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功放器的散熱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功放器散熱結構,包括功放組件和散熱組件,所述功放組件包括功放板和功放屏蔽罩,所述功放板上設有若干功放元件;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器和導熱件,所述導熱件的底面與所述功放板相抵接,導熱件的頂面穿過所述功放屏蔽罩并與所述散熱器抵接,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該功放器散熱結構,在氣流散熱的基礎上,在功放板上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增加了導熱件,從而將熱從功放板和功放元件快速地傳導至散熱器,避免了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的熱對流,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功放管密集區域的熱量過高,大大地提高了散熱器的散熱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功放器的散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功放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功放器的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功放器是功率放大器或功率變壓器的簡稱,廣泛應用于各類音響器材中。功放器內部電子元件分布緊湊,功放管通常相鄰設置或成排設置,即在相對較小的區域內,產生的熱量較多,常規的氣流散熱方式散熱效果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散熱效果更佳的功放器散熱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功放器散熱結構,包括功放組件和散熱組件,所述功放組件包括功放板和功放屏蔽罩,所述功放板上設有若干功放元件;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器和導熱件,所述導熱件的底面與所述功放板相抵接,導熱件的頂面穿過所述功放屏蔽罩并與所述散熱器抵接,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
[0006]作為優選,所述功放元件呈隊列狀分布,所述導熱件呈板狀,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列的功放元件之間。
[0007]作為優選,所述導熱件包括若干縱板和一橫板,所述橫板用于將若干縱板相連通,至少一縱板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
[0008]作為優選,所述橫板上端開鑿有若干通風口。
[0009]作為優選,所述散熱器底面設有若干通風孔。
[0010]作為優選,所述導熱件包括一底板和若干平行排列的縱板,所述底板與所述功放板抵接,至少有一個縱板位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
[0011]作為優選,所述導熱件包括一頂板和與兩側板,所述側板的外側均設有功放元件,所面板和側板均設有向中心延伸的導風片。
[0012]作為優選,所述功放屏蔽罩上設有供所述導熱件穿接的嵌合孔,所述嵌合孔的形狀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嵌合孔的面積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面積之比為1.05-1.2:1ο
[0013]作為優選,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若干風扇。
[0014]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在氣流散熱的基礎上,在功放板上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增加了導熱件,從而將熱從功放板和功放元件快速地傳導至散熱器,避免了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的熱對流,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功放管密集區域的熱量過高,大大地提高了散熱器的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實施例1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導熱件的第一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導熱件的第二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導熱件的第三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散熱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1]其中,各附圖標記:1、功放板;2、功放屏蔽罩;21、嵌合孔;3、功放元件;4、散熱器;41、通風孔;5、導熱件;51、縱板;52、橫板;521、通風口 ;53、底板;54、頂板;55、側板;56、導風片;6、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3]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記載的“上”、“下”、“頂”、“底”等方位指示詞應該理解為對附圖的方位指示。
[0024]實施例1
[0025]—種功放器散熱結構,所述功放器包括功放組件和散熱組件,如圖1所示,所述功放組件包括功放板I和功放屏蔽罩2,所述功放板上設有若干功放元件3;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器4和導熱件5,所述導熱件的底面與所述功放板相抵接,導熱件的頂面穿過所述功放屏蔽罩并與所述散熱器抵接,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
[0026]該功放器的散熱結構,在氣流散熱的基礎上,通過在功放板上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增加了導熱件,從而將熱從功放板和功放元件快速地傳導至散熱器,避免了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的熱對流,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功放管密集區域的熱量過高,大大地提高了散熱器的散熱效率。
[0027]本實施例中,導熱件可以為多種形狀,對于功放元件呈隊列狀分布的功放板,所述導熱件呈板狀,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列的功放元件之間。
[0028]導熱件除了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的部分外,還可以有其它的輔助部分,如圖2所示,所述導熱件包括若干縱板51和一橫板52,所述橫板用于將若干縱板相連通,至少一縱板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以提高散熱效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所述橫板上端開鑿有若干通風口 521,以使屏蔽罩內的氣流穿過,從而加速氣流在功放屏蔽罩內的流速。
[0029]導熱件的另一結構如圖3所示,所述導熱件包括一底板53和若干平行排列的縱板51,所述底板與所述功放板抵接,至少有一個縱板位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相鄰的縱板之間形成通風通道,以提高氣流的流動速率。
[°03°]導熱件的另一結構如圖4所不,所述導熱件包括一頂板54和與兩側板55,所述側板的外側均設有功放元件,所面板和側板均設有向中心延伸的導風片56。氣流在頂板與兩側板形成的空間區域快速流動,且在導風片的導風作用下,熱傳導速率更快。
[0031]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散熱器底面設有若干通風孔41,通風孔使功放屏蔽罩內的氣流快速排出。
[0032]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功放屏蔽罩上設有供所述導熱件穿接的嵌合孔21,所述嵌合孔的形狀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嵌合孔的面積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面積之比為1.05-1.2:1。既所述嵌合孔稍大于所述導熱件穿接處,氣流可同時在所述導熱件的穿接處穿過,從而加快了導熱件的導熱速率。
[0033]本實施例中,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若干風扇6,風扇設置的位置優選為散熱器上方,以加快散熱器的散熱效率。或如圖4所示,所述風扇調協于所述導熱件的兩端,以加快氣流在頂板與兩側板形成的空間區域的流速。
[0034]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功放組件和散熱組件;所述功放組件包括功放板和功放屏蔽罩,所述功放板上設有若干功放元件;所述散熱組件包括散熱器和導熱件,所述導熱件的底面與所述功放板相抵接,導熱件的頂面穿過所述功放屏蔽罩并與所述散熱器抵接,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放元件呈隊列狀分布,所述導熱件呈板狀,所述導熱件設置于兩相鄰列的功放元件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件包括若干縱板和一橫板,所述橫板用于將若干縱板相連通,至少一縱板設置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板上端開鑿有若干通風□ O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底面設有若干通風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件包括一底板和若干平行排列的縱板,所述底板與所述功放板抵接,至少有一個縱板位于兩相鄰的功放元件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件包括一頂板和兩側板,所述側板的外側均設有功放元件,所面板和側板均設有向中心延伸的導風片。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放屏蔽罩上設有供所述導熱件穿接的嵌合孔,所述嵌合孔的形狀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形狀相匹配,所述嵌合孔的面積與所述導熱件穿接處的面積之比為1.05-1.2:1。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器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還包括若干風Ho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726861SQ20162065715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廖海波
【申請人】廣州市鑫聲揚音響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