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生產設備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應用于定子繞線機上的線杯。
背景技術:
:
定子是電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有鐵芯和漆包線繞組組成,定子的組裝即是將漆包線繞組嵌入鐵芯(俗稱上線),再進行綁線和整形。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手工上線方式逐漸為機械上線所代替,而機械上線一般通過定子繞線機和定子嵌線機完成,定子繞線機將線繞制在線杯上,然后拿取線杯使用到定子嵌線機上,完成漆包線嵌入?,F有的線杯一般有外導柱和內導柱兩層導柱組成,其外導柱一般為塑料材質,內導柱為金屬材質,在于定子嵌線機配合使用過程中內導柱的外壁常常受到磨損,從而內導柱外表面不光滑,在嵌線過程中,漆包線在內導柱上移動或照成線傷(指刮掉漆包線外漆),從而影響定子性能,從而需要常常修磨內導柱,而現有的內導柱一般通過螺釘固定在線杯上,修磨時需要取下內導柱,常常需要拆卸螺釘和安裝螺釘,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定子繞線機上的線杯,其更改了內導向柱與線杯的連接結構,方便內導向柱的修磨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于定子繞線機上的線杯,包括下底座和上底座,下底座底面的中部成型有定位塊,定位塊四周的下底座底面上成型有若干臺階孔,上底座的底面成型有與下底座上臺階孔相對的螺紋孔,螺栓穿過下底座的臺階孔螺接緊固在上底座的螺紋孔內,臺階孔四周的下底座頂面上成型有圓錐形的沉孔,沉孔內插接有圓錐形的橡膠塊,橡膠塊上成型有中心孔,上底座上成型有與下底座沉孔相對的過孔,上底座的過孔內插接有豎直的內導向柱,內導向柱穿過上底座的過孔插接在橡膠塊的中心孔內,橡膠塊中心孔的內壁壓靠在內導向柱上,橡膠塊的外壁壓靠在沉孔的側壁上,橡膠塊的上端面壓靠在上底座的底面上;過孔外側的上底座上成型有插孔,外導向柱內插接在上底座的插孔內并通過頂絲和外導向柱固接。
優選的,所述下底座的側壁上成型有支桿,支桿上成型有定位柱。
優選的,所述的臺階孔至少設有三個,臺階孔下底座的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內導向柱的根數和外導向柱的根數相等,內導向柱和外導向柱分別繞上底座的中心軸線呈環形均勻分布。
優選的,所述的內導向柱采用金屬材質,外導向柱采用塑料材質,內導向柱的直徑小于外導向柱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的橡膠塊的錐度等于下底座上沉孔的錐度相等,橡膠塊的中心孔直徑小于內導向柱的直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更改了定子繞線機上線杯與線杯上的內導向柱的連接結構,其無需通過螺釘來連接,方便了內導向柱的拆卸和安裝,為內導向柱的修磨工作帶來了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半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底座;11、支桿;12、定位柱;13、定位塊;14、臺階孔;15、沉孔;2、上底座;21、螺紋孔;22、過孔;23、插孔;3、外導向柱;4、頂絲;5、內導向柱;6、橡膠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至3所示,一種應用于定子繞線機上的線杯,包括下底座1和上底座2,下底座1底面的中部成型有定位塊13,定位塊13四周的下底座1底面上成型有若干臺階孔14,上底座2的底面成型有與下底座1上臺階孔14相對的螺紋孔21,螺栓穿過下底座1的臺階孔14螺接緊固在上底座2的螺紋孔21內,臺階孔14四周的下底座1頂面上成型有圓錐形的沉孔15,沉孔15內插接有圓錐形的橡膠塊6,橡膠塊6上成型有中心孔,上底座2上成型有與下底座1沉孔15相對的過孔22,上底座2的過孔22內插接有豎直的內導向柱5,內導向柱5穿過上底座2的過孔22插接在橡膠塊6的中心孔內,橡膠塊6中心孔的內壁壓靠在內導向柱5上,橡膠塊6的外壁壓靠在沉孔15的側壁上,橡膠塊6的上端面壓靠在上底座2的底面上;過孔22外側的上底座2上成型有插孔23,外導向柱3內插接在上底座2的插孔23內并通過頂絲4和外導向柱3固接。
所述下底座1的側壁上成型有支桿11,支桿11上成型有定位柱12。
所述的臺階孔14至少設有三個,臺階孔14下底座1的中心呈環形均勻分布。
所述內導向柱5的根數和外導向柱3的根數相等,內導向柱5和外導向柱3分別繞上底座2的中心軸線呈環形均勻分布。
所述的內導向柱5采用金屬材質,外導向柱3采用塑料材質,內導向柱5的直徑小于外導向柱3的直徑。
所述的橡膠塊6的錐度等于下底座1上沉孔15的錐度相等,橡膠塊6的中心孔直徑小于內導向柱5的直徑。
工作原理:本發明為定子繞線機上的線杯,其線杯上的內導向柱5,通過下底座1和上底座2合并致使圓錐形的橡膠塊6擠壓變形,實現橡膠塊6與內導向柱5緊密配合,從而不會使內導向柱5脫離線杯;
而拆卸內導向柱5時,只要松開來連接下底座1和上底座2螺栓,不需取下,只要下底座1和上底座2之間存在間隙,則橡膠塊6可變形,則就方便取下內導向柱5,而不是每根內導向柱都送螺釘。
所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