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力,特別是涉及一種供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供電系統。
背景技術:
1、在石油天然氣、化工、能源電力等領域,通常采用燃氣輪機、儲能設備聯合向用電設備供電,在燃機配合儲能設備的供電作業中,當儲能設備需要充電時,燃機會分出一部分輸出的電量用于給儲能設備進行充電。
2、然而,在冬季或氣溫嚴寒或多變的地區作業時,儲能設備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需要頻繁的進行充電,此時由于燃機出力限制,又缺少儲能設備的輔助,燃機一旦抽出部分電力對儲能設備進行充電,可能導致關鍵作業時可用電力不足的風險,存在供電穩定性較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升供電穩定性的供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供電系統。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供電系統的控制方法,供電系統包括儲能單元,以及分別連接儲能單元的燃機發電單元、備用發電單元;方法包括:
3、在儲能單元處于可充電狀態的情況下,將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與燃機發電單元的額定輸出功率進行比較;
4、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則基于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以及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之間的差值,調整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直至儲能單元進入不可充電狀態。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基于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以及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之間的差值,調整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包括:
6、若備用發電單元處于發電狀態,則將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調整至額定輸出功率,并減少備用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其中,備用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的減少的量等于差值;
7、若備用發電單元處于空閑狀態,則將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調整至額定輸出功率。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9、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等于額定輸出功率,則根據作業需求確定是否控制備用發電單元進入發電狀態,并在確定備用發電單元進入發電狀態的情況下,返回執行上述將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與燃機發電單元的額定輸出功率進行比較的步驟。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11、在確認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滿足作業需求的情況下,比較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
12、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增大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以在保證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滿足作業需求的情況下,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等于額定輸出功率,則確定出儲能單元是否處于可充電狀態。
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14、在確認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不滿足作業需求的情況下,當儲能單元處于可放電狀態,則進入儲能供電模式,儲能供電模式用于表征燃機發電單元和儲能單元共同發電;
15、在確認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不滿足作業需求的情況下,當儲能單元處于不可放電狀態,則基于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確認進入備用供電模式,備用供電模式于表征燃機發電單元和備用發電單元共同發電。
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17、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時,增大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以保證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滿足作業需求的情況下,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則繼續增大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返回執行上述比較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的步驟。
18、第二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供電系統的控制裝置,供電系統包括儲能單元,以及分別連接儲能單元的燃機發電單元、備用發電單元;裝置包括:
19、比較模塊,用于在儲能單元處于可充電狀態的情況下,將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與燃機發電單元的額定輸出功率進行比較;
20、調整模塊,用于當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則基于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以及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之間的差值,調整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直至儲能單元進入不可充電狀態。
21、第三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控制系統,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處理器執行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的方法的步驟。
22、第四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配電設備,包括上述的控制系統。
23、第五方面,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供電系統,供電系統包括:
24、燃機發電單元;
25、備用發電單元;
26、儲能單元,分別連接燃機發電單元和備用發電單元;
27、控制單元,用于執行上述的方法的步驟;
28、配電設備,分別與控制單元、儲能單元、燃機發電單元及備用發電單元連接,配電設備還用于連接作業用電設備,以及,用于基于控制單元輸出的指令選擇性地控制儲能單元、燃機發電單元、備用發電單元及作業用電設備之間電連接的通斷。
2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燃機發電單元包括多個燃機發電機組,各燃機發電機組通過電纜連接配電設備;
30、儲能單元包括多個電池分撬,以及多個儲能控制分撬,各電池分撬和各儲能控制分撬一一連接,各電池分撬通過第一電纜連接配電設備;
31、備用發電單元包括多個備用發電設備,各備用發電設備和各儲能控制分撬之間分別通過第二電纜和管道連接,各備用發電設備和各電池分撬之間通過管道連接。
3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供電系統還包括第一供給單元和第二供給單元,其中,第一供給單元和第二供給單元均用于提供燃料;
33、第一供給單元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第二供給單元分別連接各備用發電設備。
3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供給單元包括第一燃料處理設備,第二供給單元包括第二燃料處理設備;
35、第一燃料處理設備通過第一管線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第二燃料處理設備通過第二管線分別連接各備用發電設備。
3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供電系統還包括第一供給單元和第二供給單元,其中,第一供給單元和第二供給單元均用于提供燃料;
37、第一供給單元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和第二供給單元,第二供給單元連接各備用發電設備。
3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供給單元包括第一燃料處理設備,第二供給單元包括第二燃料處理設備;
39、第一燃料處理設備通過第一管線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和第二燃料處理設備,第二燃料處理設備通過第二管線分別連接各備用發電設備。
4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供電系統還包括供給單元,其中,供給單元用于提供燃料;
41、供給單元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和各備用發電設備。
4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供給單元包括燃料處理設備;
43、燃料處理設備通過第一管線分別連接各燃機發電機組和各備用發電設備。
44、上述供電系統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供電系統,通過在儲能單元處于可充電狀態的情況下,依據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情況以及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調整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以完成對于儲能單元的充電;本技術在儲能單元處于可充電狀態,且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小于額定輸出功率的情況下,采用余熱利用技術,根據備用發電單元所處的運行狀態,以及燃機發電單元的當前輸出功率和額定輸出功率之間的差值調整燃機發電單元的輸出功率,以實現對于儲能單元的充電,相較于傳統的燃機配合儲能的供電作業中當儲能需要充電時,燃機會分出一部分輸出的電量用于給儲能進行充電,從而導致供電穩定性較差的問題,利用燃機發電單元的余熱改善儲能單元的運行環境溫度,提升了供電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