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用的線路板的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
背景技術: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種連接介面,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制定,不分正反兩面均可插入,大小約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樣支持USB標準的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等功能,Type-C廣受青睞的原因除了小巧輕薄、支持正反插以及USB3.1的高傳輸速率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可以支持影音信號的傳輸。現在Type-C廣泛應用于手機、電腦、PAD等電子設備,作為其搭載的線路板,其需求也是越來越多。目前,消費電子產品板端Type-C接口大多是搭載在硬板或軟硬結合板上,傳統的硬板不具備撓性,使用不便;而軟硬結合板雖然兼具了硬板的承載力及軟板的撓性,但其生產工序復雜,需要同時具備FPC生產設備與PCB生產設備,生產難度大,良品率僅約為70%左右,材料浪費大,生產周期長,價格昂貴。柔性線路板是以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為基材制成的一種可靠性絕佳的可撓性印刷電路板,具有配線密度高、重量輕、厚度薄、彎折性好的特點,而柔性線路板的板子過于柔軟,承載電子元器件能力差,不具備搭載Type-C接口的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搭載Type-C接口、結構簡單、加工工序簡單、良品率高、節約材料的柔性線路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包括通過純膠壓合成一體的柔性線路板、FR4材質的增強片;其中所述柔性線路板上設有經金屬化處理、可容Type-C接口的固定腳穿過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增強片上適配所述第一固定孔,設有經金屬化處理、可容Type-C接口的固定腳穿過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周圍保留寬度為0.2mm-0.5mm銅環;所述純膠上對應所述第一固定孔,設有可容Type-C接口的固定腳穿過的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徑小于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孔徑大于第一固定孔。
優選地,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孔徑比第一固定孔的孔徑小0.1mm;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孔徑比第一固定孔的孔徑大0.3mm。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周圍銅環的寬度為0.3mm。
更進一步地,所述增強片為FR4覆銅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純膠將所述柔性線路板與增強板適配地壓合,所述第二固定孔小于第一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大于第一固定孔,使得第二固定孔的銅環直接接觸金屬化的第一固定孔,Type-C接口的固定腳焊接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上時,焊錫從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的一面沿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的金屬化層爬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的另一面,同時焊錫將所述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填充好,將固定腳焊接牢固;Type-C接口的固定腳到第二固定孔的距離小于固定腳到第一固定孔的距離,固定腳主要固定焊接在增強片上,插拔Type-C接口時更加穩定,不會松動,與Type-C接口搭載在硬板或軟硬結合板上具有同等的牢固度。同時所述搭載 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生產過程中,設備精簡、工序縮短,節約材料,效率提高,良品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解釋。
圖1是實施例中柔性線路板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增強板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B處的剖面圖
圖5是純膠示意圖
圖6是Type-C接口固定在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上立體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包括通過純膠3壓合成一體的柔性線路板1和增強片2。
如圖1、圖2所示,柔性線路板1上設有Type-C接口區11,Type-C接口區11上設有經金屬化處理的、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一固定孔111;如圖3所示,所述增強片2為FR4材質,增強片2上適配所述第一固定孔111,設有經金屬化處理的、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二固定孔21,第二固定孔21周圍保留寬度為0.2mm-0.5mm銅環22,所述第二固定孔21的孔徑小于第一固定孔111;如圖4所示,純膠3上對應所述第一固定孔111,設有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三固定孔31,所述第三固定 孔31的孔徑大于第一固定孔111;所述增強片2、純膠3的外型適配所述Type-C接口區11的外型。
所述第二固定孔21小于第一固定孔111,第三固定孔31大于第一固定孔111,使得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的第二固定孔21的銅環22直接接觸金屬化的第一固定孔111。如圖6所示,組裝方獲得本實用新型所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后,即可將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焊接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上,焊錫從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的一面沿第二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111的金屬層爬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的另一面,同時焊錫將所述第二固定孔21、第一固定孔111填充好,將固定腳91焊接牢固;所述固定腳91到第二固定孔21的距離小于固定腳91到第一固定孔111的距離,固定腳91主要固定焊接在增強片2上,插拔Type-C接口9時更加穩定,不會松動,與Type-C接口9搭載在硬板或軟硬結合板上具有同等的牢固度。
經研發試驗,當第二固定孔21的孔徑比第一固定孔111的孔徑小0.1mm,第三固定孔31的孔徑比第一固定孔111的孔徑大0.3mm,且所述第二固定孔21周圍的銅環22的寬度為0.3mm時,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與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結合更加牢固,更節約焊錫。
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柔性線路板1上的Type-C接口區11上,按要求鉆出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一固定孔111,然后按現有技術的方法對第一固定孔111做沉銅、鍍銅的金屬化處理;
步驟2在大塊的FR4板材上,適配所述Type-C接口區11的外型,排列布局若干塊增強片2,在每一塊增強片2上,對應所述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及第一固定孔111,相應的鉆出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二固定孔21,所述第二固定孔21小于第一固定孔111。按現有技術中線路板制作流程對第二固定孔21做沉銅、鍍銅的金屬化處理,然后僅保留第二固定孔21周圍0.2mm-0.5mm寬的銅環22,優選保留0.3mm的銅環22,多余的銅層蝕刻掉,最后將所述銅環22做抗氧化處理或做鎳金處理;優選地,所述FR4板材為FR4覆銅板。
步驟3適配柔性線路板1的Type-C接口區11匹配的外型,將經步驟2處理后的增強片2進行成型化處理,即采用模具沖切或者CNC鑼型的方式,使增強片2的外形適配Type-C接口區11的外型;優選地,對于外型要求嚴格的產品選用CNC鑼型;
步驟4對應所述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及第一固定孔111,在純膠3上相應的鉆出可容Type-C接口9的固定腳91穿過的第三固定孔31,所述第三固定孔31略大于第一固定孔111。
步驟5如圖7所示,將增強片2與柔性線路板1上的Type-C接口區11通過純膠3配合地壓合成一體,所述第一固定孔111、第三固定孔31、第二固定孔21一一適配對應,得到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10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搭載Type-C接口的柔性線路板的制作方法,相比現有技術將Type-C接口搭載在軟硬結合板上,生產設備精簡、生產工序縮短,生產效率提高25%以上,良品率可達到90%以上;在大塊的FR4板材上整體布置加工若干塊增強片2,充分利用材料,環保節約,相對軟硬結合板的加工工藝而言, 根據不同產品的形狀及大小,材料利用率提高60%以上,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