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配電網領域。
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用于遠程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的計算機化平臺,其中該配電網優選地在低電壓水平運行。
背景技術:
出于本申請的目的,術語“低電壓”(lv)涉及低于1kv交流和1.5kv直流的運行電壓。
如已知的,低電壓開關設備(switchgear)設施包括被設計為使得配電網的特定部分能夠適當地運行的開關裝置(例如,斷路器、隔離開關、接觸器等)。
通常,上述開關裝置與電子保護裝置(也稱為“電子保護繼電器”)操作性關聯,電子保護裝置適于通過合適的傳感器檢查開關設備的運行狀況,并且在故障或過載的情況下生成合適的命令以促進對相關聯的開關裝置的干預。
除了服務于上面提到的保護和控制目的,電子保護繼電器還可以收集和提供與其中安裝了它們的開關設備或配電網的其它部分的運行狀態相關的數據集。
在用于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狀態的當前可用的布置中,采用復雜且昂貴的解決方案,以使這些數據集在遠程級可用。
上面提到的缺點實際上不允許充分利用由電子保護繼電器收集的數據向客戶提供先進的監視服務。
根據最近的市場發展,感覺非常需要能夠確保以低成本容易和高效地遠程訪問由電子保護繼電器收集的數據量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在使用中具有高水平的靈活性,并且不需要對其中安裝了所述電子保護繼電器的開關設備的通信結構進行相關干預。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響應這種需要,本發明提供了根據以下權利要求1和相關的從屬權利要求的用于監視配電網的運行的計算機化平臺。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將從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化平臺的優選但非排他的實施例的描述中更清楚地呈現,本發明的非限制性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
圖1-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化平臺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包括在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化平臺中的輔助裝置的示意圖;
圖4是示出操作性耦接到lv開關裝置的圖3的輔助裝置的示意圖;
圖5-9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化平臺的運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上面提到的附圖,本發明涉及用于遠程監視配電網250的運行的計算機化平臺100,配電網250優選地在低電壓水平運行。
配電網250至少包括電子保護繼電器2。
電子保護繼電器2可以與配電網250的開關裝置20(例如,斷路器、隔離開關、接觸器等)操作性關聯。
電子保護繼電器2以及可能的相關聯的開關裝置20優選地包括在配電網250的開關設備200中。
開關設備200可以包括另外的電氣開關裝置(未示出)和另外的電子保護裝置2a、2b。
配電網250可以包括另外的電氣開關裝置(未示出)、在開關設備200外部的另外的電子保護裝置2c或者在開關設備200外部的其它通用電子裝置2d(例如,溫度或濕度傳感器、水量計或氣量計等)。
顯然,配電網250和開關設備200可以包括與上述不同的類型的電子裝置。
優選地,電子保護繼電器2包括保護與控制單元21,保護與控制單元21可以是已知的類型。
控制單元21被配置為獲取與配電網250的運行狀況相關的數據,檢查配電網250的運行狀況,并且在異常狀況的情況下(例如故障或過載)提供合適的命令以促進對相關聯的開關裝置20的干預。
優選地,電子保護繼電器2包括一個或多個另外的輔助裝置22、23、24或者與其操作性耦接,這些輔助裝置可以是已知的類型。
輔助裝置22、23、24可以包括例如被設計為加強/擴展保護與控制單元21的功能的電子裝置(例如,輔助裝置23)、被配置為向外部通信總線提供接口的電子裝置(例如,輔助裝置22、24)、意在為保護與控制單元21提供輔助接口的電子裝置(諸如顯示器或led界面),等。
優選地,電子保護繼電器2包括被設計為在保護與控制單元21和電子保護繼電器2的其它電子裝置22、23、24之間提供通信通道的第一通信總線25(這里也稱為“本地總線”)。
優選地,本地總線25使用“多-主(multi-master)”類型的通信模態來實現fieldbus類型的通信協議,諸如can或以太網(ethernet)。
優選地,電子保護繼電器2可以通過配電網250的第二通信總線27(這里也稱為“系統總線”)與位于開關柜(switchboard)200的內部或外部的另外的若干電子保護裝置2a、2c通信,其中第二通信總線27被設計為在保護與控制單元21和另外的電子保護繼電器之間提供通信通道。
優選地,系統總線27使用“主-從”類型的通信模態來實現modbus、profibus、profinet或modbus-tcp類型的通信協議。
優選地,電子保護繼電器2可以通過開關設備200的第三通信總線26(這里也稱為“開關柜總線”)與開關設備200的另外的若干電子保護裝置2b通信,其中第三通信總線26被設計為在保護與控制單元21和開關設備200的另外的電子保護繼電器之間提供專用通信通道。
優選地,開關柜總線26使用“多-主”類型的通信模態來實現fieldbus類型的通信協議,諸如can或ethernet。
根據本發明,計算機化平臺100至少包括與配電網250的相應的電子保護繼電器2操作性耦接或者包括在其中的輔助裝置1。
在一些實施例(圖3-4)中,輔助裝置1適于與相應的電子保護繼電器2一起可移除地安裝在開關裝置20上。
但是,依賴于如何實現電子保護繼電器2,其它解決方案是可能的。
作為示例(未示出),當電子保護繼電器2是自立式單元時,輔助裝置1可以可移除地安裝在電子保護繼電器2的外機箱上。
