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源控制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
背景技術:
光源控制器是機器視覺光源控制器主要目的是給光源供電,控制光源的亮度并控制光源照明狀態(亮\滅),還可以通過給控制器解發信號來實現光源的頻閃,進而大大延長光源的壽命。現有技術的光源控制器大多采用手動調節光源的亮度,壓降較大,利用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自動控制光源亮度,且電路采用低壓降元器件,利用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處理器、電源模塊、串口通訊模塊、JTAG接口模塊、多個D/A轉換模塊和多個運算放大模塊,所述微處理器與電源模塊、串口通訊模塊、JTAG接口模塊、多個D/A轉換模塊電連接,所述多個D/A轉換模塊分別與多個運算放大模塊對應連接。
上述的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處理器為STM32F103單片機。
上述的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D/A轉換模塊為TLC5615芯片。
上述的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運算放大模塊為LM324芯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微處理器、多個D/A轉換模塊、多個運算放大模塊自動控制光源亮度,且電路采用低壓降元器件;其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功耗小,工作效率高。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微處理器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D/A轉換模塊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運算放大模塊原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串口通訊模塊原理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24V轉5V電源原理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5V轉3.3V電源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光源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處理器1、電源模塊2、串口通訊模塊3、JTAG接口模塊4、多個D/A轉換模塊5和多個運算放大模塊6,所述微處理器1與電源模塊2、串口通訊模塊3、JTAG接口模塊4、多個D/A轉換模塊5電連接,所述多個D/A轉換模塊5分別與多個運算放大模塊6對應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微處理器1為STM32F103單片機。
本實施例中,所述D/A轉換模塊5為TLC5615芯片。
本實施例中,所述運算放大模塊6為LM324芯片。
本實用新型通過微處理器、多個D/A轉換模塊、多個運算放大模塊自動控制光源亮度,微處理器輸出控制亮度的數字信號,D/A轉換模塊將微處理器輸出的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量信號輸出到運算放大模塊,運算放大模塊將模擬量信號放大后驅動光源,模擬量的大小控制著光源的亮度,控制結果通過串口通訊模塊上傳PC機。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