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oled顯示裝置因其具有色域廣、分辨率高、對比度高、功耗低、可柔性化等優點,已在市場上逐漸成為顯示主流。隨著oled顯示裝置的使用面越來越廣,如手機、手表、車載、ar、vr等各種顯示屏,形態種類也多樣性:直板、折疊、四曲等,邊框要求也越來越窄,需開發各種屏內集成技術提高用戶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顯示裝置。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了顯示裝置,包括:襯底基板,包括顯示區;
3、多個子像素,設置在所述襯底基板的一側,且位于所述顯示區內;每個所述子像素均包括用于發射可見光的發光層,所述多個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光轉換層,設置于所述發光層的出光側,所述光轉換層包括光致發光圖案,所述光致發光圖案用于吸收所述可見光并發射第一光信號,所述第一光信號的波長與所述可見光的波長不同;接收層,設置于所述發光層和所述襯底基板之間,所述接收層包括多個傳感器元件,所述傳感器元件用于接收由所述光致發光圖案發射并從外部物體反射的第一光信號;其中,所述光致發光圖案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與所述第一子像素的發光層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4、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請提供的顯示裝置,第二子像素用于正常顯示圖像,第一子像素則與位于其上方的光致發光圖案配合以向外發射用于實現物體識別的第一光信號。同時,由于光致發光圖案在襯底基板的正投影與第一子像素的發光層在襯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可以使第一子像素的發光層能夠為光致發光圖案提供較為穩定且光強較強的激發光,從而保證光致發光圖案射出的第一光信號具有較高品質,以使顯示裝置能夠更好的實現顯示區的識別功能。同時,由于本申請中的光致發光圖案僅設置在第一子像素的對應位置,并非在顯示區全部區域進行設置,有利于降低制備難度和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顯示裝置的良品率,適于批量生產。
1.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發光層遠離所述襯底基板一側的黑矩陣層,以及設置于所述黑矩陣層與所述發光層之間的封裝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陣開口包括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一對應,所述光致發光圖案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開口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內,每個所述第二開口至少對應一個所述第二子像素。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接收層和所述黑矩陣層之間的像素界定層,所述像素界定層包括多個像素開口,以及限定出所述像素開口的界定主體;所述發光層位于所述像素開口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元件包括吸光層,以及位于所述吸光層遠離所述襯底基板一側的第一傳感器電極;所述發光層靠近所述襯底基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發光電極;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陣開口包括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第一子像素一一對應,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二子像素一一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口內也設置有所述色阻塊,所述色阻塊位于所述光致發光圖案靠近所述襯底基板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塊的厚度為2微米至4微米;和/或,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陣開口在所述接收層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傳感器元件內。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元件包括第二元件,每個所述第二元件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與至少一個所述子像素的發光層在所述襯底基板的正投影部分重合;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陣列設置的多個像素組,每個所述像素組包括陣列設置的多個像素,每個所述像素包括不同顏色的多個所述子像素,每個所述像素組中的至少一個所述子像素為所述第一子像素。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組包括四個所述像素,其中一個所述像素包括一個所述第一子像素;或者,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能夠發射紅色可見光的子像素和/或能夠發射藍色可見光的子像素。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信號的波長大于所述可見光的波長,所述光致發光圖案的材料為用于增大波長的下轉換發光材料。