作為另一個示例(未示出),輔助裝置1可以是集成在電子保護繼電器2內的內部電子模塊。
根據圖3-4中所示的實施例,輔助裝置1包括優選地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外殼體14。
優選地,輔助裝置1包括用于與開關裝置20機械連接的第一機械連接部件15。
機械連接部件15可以包括外殼體14的耦接表面,其中該耦接表面被布置成與開關裝置20的相應的耦接表面幾何互補。
優選地,輔助裝置1包括用于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和其它輔助裝置22、24機械連接的第二機械連接部件16。
機械連接部件16可以包括外殼體14的耦接表面,其中該耦接表面被布置成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和其它輔助裝置22的相應的耦接表面幾何互補。
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收集與配電網250的運行相關的電網數據d,并通過因特網傳輸所述電網數據。
電網數據d可以包括與配電網250的運行相關的信息,例如與測量的電氣量、設置參數、控制變量等相關的數據,這些信息可以涉及配電網250中包括的任何裝置或構件。
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從與所述輔助裝置通信的所述配電網的一個或多個電子裝置21、22、23、24、2a、2b、2c、2d收集電網數據d。
優選地,輔助裝置1至少包括適于與包括在電子保護繼電器2中或者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操作性連接的電子裝置(例如,保護與控制單元21,輔助裝置22、23、24,或電子保護繼電器2a、2b、2c)通信的第一通信端口11。
可以通過本地總線25以及可能地通過開關柜總線26和系統總線27傳輸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輔助裝置22、24作為網關)。
作為示例,通信端口11可以是can或ethernet端口。
優選地,輔助裝置1至少包括適于通過因特網與一個或多個遠程計算機化單元30、40、50通信的第二通信端口12。
可以通過合適的通信線纜(例如,can或ethernet類型)或者合適的天線布置(例如,wi-fi或藍牙類型)經由因特網線路傳輸信息。
作為示例,通信端口12可以是適于因特網協議套件的tcp或udp端口。
再次參考圖3-4中所示的實施例,輔助裝置1優選地包括用于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的一個或多個電子裝置(例如,保護與控制單元21以及輔助裝置22、23、24)電連接的第一電連接部件17。
優選地,第一電連接部件17包括與外殼體14集成的一個或多個插座或插頭元件,每個插座或插頭元件可以有益地包括被配置為形成電源端口的電源接觸件和被配置為形成通信端口11的通信接觸件。
優選地,輔助裝置1還包括用于通過一條或多條通信線纜與因特網線路電連接的第二電連接部件18。
優選地,第二電連接部件18包括與外殼體14集成的一個或多個插座或插頭元件,每個插座或插頭元件可以有益地包括被配置為形成通信端口12的通信接觸件。
顯然,在圖3-4中所示的實施例中,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根據“即插即用”模式安裝,由此可安裝在開關裝置20上并且與電子保護繼電器的構件可連接。
這種解決方案顯著地簡化了輔助裝置1的安裝和使用。
優選地,輔助裝置1包括被配置為管理其運行的第一處理部件13。
作為示例,處理部件13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裝置(例如微處理器)、操作性耦接到所述處理裝置的一個或多個存儲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且可由所述處理裝置執行的軟件。
第一處理部件13,特別是其處理裝置,與第一通信端口11和第二通信端口12操作性耦接。
一般而言,輔助裝置1可以與保護與控制單元21,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的一個或多個另外的輔助裝置22、23、24(通過本地總線25),與和電子保護繼電器2通信(通過通信總線25、26、27和輔助裝置22、24)的一個或多個另外的電子裝置2a、2b、2c、2d以及與一個或多個遠程計算機化單元30、40、50(通過因特網)通信。
在圖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輔助裝置1不直接從輔助模塊23收集數據,而是從保護與控制單元21收集與輔助裝置23相關的數據,其中保護與控制單元21通過本地總線25與輔助裝置23通信。
在圖中所示的示例性實施例中,輔助裝置1通過通信總線25、26、27和輔助裝置22、24從電子裝置2a、2b、2c、2d收集數據。其中輔助裝置22、24優選地作為通信接口運行并且因此對輔助裝置1在功能上透明。
當然,根據需要,去向/來自輔助裝置1的數據流的其它配置是可能的。
重要的是注意到,輔助裝置1能夠向與其操作性關聯的電子保護繼電器2提供到因特網的直接連接,不需要使用或布置專用通信總線(諸如系統總線27)。
在實踐中,輔助裝置1可以作為因特網網關運行,其能夠在配電網250級收集電網數據d,并且通過因特網傳輸所述電網數據,使得可以在遠程級(例如,在云計算級)處理所述電網數據。
根據本發明,計算機化平臺100至少包括能夠通過因特網與輔助裝置1通信的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
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被配置為與輔助裝置1交互,以獲取和存儲電網數據d。
優選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包括被配置為管理其運行的第二處理部件31。
作為示例,處理部件31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裝置(例如,微處理器)、操作性耦接到所述處理裝置的一個或多個存儲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且可由所述處理裝置執行的軟件。
