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控制器,具體涉及一種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
背景技術:
1、充電器是日常常見電子設備,但是在一些特殊場合,比如有償充電的公共場所或者設施,就需要一種充電控制設備,可以根據充電時間的長短來進行充電控制。現有的充電控制設備中,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通常是分開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不便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能夠將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集成在一個殼體內。
2、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包括底殼和面板,所述底殼內具有頂部敞口的安裝腔體,所述安裝腔體的一端設有無線充電板托盤,所述安裝腔體的另一端安裝有有線充電板螺絲柱,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與所述有線充電板螺絲柱之間設有無線充控制板卡位;所述面板安裝在所述底殼的頂部以覆蓋所述安裝腔體,所述面板的一端設有與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對應的無線充電區域。
4、進一步,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由所述底殼的底部向其頂部方向凸起形成。
5、進一步,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的頂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淺槽。
6、進一步,所述無線充控制板卡位由四個卡凸圍合而成,每個所述卡凸均包括支柱和限位卡,所述支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安裝腔體的底部,所述限位卡由所述支柱的上端向所述無線充控制板卡位的中部延伸,在每個所述卡凸的內側形成一倒l型卡槽。
7、進一步,所述安裝腔體內還設有多根觸摸控制板定位柱,多根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呈矩形結構間隔設置。
8、進一步,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的截面為l型。
9、進一步,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卡凸的高度。
10、進一步,所述安裝腔體的一側壁設有兩個凸出于其側壁的限位凸起,兩個所述限位凸起之間形成雷達板凹槽。
11、進一步,所述有線充電板螺絲柱包括usb充電板螺絲柱和type-c充電板螺絲柱,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usb充電板螺絲柱對應的usb充電口以及與所述type-c充電板螺絲柱對應的type-c充電口。
12、進一步,所述安裝腔體的兩側分別設有鏤空的線卡位。
13、本申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殼和面板,所述底殼內具有頂部敞口的安裝腔體,所述安裝腔體的一端設有無線充電板托盤,所述安裝腔體的另一端安裝有有線充電板螺絲柱,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與所述有線充電板螺絲柱之間設有無線充控制板卡位;所述面板安裝在所述底殼的頂部以覆蓋所述安裝腔體,所述面板的一端設有與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對應的無線充電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由所述底殼的底部向其頂部方向凸起形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充電板托盤的頂部具有向下凹陷的淺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充控制板卡位由四個卡凸圍合而成,每個所述卡凸均包括支柱和限位卡,所述支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安裝腔體的底部,所述限位卡由所述支柱的上端向所述無線充控制板卡位的中部延伸,在每個所述卡凸的內側形成一倒l型卡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腔體內還設有多根觸摸控制板定位柱,多根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呈矩形結構間隔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的截面為l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摸控制板定位柱的高度大于所述卡凸的高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腔體的一側壁設有兩個凸出于其側壁的限位凸起,兩個所述限位凸起之間形成雷達板凹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線充電板螺絲柱包括usb充電板螺絲柱和type-c充電板螺絲柱,所述面板上設有與所述usb充電板螺絲柱對應的usb充電口以及與所述type-c充電板螺絲柱對應的type-c充電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充電控制器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腔體的兩側分別設有鏤空的線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