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線纜,尤其涉及一種無塵拖鏈線纜。
背景技術:
1、在一些需要來回移動的設備中,為了防止線纜出現(xiàn)糾纏、磨損、散亂的現(xiàn)象,常把線纜放入到拖鏈中組成拖鏈線纜來使用。目前,拖鏈線纜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到工業(yè)電子系統(tǒng)、自動生產(chǎn)線、倉儲設備、機器人、消防系統(tǒng)、起重機、數(shù)控車床和冶金工業(yè)等領域中。
2、現(xiàn)有的拖鏈線纜通常包括防護套、線卡、龍骨層和線纜,其中,龍骨層用以支撐線卡,線纜穿設在線卡上,防護套包覆在線卡的外側,以對位于線卡上的線纜進行防護。但現(xiàn)有技術中,在疊加多層拖鏈線纜時,因防護套設計不合理,易對相鄰層的線纜造成磨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塵拖鏈線纜,能有效降低了因疊放造成的線纜磨損風險。
2、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塵拖鏈線纜,包括
3、內(nèi)外層疊設置的至少一個線卡,每一所述線卡上均設有至少一個用以容置線纜的線纜槽,所述線纜槽貫穿線卡的長度方向;
4、保護套,與所述線卡一一對應設置,并能包覆在對應的所述線卡上;且所述保護套遠離對應的所述線卡的一側為平面,所述保護套朝向對應的所述線卡的一側設有用以打開或閉合所述保護套的啟閉件,所述啟閉件能沿對應的所述線卡的長度方向移動;
5、所述線卡上開設有用以容置所述啟閉件移動的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位于任一相鄰的兩個所述線纜槽之間。
6、本實用新型無塵拖鏈線纜的有益效果在于:
7、首先通過與線卡一一對應設置的保護套,保證了每層線卡上的線纜均能得到保護套的獨立防護,再通過啟閉件的設置實現(xiàn)了保護套的打開或閉合,以利于保護套與線卡的快速組裝;其次,將保護套遠離線卡的一側設置為平面,使得相鄰兩個線卡疊放時,保護套是以平面朝向相鄰的線卡的;而啟閉件設置在保護套朝向對應線卡的一側,使得啟閉件的移動能內(nèi)置在保護套與對應的線卡之間,相當于隱藏式的啟閉結構,進而避免啟閉件啟閉過程中對相鄰層線卡的剮蹭磨損;最后通過在線卡上開設限位槽,并將限位槽限位在相鄰兩個線纜槽之間,由于線纜槽、限位槽均是沿線卡長度方向設置的,因此,在啟閉件沿限位槽移動的過程中,啟閉件是不會碰觸到位于線纜槽內(nèi)的線纜的,進而避免了啟閉件啟閉過程中對對應線卡上的線纜的剮蹭磨損。
8、進一步來說,所述啟閉件為隱形拉鏈。采用隱形拉鏈的方式啟閉保護套,既保證了啟閉動作的簡便性,又能保證保護套為平面的一側不會出現(xiàn)因拉鏈齒條外露而導致的剮蹭現(xiàn)象。
9、進一步來說,所述線卡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夾頭,所述固定夾頭沿層疊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線卡沿層疊方向的尺寸。當兩個線卡疊層放置時,因固定夾頭沿疊層方向上的尺寸較大,兩個線卡之間勢必能留出一定的鏤空間距,這樣設置能有效避免相鄰兩個線卡上的線纜發(fā)生接觸摩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線纜的目的。
10、進一步來說,所述固定夾頭包括上夾頭、下夾頭,所述上夾頭、下夾頭通過螺栓固定并能夾合在所述線卡上。通過上夾頭、下夾頭的設置能對線卡的端部進行固定。
11、進一步來說,沿層疊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線卡之間留有間距,以避免相鄰兩個線卡上的線纜發(fā)生擠壓磨損。
12、進一步來說,所述線卡沿層疊方向的截面呈橢圓跑道形,以使線卡的至少部分區(qū)域為平面。將線卡的截面設置為橢圓跑道形,以利于多個線卡任意疊層放置,且通過平面能增大線卡與其余設備接觸時的受力面積,從而減少地面或工作臺對拖鏈線纜表面的損傷,延長拖鏈線纜的使用壽命。
13、進一步來說,沿層疊方向上,位于最內(nèi)層的所述線卡的內(nèi)側設有與線卡形狀適配的龍骨層,且所述龍骨層與最內(nèi)層的線卡之間留有間距。由于線卡多采用柔性材質支撐,通過在層疊方向的最內(nèi)側設置龍骨層,既不影響多個線卡的任一疊放,也能增強對疊放的多個線卡的支撐。
14、進一步來說,所述線纜槽呈平鋪或層疊的方式布設在所述線卡上,且當線纜槽層疊布設時,不同層上的線纜槽呈錯位設置,以盡可能減少線纜間的相互干擾。
1.一種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啟閉件為隱形拉鏈。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卡的兩端分別設有固定夾頭,所述固定夾頭沿層疊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線卡沿層疊方向的尺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夾頭包括上夾頭、下夾頭,所述上夾頭、下夾頭通過螺栓固定并能夾合在所述線卡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沿層疊方向上,相鄰兩個所述線卡之間留有間距。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卡沿層疊方向的截面呈橢圓跑道形,以使線卡的至少部分區(qū)域為平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沿層疊方向上,位于最內(nèi)層的所述線卡的內(nèi)側設有與線卡形狀適配的龍骨層,且所述龍骨層與最內(nèi)層的線卡之間留有間距。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塵拖鏈線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槽呈平鋪或層疊的方式布設在所述線卡上,且當線纜槽層疊布設時,不同層上的線纜槽呈錯位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