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可以由單個計算機化單元或者可連接到因特網并且彼此交互(例如為了實現云計算架構)的若干計算機化單元組成。
作為示例,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可以是設置有用于具有“服務器”類型功能(例如windowsservertm、windowsazuretm、macosservertm等)的裝置的運行系統的計算機單元。
根據本發明,計算機化平臺100包括能夠通過因特網與輔助裝置1和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通信的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
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被配置為提供接口服務,以管理輔助裝置1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交互。
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的基本任務包括促進輔助裝置1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之間的交互,例如,通過以非常靈活的方式在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可能的配置改變的情況下配合輔助裝置1的運行。
優選地,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包括被配置為管理其運行的第三處理部件41。
作為示例,處理部件41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裝置(例如,微處理器)、操作性耦接到所述處理裝置的一個或多個存儲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且可由所述處理裝置執行的軟件。
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可以由單個計算機化單元或者可連接到因特網并且彼此交互(例如為了實現云計算架構)的若干計算機化單元組成。
作為示例,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可以是設置有用于具有“服務器”類型功能(例如windowsservertm、windowsazuretm、macosservertm等)的裝置的運行系統的計算機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實現數據收集過程dgp,其中輔助裝置1輪詢通過第一通信端口11與所述輔助裝置通信的一個或多個電子裝置21、2a、2b、2c、2d,并且響應于這種輪詢活動而從所述電子裝置接收電網數據d。
優選地,由輔助裝置1基于存儲在其中的(例如儲存在處理部件13的永久存儲器位置中的)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所包括的信息來執行數據收集過程dgp。
數據收集文件dgf有益地包括允許輔助裝置1與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正確地交互并且正確地獲取和存儲電網數據d的信息。
作為示例,數據收集文件dgf可以包括關于要被輪詢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關于所述電子裝置的通信地址,關于要與所述電子裝置通信的通信總線25、26、27,關于要收集的電網數據d的類型的信息等。
有益地,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在數據收集過程dgp期間作為“主”裝置運行,即,它可以在任何時間主動地與所感興趣的從裝置(例如,電子裝置21、2a、2b、2c、2d中的一個)通信,顯然,根據存儲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的定時信息。
通過充當主裝置,輔助裝置1可以在許多方面優化數據收集過程dgp的執行,例如,通過在可能的時候對數據進行過采樣,或者通過相應于要收集的數據的種類適當地調整數據收集策略(例如,測量數據需要連續更新,而配置數據可以較不頻繁地被采樣,因為其很少改變)。
優選地,數據收集過程dgp包括一系列步驟,輔助裝置1在后續的采樣周期ts處循環性地重復這些步驟,以便從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獲取電網數據d的后續數據收集樣本dgs。
換言之,在每個采樣周期ts,數據收集過程dgp由輔助裝置1執行,以便從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并行地獲取數據收集樣本dgs。
優選地,數據收集樣本dgs是具有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的預定義的大小的數據的記錄。
優選地,采樣周期ts是具有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的預定義的持續時間的時間間隔。
現在參考圖5,現在更詳細地描述數據收集過程dgp的優選的步驟。
優選地,數據收集過程dgp提供對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的一些詢問步驟。
優選地,數據收集過程dgp包括輔助裝置1向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并行地發送數據收集查詢dgq的步驟。
基于數據收集文件dgf中包括的信息,輔助裝置1提供數據收集查詢dgq,其中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要詢問的電子裝置和要獲取的電網數據d。
優選地,數據收集過程dgp包括輔助裝置1從被輪詢的電子裝置接收數據收集響應dgr的步驟,其中數據收集查詢dgq被發送到該被輪詢的電子裝置。
