半圓弧形的第一固定側板和半圓弧形的第二固定側板,所述閉合側板為兩塊,其均包括第一閉合側板和第二閉合側板;所述第一固定側板上端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端交接;所述第二固定側板上端與所述第二閉合側板上端交接,兩塊固定側板對應和兩塊閉合側板的交接點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第一固定側板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板一端且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的凸緣的外側,所述第一閉合側板滑動連接在所述活動板一端且固定所述第二齒輪盤的凸緣的外側;所述第二固定側板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板另一端的凸緣的外側,所述第二閉合側板滑動連接在所述活動板另一端的凸緣的外側;
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動板的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側板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端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所述錐齒輪與所述齒輪盤嚙合;所述剝線刀具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遠離所述齒輪盤的一端凸緣的外側;
所述閉合鎖鉤固定在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的凸緣的外側面上或者所述固定在固定板上靠近第一齒輪盤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固定板和活動板下端的開口端;所述解鎖鉤固定在第一閉合側板上其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側板和第一閉合側板下端的開口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通過可開合的中心轉軸、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的開合可以實現將線固定在中心轉軸、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內;由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動板的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側板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端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錐齒輪通過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盤轉動進而帶動中心轉軸轉動,閉合鎖鉤隨著中心轉軸轉動至與解鎖鉤接觸,隨著繼續轉動,通過解鎖鉤的對第一閉合側板的膨脹力將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打開,將線放上去,逆時針轉動錐齒輪,齒輪盤上的刀口開始隨著齒輪盤對導線進行環切,這樣導線的皮就被剝下來了。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種剝線裝置,進一步,還包括閉合鎖鉤彈簧和解鎖彈簧,所述閉合鎖鉤彈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的凸緣的外側面上,或者固定在固定板上靠近第一齒輪盤的一端上;所述閉合鎖鉤彈簧另一端固定在閉合鎖鉤的端部;所述解鎖彈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解鎖鉤的端部。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種剝線裝置,進一步,所述固定板和活動板兩側的凸緣外側的端面均設置弧形的凹槽,所述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的內側均設有凸塊,所述凸塊對應滑動連接在所述凹槽。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種剝線裝置,進一步,還包括線性模具,所述線性模具從所述第一固定側板上端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端形成的通孔內穿入所述空心轉軸內。
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一種剝線裝置,進一步,還包括線性模具,還包括前殼體和后殼體,所述前殼體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側板和第二固定側板的外側邊緣;所述后殼體固定在所述第一閉合側板和第二閉合側板的外側邊緣。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形更加美觀,且可以防止雜物落進去難以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剝線裝置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剝線裝置主視圖
圖3為圖2A-A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圖2B-B方向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剝線裝置前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剝線裝置后視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后殼體,2、線性模具,3、前殼體,4、解鎖鉤,5、閉合鎖鉤,6、錐齒輪,7、座體,8、軸承,9、萬向節轉軸,10、第一齒輪盤,11、剝線刀具,12、活動板,13、固定板,14、15、第二閉合側板,16、第二固定側板17、第一閉合側板,18、第一固定側板,20、閉合鎖鉤彈簧,21、解鎖彈簧,22、凸緣,23、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剝線裝置,包括錐齒輪傳動機構、中心轉軸、齒輪盤、固定側板、閉合側板、剝線刀具、閉合鎖鉤及解鎖鉤,所述錐齒輪傳動機構上端具有錐齒輪6;所述中心轉軸由半圓弧形的固定板13和半圓弧形的活動板12通過上端交接連接形成的空心轉軸;所述固定板13和活動板12兩側對應位置的外表面沿著其徑向方向均向外延伸兩個凸緣22;
所述齒輪盤包括半圓弧形的第一齒輪盤10和半圓弧形的第二齒輪盤14,所述第一齒輪盤10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板13一側的凸緣22的內側面上,第二齒輪盤14固定安裝在所述活動板12一側的凸緣22的內側面上;且所述所述第一齒輪盤10和第二齒輪盤14固定位置對應,整體閉合時形成環形。
所述固定側板為兩塊,其均包括半圓弧形的第一固定側板18和半圓弧形的第二固定側板16,所述閉合側板為兩塊,其均包括第一閉合側板17和第二閉合側板15;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上端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7上端交接;所述第二固定側板16上端與所述第二閉合側板15上端交接,兩塊固定側板對應和兩塊閉合側板的交接點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板13一端且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10的凸緣22的外側,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7滑動連接在所述活動板12一端且固定所述第二齒輪盤12的凸緣22的外側;所述第二固定側板16滑動連接在所述固定板13另一端的凸緣22的外側,所述第二閉合側板15滑動連接在所述活動板12另一端的凸緣22的外側;
所述固定板13和所述活動板12的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7上端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所述錐齒輪6與所述齒輪盤嚙合;所述剝線刀具11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3上且遠離所述齒輪盤的一端凸緣22的外側;
所述閉合鎖鉤5固定在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10的凸緣22的外側面上或者所述固定在固定板13上靠近第一齒輪盤10的一端且靠近所述固定板13和活動板12下端的開口端;所述解鎖鉤4固定在第一閉合側板17上其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和第一閉合側板17下端的開口處。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通過可開合的中心轉軸、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的開合可以實現將線固定在中心轉軸、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內;由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動板的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側板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上端交接點距離所述中心轉軸的中心軸線的距離,錐齒輪通過通過順時針轉動帶動齒輪盤轉動進而帶動中心轉軸轉動,閉合鎖鉤隨著中心轉軸轉動至與解鎖鉤接觸,隨著繼續轉動,通過解鎖鉤的對第一閉合側板的膨脹力將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打開,將線放上去,逆時針轉動錐齒輪,齒輪盤上的刀口開始隨著齒輪盤對導線進行環切,這樣導線的皮就被剝下來了。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還包括閉合鎖鉤彈簧20和解鎖彈簧21,所述閉合鎖鉤彈簧20一端固定在固定所述第一齒輪盤10的凸緣22的外側面上,或者固定在固定板13上靠近第一齒輪盤10的一端上;所述閉合鎖鉤彈簧21另一端固定在閉合鎖鉤5的端部;所述解鎖彈簧21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7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解鎖鉤4的端部。
在另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3和活動板12兩側的凸緣22外側的端面均設置弧形的凹槽23,所述固定側板和閉合側板的內側均設有凸塊,所述凸塊對應滑動連接在所述凹槽。
在一個具體示例中,還包括線性模具2,所述線性模具2從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上端與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7上端形成的通孔內穿入所述空心轉軸內。所述線性模具2為筒形,其內徑與不同線的外徑相適配。
在另一個具體示例,還包括前殼體3和后殼體1,所述前殼體3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8和第二固定側板16的外側邊緣;所述后殼體1固定在所述第一閉合側板15和第二閉合側板17的外側邊緣。
在一些具體示例中,所述錐齒輪傳動機構包括座體7、萬向節傳動軸及軸承8,所述座體7內具有貫穿上下端的通孔,所述軸承8的外圈與所述通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萬向節傳動軸9穿過所述通孔內的軸承且與所述軸承的內圈固定連接,所述萬向節傳動軸9穿出通孔的一端設有錐齒輪6,另一端連接驅動機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