通常,每個數據收集響應dgr包括相應的數據收集樣本dgs。
優選地,數據收集過程dgp包括輔助裝置1分析從被輪詢的電子裝置接收的數據收集響應dgr從而檢查錯誤的存在的步驟。
數據收集過程dgp包括輔助裝置1將從沒有發現其錯誤的電子裝置接收的數據收集樣本dgs存儲在相應的數據收集響應dgr中的步驟。
否則,數據收集過程dgp對于在相應的數據收集響應dgr中發現其錯誤的電子裝置將先前的詢問步驟重復給定的次數(2-3次)。
數據收集過程dgp停止對即使上面說明的詢問步驟被重復了所述給定次數仍然在相應的數據收集響應dgr中發現其錯誤的電子裝置的詢問。
當對于所有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都完成了上述步驟(在采樣周期ts內)時,數據收集過程dgp結束。
然后,在后續的采樣周期ts,輔助裝置1將對于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如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的)重復數據收集過程dgp。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實現數據發布過程dpp,其中輔助裝置1將所存儲的電網數據d傳輸到遠程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該遠程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通過所述輔助裝置的第二通信端口12(換言之,通過因特網)與所述輔助裝置通信。
優選地,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基于數據收集文件dgf中和所存儲的數據發布文件dpf中所包括的信息來執行數據發布過程dpp,dgf和dpf可以儲存在處理部件13的永久存儲器位置中。
數據發布文件dpf有益地包括允許輔助裝置1通過因特網與計算機化發布單元30正確地交互并且向計算機化發布單元30正確地傳輸電網數據d的信息。
作為示例,數據發布文件dpf可以包括關于計算機化單元30的通信地址的信息、關于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安全交互的數字證書的信息等。
有益地,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在數據發布過程dpp期間作為“客戶端”裝置運行,即,它可以僅在被請求時或根據數據收集文件dgf中存儲的定時信息主動地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通信。
這允許降低輔助裝置1的因特網連接的脆弱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數據發布過程dpp包括一系列步驟,輔助裝置1在后續的發布周期tp處循環地重復這些步驟,以向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傳輸具有預定義的傳輸格式的傳輸文件tf。
通過給定數量的電網數據d的數據發布樣本dps來創建傳輸文件tf,其中數據發布樣本dps優選地在后續的相應上傳周期tu從臨時存儲器(易失性或非易失性類型)上傳到存儲器緩沖器中。
每個上傳周期tu的持續時間短于或等于發布周期tp的持續時間,例如,使得由一個或多個后續被上傳的數據發布樣本dps形成傳輸文件tf。
優選地,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上傳周期tu的持續時間和發布周期tp的持續時間,而數據發布樣本dps的大小、傳輸文件tf的大小由輔助裝置1計算。
優選地,傳輸文件tf的傳輸格式是輕量級數據互換格式,諸如json(javascript對象符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可以被配置為向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和/或輔助裝置1提供格式翻譯服務,使得輔助裝置1可以繼續以相同的傳輸格式傳輸傳輸文件tf,而不需要在發布計算機化單元中有改變的情況下更新其固件。現在參考圖6,現在更詳細地描述數據發布過程dpp的優選的步驟。
數據發布過程dpp包括輔助裝置1在后續的上傳周期tu上傳一個或多個數據發布樣本dps的步驟。
數據發布過程dpp包括另一個步驟,其中輔助裝置1使用上傳的數據發布樣本dps創建傳輸文件tf。
然后,數據發布過程dpp包括輔助裝置1將傳輸文件tf傳輸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步驟。
優選地,在數據發布文件dpf中指定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地址。
優選地,使用安全協議(例如,tls–傳輸層安全)傳輸傳輸文件tf,從而確保利用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對輔助裝置1的安全識別以及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安全數據傳輸。
在傳輸傳輸文件tf時,數據發布過程dpp結束并且將由輔助裝置1在后續的發布周期tp處重復。
當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接收并存儲傳輸文件tf時,所傳輸的傳輸文件tf中所包括的信息可用于由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或操作性連接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另外的計算機化單元進一步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實現數據日志過程dlp,其中輔助裝置1基于數據收集文件dgf中和數據發布文件dpf中所包括的信息精煉并重新組織存儲的數據樣本dgs。
數據日志過程dlp基本涉及重構所獲取的電網數據d,以使其更適合于傳輸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
作為示例,所獲取的電網數據d的大小可以被設為具有適于用于傳輸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給定粒度。
優選地,數據日志過程dlp包括在后續日志周期tl處循環性重復的一系列步驟。
每個日志周期tl的持續時間長于采樣周期ts的持續時間,例如十倍長。
現在參考圖7,現在更詳細地描述數據日志過程dlp的優選的步驟。
數據日志過程dlp包括輔助裝置1等待多個數據收集樣本dgs被存儲在存儲器緩沖器中的步驟。
數據日志過程dlp包括輔助裝置1處理所獲取的數據收集樣本dgs以從所述數據收集樣本dgs提取或導出關于所述配電網250的運行的附加信息的步驟。
作為示例,可以使用合適的計算算法來從所獲取的數據收集樣本dgs獲得與給定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相關的數據,從而在后續的日志周期tl處內插所獲取的數據收集樣本dgs或者跟蹤數據或參數的變化。
數據日志過程dlp包括另一個步驟,其中輔助裝置1使用這樣的多個存儲的數據收集樣本dgs和通過處理所述數據收集樣本獲得的附加信息來創建數據日志記錄dlr。
優選地,基于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的信息來構造每個數據日志記錄dlr。
作為示例,每個數據日志記錄dlr的大小依賴于數據收集樣本dgs的大小。此外,可以在每個發布周期tp處設置的數據日志記錄dlr的數量依賴于可用于存儲日志記錄dlr的存儲器的大小、日志周期tl的持續時間和日志記錄dlr的大小。
優選地,所有這些參考值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或由輔助裝置1計算。
數據日志過程dlp包括另一個步驟,其中輔助裝置1將所創建的數據日志記錄dlr存儲在永久存儲器中。
然后,輔助裝置1在后續的日志周期tl處重復數據日志過程dlp。
從上文顯而易見的是,數據日志過程dlp可以與上述數據收集過程dgp同時由輔助裝置1執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實現數據上傳過程dup,其中為輔助裝置1提供來自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的更新數據ud。
數據上傳過程dup基本涉及為了安全原因或考慮到在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的交互中可能的即將到來的改變或考慮到輔助裝置本身的運行改變,使信息可用于更新輔助裝置1的功能。
作為示例,由于數據上傳過程dup,輔助裝置1在其正常運行期間可以被置于上傳新的數據發布文件dpf的狀況。
有益地,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在數據上傳過程dup期間作為“客戶端”裝置運行,即,它可以僅在被請求時或者根據數據收集文件dgf中存儲的定時信息主動地與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通信。
優選地,數據上傳過程dup包括一系列步驟,在其正常運行期間,在后續的更新周期tu處循環性地重復這些步驟。
優選地,在數據收集文件dgf中指定更新周期tu的持續時間。
現在參考圖8,現在更詳細地描述數據上傳過程dup的優選的步驟。
數據更新過程dup包括輔助裝置1向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發送更新查詢uq的步驟。
數據更新過程dup包括另一個步驟,其中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響應于更新查詢uq而向輔助裝置1傳輸更新數據ud。
更新數據ud可以包括,例如,用于要用于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安全交互的數字證書的恢復(renewing)數據、關于可用的新的固件的數據、關于可用的新的數據發布文件dpf的數據等。
作為另一個示例,更新數據ud甚至可以包括用于保護與控制單元21或者與輔助裝置1通信的其它電子保護繼電器2a、2b、2c的新的設置或控制參數。
在接收到所提到的更新數據之后,輔助裝置1可以通過因特網與其它遠程計算機化單元交互或通過合適的通信總線與其它電子裝置21、2a、2c、2d交互來采取合適的更新動作。
作為示例,輔助裝置1可以從合適的計算機化單元(未示出)上傳新的固件部分,其地址在更新數據ud中指定。
作為另一個示例,輔助裝置1可以在更新數據ud中指定的給定上傳時間從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直接上傳新的數據發布文件dpf。
作為另一個示例,輔助裝置1可以(通過通信端口11)將可能的新的設置或控制參數傳輸到保護與控制單元21或者傳輸到與輔助裝置1通信的其它電子保護繼電器2a、2b、2c、2d的保護與控制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至少包括能夠通過第二通信端口12(換言之,通過因特網)與輔助裝置1通信的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
如從以下將明顯看出的,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還能夠通過因特網與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通信。
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被配置為管理輔助裝置1的運行配置。
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可以包括被配置為管理其運行的第四處理部件51。作為示例,處理部件51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裝置(例如,微處理器)、操作性耦接到所述處理裝置的一個或多個存儲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且可由所述處理裝置執行的軟件。
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可以由單個計算機化單元或者可連接到因特網并且彼此交互(例如為了實現云計算架構)的若干計算機化單元組成。
作為示例,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可以是設置有用于具有“服務器”類型功能(例如windowsservertm、windowsazuretm、macosservertm等)的裝置的運行系統的計算機單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實現配置過程cfp,其中設置允許輔助裝置1適當地運行所必需的配置信息并將其傳輸到輔助裝置1。
如圖9中所示,配置過程cfp包括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基于由用戶提供的輸入數據選擇輔助裝置1作為要配置的裝置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包括另一個步驟,其中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通過輔助裝置1的通信端口12(換言之,通過因特網)與輔助裝置1(在這種情況下,其作為“客戶端”裝置運行)連接,以搜索配電網250的可能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這些電子裝置通過輔助裝置1的通信端口11與輔助裝置1通信。
配置過程cfp包括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基于由用戶提供的輸入數據(通過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的合適的用戶接口)選擇所感興趣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包括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基于由用戶提供的輸入數據創建數據收集文件dgf的步驟。
然后,配置過程cfp包括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向輔助裝置1傳輸數據收集文件dgf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還包括一些步驟,其中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也與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交互。
這些步驟可以與上述步驟并行地執行。
配置過程cfp實際上包括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將輔助裝置1向接口計算單元40注冊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包括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連接以從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獲取配置數據從而允許輔助裝置1與所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通信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包括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基于由用戶提供的輸入數據創建數據發布文件dpf的步驟。
配置過程cfp包括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向輔助裝置1傳輸數據發布文件dpf的步驟。
當數據收集文件dgf和數據發布文件dpf兩者都由輔助裝置1(其在這種情況下也作為“客戶端”裝置運行)上傳時,輔助裝置1準備好與電子裝置21、2a、2b、2c、2d以及與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交互。
從上文可明顯看出,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與不同的遠程計算機化單元交互,以上傳數據收集文件dgf和數據發布文件dpf。
輔助裝置1被配置為在配置階段期間從配置計算機化單元50上傳數據收集文件dgf,而在接收上傳數據ud之后,其在配置階段或在其正常運行期間被配置為從接口計算機化單元40上傳數據發布文件dpf。
根據本發明的計算機化平臺100允許完全滿足以上提到的市場需求。
與配電網250的運行相關的電網數據d可以容易地通過因特網從配電網級(例如,從電子保護繼電器2)傳輸到遠程計算級,例如云計算架構。
在遠程計算級,可以進一步處理電網數據d以向客戶提供高附加值服務,例如歷史分析服務、能源成本管理服務、電網效率管理服務等。
因此,通過充分利用可由保護繼電器或現場的其它裝置收集的信息,計算機化平臺100可以提供對現有配電網的運行的先進的監視服務,而不會對配電網250的結構有任何實質影響。
由于輔助裝置1能夠相對于包括在電子保護繼電器2中或者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操作性連接的電子裝置21、2a、2b、2c、2d并且相對于與其連接的發布計算機化單元30以透明的方式運行,可以獨立于所述電子裝置和所述發布計算機化單元的專有配置通過因特網高效地收集和傳輸電網數據d。
計算機化平臺100被配置為促進與配電網250的操作性耦接。
輔助裝置1可以以非常便宜的方式與電子保護繼電器2集成,而無需對電子保護繼電器2的內部通信總線或與其操作性連接的通信總線進行顯著改變。
根據“即插即用”模式,輔助裝置1可以容易地安裝在已經存在的電子保護繼電器2上。
由于輔助裝置1能夠容易地與適于與現有開關設備中廣泛采用的通信總線(諸如rs485通信總線)或者與開關設備內部且具有功能目的的通信總線(例如fieldbus通信總線)接合的通信接口(輔助裝置22、24)交互,因此輔助裝置1特別適于改裝干預,從而擴展現有的電子保護繼電器的功能。
在工業級,計算機化平臺100可容易且便宜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